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國家煤改電政策
2021年國家煤改電政策
研究顯示,北京PM2.5有6個重要來源,分別是土壤塵、燃煤、生物質燃燒、汽車尾氣與垃圾焚燒、工業污染和二次無機氣溶膠,其中燃煤占比約為18%。根據方案,對與“煤改電”采暖用戶達成交易的新能源企業,電力調度機構在電網出現棄風、棄光情況下,將優先調度其發電。現各個地區大都在有序推進煤改電政策。
擴展資料:
《北京市2016年農村地區村莊“煤改清潔能源和減煤換煤”相關推進工作指導意見》
一、科學引導居民選擇最佳方案
1.編制居民取暖方案。各區要認真總結冬季本地居民的用能結構、取暖習慣和產品使用狀況,按照“安全、環保、節能、經濟”的要求,盡快研究制定適宜本地區農村居民需求的取暖系統方案,實現農村居民整戶取暖系統更合理、更優化、更節能。要編制本區《農村居民取暖技術產品選擇和使用指導手冊》,及時讓農村居民了解各種取暖設備產品的優點和缺點,便于選擇。要將每個農村居住戶冬季取暖作為一個系統來對待,要組織技術力量或中標企業,根據農村居民要求和實際情況對每戶提出取暖系統設計方案,摒棄過去居民和企業只關心單一取暖器不注重整體取暖系統的做法和習慣,確保讓每個家庭取暖系統做到“省錢實用、安全舒適、環保節能”。
2.明確適用技術設備。為節約能耗和減少居民使用費用,原則上各區嚴禁使用“直熱式”電取暖設備(如果使用,要確保居民不能因用電費用高而又重新使用燃煤);鼓勵使用“多能聯動、多熱復合、多源合一”等多種設備相融合的低溫空氣源、地源熱泵、太陽能加輔助能源等系統。各區推廣熱泵和“多能聯動”類設備要不低于本區取暖設備的80%。根據目前現有的成熟技術和應用實踐,對平原地區村莊要引導居民使用能效(COP)較高的空氣源熱泵、具有“冬夏兩用、地溫冷熱互補”功能的地源熱泵設備,并鼓勵使用太陽能加輔助加熱設備;對海拔較低、氣候條件較好、居住面積較小的住戶,可有條件的使用“蓄放熱量可控式”儲能式電暖器;在海拔較高、冬季氣溫較低的村莊要慎重選用儲能式電暖器,在地質條件適宜地區鼓勵使用統一供暖的集中式地源熱泵。鼓勵企業創新取暖技術,對一些效率高、成本低、效果好的技術和產品,各區可選擇一些居民進行試點,待成熟后再進行推廣。
3.認真組織宣傳培訓。市新農辦將聯合市相關部門共同對各區在2016年“煤改清潔能源”的相關政策、取暖技術設備、組織管理等方面進行培訓。各區也要組織高水平人員、組建專門隊伍,從政策、技術、管理以及取暖技術設備選擇等方面,逐個鄉鎮(街道)、村莊(社區)進行培訓,使農村居民對市區政策有一個全面了解,對各項技術設備有一個基本的掌握,科學合理選擇適合自家條件的取暖方式,避免出現由于取暖方式選取不合理、使用費用高、取暖效果不好而導致安裝了電(氣)取暖設備后又燒煤取暖問題。

-
廣東省能源局關于華電汕頭電廠2×1000MW燃煤發電擴建項目節能報告的審查意見
2023-03-07廣東省能源局關于華電汕頭電 -
山西省太原市4個干熄焦配套余熱電廠將并網
2023-03-06山西省太原市4個干熄焦配套余 -
江蘇蘇州吳淞江燃機創新發展示范項目倒送電一次成功
2023-03-02江蘇蘇州吳淞江燃機創新發展
-
太陽能光伏發電:從屋頂到沙漠的占領
2023-02-10太陽能光伏,曉太陽光伏,太陽 -
向祖國獻禮!華為智能光伏助力全球最大光伏電站成功并網
2023-02-10華為智能光伏,光伏智能導軌表 -
華為發布智能光伏十大趨勢:加大研發投入,加速碳中和
2023-02-10華為智能光伏,光伏智能導軌表
-
曲靖市馬龍區人大到通泉風電場進行春節慰問工作
2023-01-31通泉風電場 -
三一風機躋身“全球最佳風電機組TOP10”
2023-01-28全球最佳風電機組 -
風光裝機將達9.2億千瓦!2023年全國能源工作應怎樣開展?
2023-01-01風光裝機
-
水電站未來的發展趨勢,是拆、還是建?
2023-01-28水電站未來的發展 -
西藏第一座水力發電站:納金電站
2023-01-01西藏第一座水力發電站 -
國內最高額定水頭抽蓄電站2#引水上斜井滑模混凝土施工順利完成
2020-10-30抽水蓄能電站,長龍山抽水蓄能電站,水力發電
-
廣東省能源局關于華電汕頭電廠2×1000MW燃煤發電擴建項目節能報告的審查意見
2023-03-07廣東省能源局關于華電汕頭電 -
山西省太原市4個干熄焦配套余熱電廠將并網
2023-03-06山西省太原市4個干熄焦配套余 -
江蘇蘇州吳淞江燃機創新發展示范項目倒送電一次成功
2023-03-02江蘇蘇州吳淞江燃機創新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