煤價持續高位 2017年全國規模以上火電企業利潤同比下降83%
2017年電煤價格的持續高位,令火電企業壓力倍增、利潤大幅下滑。中國電力企業聯合會近日發布的《中國電力行業年度發展報告2018》(下稱《報告》)顯示,去年全國規模以上火電企業僅實現利潤207億元,比上年下降83.3%,直接拉動發電企業利潤同比下降32.4%。
《報告》顯示,2017年,占據中國發電裝機半壁江山的五大發電集團火電業務虧損132億元,繼2008年后再次出現火電業務整體虧損。
2016年、2017年五大發電集團火電業務利潤收入。本文插圖均來自《中國電力行業年度發展報告2018》
包括華能集團、大唐集團、華電集團、國家能源集團(2017年11月由國電集團與神華集團重組組建)、國家電投集團(2015年6月由原中電投集團與國家核電重組組建)在內的五大發電央企,曾在2003年至2008年以20%左右的年均增長率擴張規模,在全國裝機容量中的比重從三分之一迅速發展到45%左右。據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了解,2015年,五大發電集團曾實現利潤1098億元,凈資產收益率10.33%,資產報酬率5.8%,超過央企平均水平。
《報告》稱,2017年五大發電集團到場標煤單價比上年上漲34%。測算出2017年全國煤電行業因電煤價格上漲致使電煤采購成本比上年提高2000億元左右,是導致煤電行業大面積虧損、電力行業效益大幅下滑的最主要因素。
中國電煤采購價格指數(CECI)周價格
煤炭企業業績則與火電企業呈現兩重天。根據中國煤炭工業協會統計數據,2017年全國規模以上煤炭企業主營業務收入2.54萬億元,同比增長25.9%,利潤總額2959.3億元,同比增長290.5%。
伴隨國內電力消費回暖,2017年,火電設備利用小時為4219小時,自2014年開始連續三年下降后首次回升。受嚴控煤電建設規模、煤電去產能政策影響,去年火電及其煤電投資規模大幅下降,為近十年來最低水平。
風光清潔能源發電比例有所增加。《報告》顯示,火電發電量在全口徑發電量中所占比重從2011年的82.5%持續下降到2017年的71.0%。其中,去年煤電發電量占比為64.7%。同期,新能源(并網風電和太陽能)發電量同比增長36.6%,占總發電量的比重為6.5%。
2010-2017年風電、太陽能合計發電量及占比走勢
電網環節,2017年電網企業主營業務收入快速增長。國家電網、南方電網、內蒙古電力、陜西地電合計主營業務收入29117億元, 比上年增長11.1%。
電網企業主營業務收入快速增長

責任編輯:電朵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