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 | 夏季用電需求激增 火電企業度過周期低谷 抵觸反彈
炎炎夏日將至,相信大部分的人會選擇在太陽當空照的高溫中躲在室內,加大空調馬力,躲開當空照的烈日。正是這樣,一年一度的夏季用電高峰期又要來臨了??缮弦荒?,即使是在用電高峰期,主要的供電企業——火電,業績卻是慘不忍睹,去年整個火電板塊在Q2僅盈利50億元,同比下降65%,整年的盈利才175億元,同比大幅下滑171%,而主要的“罪魁禍首”是煤價。由于慘淡的業績,去年年底,各大火電企業的股價回到了地板價,PB幾乎處于歷史最低位。
煤價和火電企業存在著比消此漲的循環周期關系。上年煤企賺了個盤滿缽滿,火電企業卻是幾乎有史以來最慘淡的一年,是煤企高位,電企低位的周期。而今年一開年,處于歷史高位的煤價就開始下跌,去年業績大幅下跌的火電企業目前已經處于歷史地位,安全邊際高,且對煤價敏感度非常高,周期開始逆轉。當前夏季用電高峰期即將來臨,火電企業是否有可能借著用電需求激增的勢頭,開始逆轉?
影響火電企業利潤的因素除了占火電成本60%-80%的煤價外,還有平均上網電價、利用小時數、社會用電需求量。根據這些因素,我們可以一一看看火電行業目前的形勢。
1、 電行業利用小時數進入上升周期
過去幾年,由于火電行業產能過剩,利用小數一直下滑,但自2017年,國家對煤電規劃建設越來越嚴格,過剩產能逐漸減少。據預測,2018-2019年的整體火電行業利用小時數將上升,主要原因是用電量增速大于火電裝機容量增速。
由于國家嚴格控制煤電規劃建設,2015年以來,火電的整體裝機容量增速逐年下降。近幾年,由于國家有意減少煤電在一次性占比以及減少煤電過剩產能,不斷頒發各種規劃與政策淘汰落后產能,其中包括:
2017年1月,要求取消、緩核、緩建煤電機組1.48億千瓦
2017年9月,要求停建煤電項目3520萬千瓦,緩建5517萬千瓦
2018年3月,要求2018年煤電投產規模較2017年更進一步減少,淘汰高污染、高能耗的煤電機組約400萬千瓦。
加上國家“十三五”計劃,2020年煤電裝機力爭控制在11億千瓦以內,預計2018-2020年火電裝機增速分別為3.4%、4.0%、5.2%,復合增速約為4.2%。
由于新能源發電占比未來幾年將上升,裝機容量也在上升,所以以2017年各發電類型的利用小時數折合成等效裝機容量的話,火電2018-2020年的等效火電裝機增速分別為5.1%、5.1%、5.7%
而2018-2020年的用電增速則在5%-6%的水平,高于火電裝機容量增速。雖然我國工業占全社會電量70%,但是由于經濟結構調整,近年來,第三產業的用電增速達14%,遠遠高于第一、第二產業7%和5%的增速,2018-2020年,第三產業用電量將維持在10%左右的高增速,第二產業的用電增速則在4%-5%之間。因此預測2018-2020年,全社會用電量別為5.9%、5.8%和5.5%。
在用電增速高于火電等效裝機增速的情況下,預測2018-2019年火電的利用小時數將由2017年的4194小時,上升到4227和4253,而2020年則小幅回落至4246小時。
平均上網電價升高。上網電價由標桿電價和市場交易電價組成。,主要是市場電價讓利幅度減少,還有去年7月上網電價提高。
2、在政府干預下,煤價將回到合理范圍內
煤價一直是打壓煤電企業利潤的主要因素,因為煤炭占煤電成本60%-80%。2017年受煤炭供給側改革,動力煤指數直線上升至698元/噸的歷史高位,令下游煤電企業一片蕭條。
但自2018年2月來,煤炭價格便一路下跌至4月份550元/噸的合理空間,在夏季用電高峰來臨,煤炭價格開始上漲時,5月22日,政府采取直接干預的手段控制煤價。
這一次控制包括增產量、增產能、增運力、增長協等措施,并直接點名神華、中煤等主要煤企帶頭把5500大卡的月度長協價格降到綠色區間570元/噸以內。可見本次政府控制煤炭價格的決心。
在夏季用電高峰期,受需求增加影響,煤價或將在上升,但不排除政府采取恢復港口進口煤炭,畢竟這一次,政府說了“即使煤炭供應緊張,發改委將給予協調鐵路搶運保障”,若政府要控制煤炭價格,沒有什么能阻止。
3、煤電上網電價受收窄上升
煤電的上網電價由標桿上網電價與市場交易電價加權平均而成。國家關注民生,2108年3月把工商業電價平均下降10%,雖然是以電網等輸配電方讓利,與火電無關,但足夠表明國家提升終端用戶電價的可能性微乎其微。
雖然用戶終端電價不會上漲,但是國家通過取消對電企的部分收費而變相調高上網電價。2017年7月,國家取消向發電企業征收的工業企業結構調整專項資金,變相上調火電企業上網電價0.76分/千瓦時,把部分利潤讓給了火電發電企業,2018年第二季度煤電企業依然享受電價上漲的翹尾效應。
另外,交易電量折讓價格空間正逐漸收窄。2016-2017年,在電力市場化交易中初期,各大電企為了增加市場份額,紛紛以大幅低于標桿電價的價格出售電力而爭奪市場。不少小裝機容量高煤耗機組因缺乏成本優勢被迫退出市場。目前隨著市場化交易機制的逐步成熟,市場化交易電價的價差已經逐步回歸理性。往年大幅參與電力市場交易的大型煤炭企業開始收窄讓利空間,上網電價逐漸提升。
責任編輯:售電小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