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印發《河南省2018年大氣污染防治攻堅戰實施方案》:削減煤炭消費總量,加強天然氣供應保障能力
日前,河南省印發《河南省2018年大氣污染防治攻堅戰實施方案》。方案提出,要加快建成全省清潔取暖體系,削減煤炭消費總量,加強天然氣供應
(二)著力優化區域產業結構。逐步優化冶金、建材等重污染企業產業布局,持續強化“散亂污”企業管控,在鄭州市率先開展城區煤電機組清零試點,切實減少結構性污染對大氣環境質量的影響。
9.有序推進城市規劃區工業企業搬遷改造。京津冀大氣污染傳輸通道城市要按照城市功能分區,結合城市規劃調整,對城市規劃區內現有工業企業進行摸底排查,2018年8月底前,制定規劃區內冶金、建材等重污染企業搬遷計劃。搬遷計劃要明確城市規劃區工業退城搬遷的范圍、方向、時序和方式,有效解決工業圍城問題。對能耗高、排放大的鋼鐵、水泥等企業,實施重組、轉型,推動企業整體或部分重污染工序向有資源優勢、環境容量允許的地區轉移或退城進園,實現裝備升級、產品上檔、節能環保上水平;對環境影響小,能夠達到清潔生產、安全生產和環境保護要求的其他企業,鼓勵其轉型發展或就地轉移;對不符合產業政策要求的落后產能和“僵尸企業”,以及環境風險、安全隱患突出而又無法搬遷或轉型企業,實施關停。
責任單位:省工業和信息化委、發展改革委、環保廳、國土資源廳、安全監管局、省政府國資委,鄭州市、開封市、安陽市、鶴壁市、新鄉市、焦作市、濮陽市政府
10.加快關停落后煤電機組。落實《河南省煤電行業淘汰落后產能專項行動方案(2018—2020年)》,2018年10月底前,關停17臺共100萬千瓦落后煤電機組。
責任單位:省發展改革委、能源局、電力公司,相關省轄市、省直管縣(市)政府
11.嚴控“散亂污”企業死灰復燃。在2017年整改取締83040家“散亂污”企業的基礎上,建立省、市、縣、鄉四級聯動監管機制,緊盯重點區域、重點行業、重點設備,充分發揮鄉鎮(街道)、村(社區)網格員作用,加強企業環境監管和巡查檢查,確保“散亂污”企業不出現“死灰復燃”。凡被各級督導檢查核查發現“散亂污”企業“死灰復燃”的,一律實施環保問責。
責任單位:省環保廳、工業和信息化委、國土資源廳、商務廳、工商局,各省轄市、省直管縣(市)政府
12.實施鄭州市規劃區“煤電機組清零行動”。2018年5月底前,鄭州市政府要組織制定城市規劃區煤電結構優化方案,明確中心城區30萬千瓦及以下的燃煤機組關停或改為燃氣機組的具體時間和路線,并組織實施。
責任單位:鄭州市政府,省發展改革委(能源局)、環保廳、電力公司
(三)逐步改善交通運輸結構。大力提高火車運輸和多式聯運比例,全面完成車用油品質量升級,加快老舊車淘汰,加強在用機動車監控監管,實施重型車輛油品質量抽檢抽測,大力推廣電動汽車,優化重型車輛繞城行駛,大幅減少機動車污染排放。
13.大力發展鐵路貨運和多式聯運。對既有鐵路線路進行擴能改造、設備升級,加快整合鄭州、安陽等區域內鋼鐵、煤炭企業所轄的鐵路資源,提高鐵路資源利用效率,大幅提高鐵路運輸量,形成輻射資源腹地、服務工業園區的區域地方鐵路網。組織實施“多式聯運+”工程,完善省內鐵路站與物流園區、集裝箱中心站、重點企業的無縫銜接,進一步提高跨運輸方式資源整合能力,到2018年年底,完成3個國家級和10個省級多式聯運示范工程建設,多式聯運吞吐量力爭完成10萬標箱。
責任單位:省交通運輸廳、發展改革委、公安廳、商務廳、鄭州鐵路局,各省轄市、省直管縣(市)政府
14.全面完成車用油品質量提升。2018年7月1日起,全省禁止銷售普通柴油和低于國六標準的車用汽柴油。中石化河南分公司、中石油河南銷售分公司要做好國六標準汽柴油的供應保障。
責任單位:省發展改革委(能源局)、商務廳、工商局、質監局,中石化河南分公司、中石油河南銷售分公司,各省轄市、省直管縣(市)政府
15.開展貨運車輛油品質量抽檢。2018年5月底前,研究建立貨運車輛油品質量抽檢制度,在涉及大宗原材料、產品運輸的重點用車企業,對承擔企業原材料、物料、產品等運輸任務車輛的油品質量和尿素使用情況進行例行抽檢,對使用不符合國六標準汽柴油的貨運車輛,逐一溯源加油站點,依法從嚴查處;對未添加尿素的貨運車輛,依法處罰并全部勸返。
責任單位:省商務廳、質監局、工商局、交通運輸廳、公安廳,各省轄市、省直管縣(市)政府
16.持續打擊劣質售油行為。深入開展“河南省油品質量專項檢查行動”,嚴厲打擊流動加油車售油、違規銷售散裝汽油和成品油流通領域其他違法違規行為,遏制劣質油品反彈勢頭,推動國六標準車用汽柴油推廣使用。質監部門要持續開展對汽柴油生產加工企業、變性燃料乙醇生產加工企業以及乙醇汽油調配站等生產加工環節的油品質量抽查,工商部門要持續開展對加油站、儲油庫等流通環節的油品質量抽查,依職能依法查處不合格油品行為,情節嚴重的,由商務部門依法吊銷成品油零售許可證。
責任單位:省商務廳、公安廳、交通運輸廳、工商局、質監局,各省轄市、省直管縣(市)政府
17.繼續推進老舊車淘汰。對達到強制報廢標準,機動車所有人逾期未辦理注銷登記手續的,按規定告知機動車所有人,公告機動車牌證作廢。同時,公安、交通運輸部門要將全省黃標車、老舊車信息錄入高速公路聯網收費系統“黑名單”數據庫,禁止其駛入高速公路;對屬于已注銷的黃標車和已報廢的老舊車,納入緝查布控系統現場查究。
責任單位:省公安廳、環保廳、交通運輸廳、商務廳,各省轄市、省直管縣(市)政府
18.加快推進遙感監測及網絡平臺建設。2018年6月底前,各省轄市要在城市主要進口、高排放車輛通行的主要道口安裝10套以上固定垂直式遙感監測設備、2套移動式遙感監測設備;建立網絡監控平臺,實現國家、省、市三級聯網。對通過遙感監測發現的超標排放車輛依法進行處罰,溯源車輛制造企業、排放檢驗機構、所屬運輸企業、注冊登記地、行駛途經地等,并向社會曝光。對于問題突出的相關企業,實施多部門聯合執法懲戒,依法責令車輛制造企業限期整改或召回,督促所屬運輸企業及時提升所屬車輛排放水平或者淘汰更新超標車輛。
責任單位:省環保廳、公安廳、交通運輸廳,各省轄市、省直管縣(市)政府
19.優化重型車輛繞城行駛。2018年5月底前,完善制定機動車管控實施方案,通過新建繞城環城道路、優化行駛道路、分時規劃路線等方式,科學確定普通干線公路繞城和專用繞城通道路線,完善城區環路通行條件,明確國家第三階段(含)標準以下柴油車輛禁限行區域、路段以及繞行具體路線,嚴控重型車輛進城。同時,在部分路段設置限高桿,設立環保、公安、交通運輸、質檢、商務、工商聯合執法點,定期抽查重卡尾氣和油品,對違規上路的重型車輛及駕駛人按照職責權限依法處理。
責任單位:省公安廳、交通運輸廳、環保廳、商務廳、質監局,各省轄市、省直管縣(市)政府
20.減少機動車怠速尾氣排放。2018年5月底前,研究制定城市機動車擁堵路段疏導方案。各地要每月組織一次城區機動車擁堵路段及敏感區域排查,對經常發生擁堵的路段及敏感區域,要加強現場疏導,合理組織車流,科學安排路線,提高道路通行效率,避免因機動車怠速運行加重尾氣排放污染。
責任單位:省公安廳、交通運輸廳,各省轄市、省直管縣(市)政府
21.強化新車源頭管控。2018年1月1日起,我省范圍內禁止制造、進口、銷售和注冊登記國家第五階段標準(不含)以下的重型柴油車和輕型柴油車。
責任單位:省環保廳、工業和信息化委、公安廳、商務廳、質監局,各省轄市、省直管縣(市)政府
22.加強新車生產銷售企業監督檢查。通過現場檢查、抽樣檢測等方式,加強對新生產、銷售機動車和非道路移動機械大氣污染物排放狀況的監督檢查。對生產、銷售超過污染物排放標準的機動車、非道路移動機械的企業,依法依規進行經濟處罰和停產整頓。
責任單位:省環保廳、工業和信息化委、質監局,各省轄市、省直管縣(市)政府
23.全面推廣車用尿素。2018年6月底前,省內高速公路、國道和省道沿線的加油站點全面銷售符合產品質量要求的車用尿素,保證柴油車輛尾氣處理系統的尿素需求。
責任單位:省工商局、商務廳,各省轄市、省直管縣(市)政府
24.開展重型柴油車超標排放治理。積極貫徹執行國家在用機動車大氣污染物排放標準,在鄭州等城市試點開展重型柴油車超標排放治理,積極總結探索柴油車尾氣治理技術,重點加強物流運輸等重型柴油車集中企業所屬車輛治理。
責任單位:省環保廳、交通運輸廳,各省轄市、省直管縣(市)政府
25.加強非道路移動機械污染管控。環保部門要會同住房城鄉建設、交通運輸、水利、農業等部門,加強非道路移動機械調查摸底工作,建立全省非道路移動機械排放情況臺賬;環保、城市綜合執法、交通運輸、水利、農業等部門,要組織開展高排放非道路移動機械禁行區專項執法行動,對違法行為依法實施聯合懲戒,并對業主單位依法實施處罰。
責任單位:省環保廳、交通運輸廳、住房城鄉建設廳、水利廳、農業廳,各省轄市、省直管縣(市)政府
26.加快推廣應用電動汽車。大力推進充電基礎設施建設和電動汽車推廣應用,2018年,全省新增及更換的公交車中新能源公交車比重應不低于75%,黨政機關及公共機構購買的新能源汽車占當年配備更新總量的比例不低于30%,積極推行新能源純電動環衛車輛,建成各類集中式充換電站超過200座、分散式充電樁超過2萬個,滿足全省超過7萬輛電動汽車(標準車)充電需求,初步建成省內國家級高速公路城際快充網絡。
責任單位:省工業和信息化委、發展改革委、住房城鄉建設廳、交通運輸廳、事管局、質監局、電力公司,各省轄市、省直管縣(市)政府
(四)加快推動工業企業綠色發展。完成化工等行業特別排放限值改造,鼓勵試點開展重點工業企業超低排放改造,加快重點企業無組織排放治理,深入開展工業VOCs治理,實施重點行業清潔生產,推廣綠色示范工廠建設和工業領域“以電代煤”,全面建成工業污染物在線監控體系,逐步推動工業企業綠色發展轉型。
27.全面實施涉氣企業特別排放限值改造。
(1)化工行業。2018年10月1日起,無機化學、合成樹脂、燒堿、聚氯乙烯、硝酸、硫酸等化工行業全面執行國家大氣污染物特別排放限值規定。
(2)有色行業。2018年10月1日起,電解鋁、鉛、鋅、銅、鎳、鈷、鎂、鈦、釩、錫、銻、汞和再生銅、鋁、鉛、鋅行業全面執行國家大氣污染物特別排放限值規定。
(3)鋼鐵行業。2018年10月1日起,鐵合金、焦化和鋼鐵企業的煉鐵、煉鋼、軋鋼工序全面執行國家大氣污染物特別排放限值規定。
責任單位:省環保廳,各省轄市、省直管縣(市)政府
28.探索實施重點行業超低排放改造。
(1)鋼鐵行業。2018年10月底前,鼓勵在鋼鐵企業試點開展燒結工序超低排放改造。完成超低排放改造后,燒結工序煙氣在基準氧含量17%的條件下,顆粒物、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排放濃度要分別不高于20毫克/立方米、50毫克/立方米、150毫克/立方米。
(2)水泥行業。2018年10月底前,鼓勵在水泥熟料企業試點開展超低排放改造。完成超低排放改造后,水泥窯廢氣在基準氧含量10%的條件下,顆粒物、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排放濃度要分別不高于10毫克/立方米、50毫克/立方米、150毫克/立方米。
(3)炭素行業(鋁用炭素)。2018年10月底前,鼓勵在炭素企業試點開展超低排放改造。完成超低排放改造后,煅燒、焙燒工序煙塵、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排放濃度要分別不高于10毫克/立方米、35毫克/立方米、100毫克/立方米。
(4)平板玻璃、電子玻璃行業。2018年10月底前,鼓勵在平板玻璃和電子玻璃企業試點開展超低排放改造。完成超低排放改造后,玻璃熔爐排放煙氣在基準氧含量8%的條件下,顆粒物、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排放濃度要分別不高于30毫克/立方米、150毫克/立方米、400毫克/立方米。
責任單位:省環保廳,各省轄市、省直管縣(市)政府
29.強化VOCs(揮發性有機物)污染防治。
(1)嚴格建設項目環境準入。提高涉VOCs排放行業環保準入門檻,新建涉VOCs排放的工業企業要入園區,實行區域內VOCs排放等量或倍量削減替代,并將替代方案落實到企業排污許可證中,納入環境執法管理。新、改、擴建涉VOCs排放項目,應從源頭加強控制,使用低(無)VOCs含量的原輔材料,加強廢氣收集,安裝高效治理設施。
(2)加快推進化工行業VOCs治理。2018年7月底前,完成制藥、農藥、煤化工(含現代煤化工、煉焦、合成氨等)、橡膠制品等化工企業VOCs治理。化工行業要參照石化行業VOCs治理要求,全面推進設備動靜密封點、儲存、裝卸、廢水系統、有組織工藝廢氣和非正常工況等工序治理,現代煤化工行業要全面實施泄漏檢測與修復(LDAR),其他行業逐步推廣LDAR工作;加強無組織廢氣排放控制,含VOCs物料的儲存、輸送、投料、卸料,涉及VOCs物料的生產及含VOCs產品分裝等過程應密閉操作;反應尾氣、蒸餾裝置不凝尾氣等工藝排氣,工藝容器的置換氣、吹掃氣、抽真空排氣等應進行收集治理。
(3)開展生活源VOCs治理。全面推廣使用配備溶劑回收制冷系統、不直接外排廢氣的全封閉式干洗機,2018年8月底前,京津冀大氣污染傳輸通道城市基本淘汰開啟式干洗機。定期進行干洗機及干洗機輸送管道、閥門的檢查,防止干洗劑泄漏。
(4)開展VOCs在線監控試點。加強污染源排放VOCs自動監測工作,逐步提升VOCs環保監管能力,2018年6月底前,在石化行業試點安裝VOCs在線監測設備,并與環保部門聯網。
責任單位:省環保廳、工業和信息化委,各省轄市、省直管縣(市)政府
30.完成重點工業企業無組織排放治理改造。全面核實重點工業企業無組織排放治理完成情況,2018年8月底前,完成鋼鐵、建材、有色、火電、焦化等行業和鍋爐的無組織排放治理工作。粉狀、粒狀物料及燃料運輸要采用密閉皮帶、密閉通廊、管狀帶式輸送機或密閉車廂、真空罐車、氣力輸送等密閉方式;塊狀物料采用入棚入倉或建設防風抑塵網等方式進行存儲,并采取灑水、噴淋、苫蓋等綜合措施進行抑塵;生產工藝產塵點(裝置)應加蓋封閉,設置集氣罩并配備除塵設施,車間不能有可見煙塵外逸;汽車、火車、皮帶輸送機等卸料點要設置集氣罩或密閉罩,并配備除塵設施;料場路面要實施硬化,出口處配備車輪和車身清洗裝置。未按時按要求完成無組織排放改造治理的企業,依法予以處罰,實施停產整治。10月底前,鋼鐵、建材、有色、火電、焦化等行業和鍋爐等企業實現規范管理,按照“場地硬化、流體進庫、密閉傳輸、濕法裝卸、車輛沖洗”的標準,對煤炭、煤矸石、煤渣、煤灰、水泥、石灰、石膏、砂土、廢渣等易產生粉塵的粉狀、粒狀物料及燃料實現密閉儲存,實現“空中防揚散、地面防流失、地下防滲漏”。11月1日起,對達不到要求的工業堆場,依法依規進行處罰,并停止使用。
責任單位:省環保廳,各省轄市、省直管縣(市)政府
31.建立重點行業全覆蓋的監控體系。繼續擴大重點污染源監控范圍,對全省應急管控企業名單和錯峰生產企業名單范圍內涉氣排污單位自動監控設施建設情況進行全面排查,達到自動監控設施建設要求標準、但未安裝自動監控設施的排污單位,要于2018年9月底前全部完成自動監控基站建設聯網,在全省基本實現污染源的全面監控。健全我省工業企業監控制度,切實發揮自動監控在環境管理中“千里眼”的作用,確保企業穩定達標排放,對一個月內傳輸有效率達不到90%的排污單位,按不正常運行監控設施依法嚴肅查處。
責任單位:省環保廳,各省轄市、省直管縣(市)政府
32.實施重點行業清潔生產提升行動。依據《清潔生產審核辦法》(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環境保護部令第38號),實現鋼鐵、有色、建材、化工等行業重點企業強制性清潔生產審核全覆蓋,完成60家規模以上企業強制性清潔生產審核。推動規模以上企業按照國家鼓勵發展的清潔生產技術、工藝、設備和產品導向目錄,開展自愿性清潔生產審核。
責任單位:省環保廳、發展改革委、工業和信息化委,各省轄市、省直管縣(市)政府
33.推動綠色示范工廠建設。以企業為主體,以標準為引領,對標綠色工廠、園區、供應鏈標準,建立綠色制造評價機制,爭創國家綠色設計平臺和典型示范聯合體,打造綠色工廠、綠色產品、綠色園區,促進綠色生產和綠色消費。2018年年底前,建設50家綠色示范工廠,對創建成為省級以上綠色示范工廠、綠色園區的給予資金獎勵。
責任單位:省工業和信息化委、發展改革委、財政廳、環保廳,各省轄市、省直管縣(市)政府
34.鼓勵開展工業領域“以電代煤”工程。在生產工藝需要熱水、蒸汽、熱風的各類行業,逐步推進蓄熱式與直熱式工業電鍋爐及熱泵應用。在金屬加工、鑄造、陶瓷、耐材、玻璃制品等行業,推廣電窯爐。在采礦、建材、食品加工等企業生產過程中的物料運輸環節,推廣電驅動皮帶傳輸。
責任單位:省工業和信息化委、發展改革委(能源局)、環保廳、電力公司,各省轄市、省直管縣(市)政府
35.開展燃煤自備電廠高效替代工程。結合電力體制改革,鼓勵開展非供熱燃煤自備機組清潔替代試點,按照國家有關要求,支持擁有30萬千瓦以下非供熱燃煤自備機組的企業積極參加電力直接交易,將非供熱燃煤自備機組的全部或部分電量轉讓給公用高效清潔機組代發。
責任單位:省發展改革委、環保廳、電力公司,各省轄市、省直管縣(市)政府

責任編輯:李鑫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
我要收藏
個贊
-
西北光伏市場分析: 七大經驗、四大問題、五大原因、破解棄光三大舉措
2018-12-24光伏市場分析 -
拍賣 | 浙江麗水龍泉周調源電站的電站資產 2019年1月7日開拍(變賣)
2018-12-24水電站拍賣 -
太離譜,光伏9.3元/瓦中標!?
-
中國沿海電煤采購價格指數(CECI沿海指數)第54期
2018-12-21電煤采購價格 -
2019年電力行業年度投資策略報告:火電走出低谷 核電方興未艾
-
2018年工業鍋爐行業發展現狀與2019年行業前景分析【組圖】
-
拍賣 | 浙江麗水龍泉周調源電站的電站資產 2019年1月7日開拍(變賣)
2018-12-24水電站拍賣 -
三峽水電站年發電量首破一千億千瓦時,相當于節煤0.3億噸
2018-12-21三峽水電站 -
17個水電項目!湖南省發改委關于安化縣友誼水電站等水電站上網電價的批復
2018-12-20水電上網電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