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部委:鼓勵央企圍繞能源領域參與北京、上海科技創新中心建設
共同指導和推動中央企業在國家科技計劃組織實施中發揮更大作用,制定出臺相關政策措施,鼓勵中央企業承擔和參與國家重大科技項目。在集中度較高、中央企業具有明顯優勢的產業領域,將中央企業的重大創新需求納入相關科技計劃項目指南,支持中央企業牽頭承擔國家科技重大專項、重點研發計劃重點專項和“科技創新2030-重大項目”,結合項目特點,可按照“一企一策”原則制定管理、投入和知識產權分享機制,優化管理流程,提高實施效率,一體化推進基礎研究、共性技術研發、應用示范和成果轉化。
(五)鼓勵中央企業增加研發投入。
深化科技體制改革和國企改革,健全中央企業技術創新經營業績考核制度,將技術進步要求高的中央企業研發投入占銷售收入的比例納入經營業績考核。引導和鼓勵中央企業加大對基礎研究和應用基礎研究的投入。加強對中央企業高新技術企業認定工作的指導,協調相關部門完善研發費用加計扣除等創新激勵政策,促進相關政策落實落地。推動中央企業加快實施《國有科技型企業股權和分紅激勵暫行辦法》(財資〔2016〕4號),進一步發揮好股權和分紅激勵政策的帶動作用。
(六)支持中央企業發揮創新主體作用。
激發中央企業創新發展的內在動力,充分發揮在技術創新決策、研發投入、科研組織和成果轉化應用方面的主體作用。支持中央企業參與編制國家科技創新規劃和相關技術領域發展專項實施方案,在科技專家數據庫中增加中央企業技術專家數量和比重,更多吸收來自中央企業的專家參與國家科技計劃項目評審和驗收。在中央企業推廣應用創新方法,提高研發和生產效能。推進《促進科技成果轉化法》在中央企業落地,采取多種方式推動建立中央企業技術交易平臺,提高知識產權創造、應用、管理和保護能力。
(七)支持中央企業打造協同創新平臺。
支持中央企業設立或聯合組建研究院所、實驗室、新型研發機構、技術創新聯盟等各類研發機構和組織,加強跨領域創新合作,打造產業技術協同創新平臺。加強對在中央企業中建立國家各類創新基地和平臺的統籌規劃和系統布局,按照《國家科技創新基地優化整合方案》(國科發基〔2017〕250號)精神,支持中央企業承建更多的技術創新中心、重點實驗室等國家科技創新基地,對外開放和共享創新資源,加強行業共性技術問題的應用研究,發揮行業引領示范作用。鼓勵中央企業建設完善軍民兩用技術創新平臺。將中央企業符合條件的科研設施與儀器設備,納入國家科技資源共享服務平臺,進一步向各類創新主體開放共享。
(八)共同推動中央企業科技人才隊伍建設。
樹立人才是第一資源的理念,落實中央關于深化人才發展體制機制改革的意見,支持中央企業加大創新型科技人才的培養、引進力度,共同支持在中央企業建立高層次人才創新創業基地。結合創新人才推進計劃的實施,加大對中央企業中青年科技創新領軍人才、重點領域創新團隊、創新人才培養示范基地等的支持力度,重視培育高水平戰略科學家和具有創新精神的企業家。在中央企業培育一批創新工程師、創新咨詢師和創新培訓師。
(九)共同指導和推動中央企業深入開展雙創工作。
支持中央企業圍繞主營業務和發展需要,推行眾創、眾包、眾扶、眾籌等創新模式。建立一批特色鮮明、創客聚集、資源開放、機制靈活、成效顯著的專業化眾創空間。支持中央企業面向中小企業開放創新資源,建設大中小企業融通發展的眾創平臺。共同支持辦好中央企業熠星創新創意大賽,加強與“中國創新創業大賽”的協調聯動和資源整合。發展完善科技金融,為創新創業提供金融服務和融資支持。
(十)支持中央企業參與北京、上海科技創新中心建設。
引導中央企業整合創新資源,積極投入北京、上海科技創新中心建設。會同兩地政府,在資金投入、重大工程以及項目安排、平臺建設、人才引進等方面加強與中央企業合作。推動中央企業圍繞新一代信息技術、北斗導航、高端處理器芯片、大飛機、智能制造與機器人、深遠海洋工程裝備、生物醫藥、能源、新能源汽車、節能環保、新材料、軌道交通、人工智能等產業領域,在兩地組織實施重點示范項目,加快中央企業科技成果在兩地轉化落地。
(十一)共同開展創新創業投資基金合作。
加強國家科技成果轉化引導基金與中央企業創新類投資基金的合作,圍繞國家科技創新部署和區域創新發展需求,在創新創業、人工智能、軍民融合、信息安全、裝備制造、生物醫藥、新材料、現代農業等國家重點支持和鼓勵發展的科技創新領域和方向,聯合地方政府、金融機構、社會資本,成立一批專業化創業投資基金,推動中央企業科技成果的轉移轉化和產業化。
(十二)支持中央企業開展國際科技合作。
以“一帶一路”建設為重點,加強中央企業創新能力開放合作,支持中央企業參與實施“一帶一路”科技創新行動計劃,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企業、科研機構和大學開展高層次、多形式、寬領域的科技合作。支持中央企業主動布局全球創新網絡、并購重組海外高技術企業或研發機構,建立海外研發中心或聯合實驗室,促進頂尖人才、先進技術及成果的引進和對外合作,實現優勢產業、產品的“走出去”,提高全球創新資源配置能力。
三、保障措施
(十三)加強組織領導。
科技部和國資委建立推動中央企業創新發展的部際聯席會議機制,協調工作,部署任務。加強對雙方戰略合作的組織領導和工作推進,在頂層設計、改革措施和工作保障等方面實現部門聯動,加強對中央企業創新發展各項工作的指導,分解重點任務,明確時間表和路線圖,推動各項任務落到實處。
(十四)開展監測評價和宣傳推廣。
完善國家創新調查制度,部署和開展中央企業創新能力監測及科技基礎條件資源調查,不斷優化對中央企業創新發展的考核和評價機制。總結和宣傳中央企業在創新發展中涌現的新典型、新做法、新機制和新模式,編寫中央企業創新發展報告,形成一批可借鑒、可復制、可推廣的案例和經驗,利用多種形式宣傳中央企業創新發展的突出成果。

責任編輯:售電小陳
-
重新審視“雙循環”下的光伏行業
2020-11-02光伏行業,光伏技術,光伏出口 -
能源轉型進程中火電企業的下一程
2020-11-02五大發電,火電,煤電 -
國內最高額定水頭抽蓄電站2#引水上斜井滑模混凝土施工順利完成
2020-10-30抽水蓄能電站,長龍山抽水蓄能電站,水力發電
-
能源轉型進程中火電企業的下一程
2020-11-02五大發電,火電,煤電 -
資本市場:深度研究火電行業價值
2020-07-09火電,火電公司,電力行業 -
國家能源局印發2020年能源工作指導意見:從嚴控制、按需推動煤電項目建設
2020-06-29煤電,能源轉型,國家能源局
-
高塔技術助力分散式風電平價上網
2020-10-15分散式風電,風電塔筒,北京國際風能大會 -
創造12項世界第一!世界首個柔性直流電網工程組網成功
2020-06-29?清潔能源,多能互補,風電 -
桂山風電項目部組織集體默哀儀式
2020-04-08桂山風電項目部組織
-
國內最高額定水頭抽蓄電站2#引水上斜井滑模混凝土施工順利完成
2020-10-30抽水蓄能電站,長龍山抽水蓄能電站,水力發電 -
今后秦嶺生態環境保護區內不再審批和新建小水電站
2020-06-29小水電,水電站,水電 -
3.2GW!能源局同意確定河北新增三個抽水蓄能電站選點規劃
2020-06-29抽水蓄能,抽水蓄能電站,國家能源局
-
重新審視“雙循環”下的光伏行業
2020-11-02光伏行業,光伏技術,光伏出口 -
官司纏身、高層動蕩、工廠停產 “保殼之王”天龍光電將被ST
2020-09-11天龍光電,光伏設備,光伏企業現狀 -
央視財經熱評丨光伏發電的平價時代到了嗎?
2020-08-24儲能,光伏儲能,平價上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