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越式發展難掩隱憂 高成本仍是海上風電硬傷
近年來,風力發電在我國電力總裝機中的比重已超過7%,成為僅次于火電、水電的第三大電力來源。海上風電將憑借其諸多優勢,正處于從“項目示范”向“快速開發”的轉折時期,并有望成為我國風電產業發展的新動力。但如何跨越海上風電的諸多門檻,至今仍是業內待解難題。
跨越式發展難掩隱憂 高成本仍是海上風電硬傷
在十二五時期,海上風電裝機量只完成的數量不到目標兩成,但絲毫未影響對海上風電的信心。幾乎所有人都認為,海上風電是能源產業投資的新風口,之前的緩慢發展是為未來的爆發做足準備。然而現實是殘酷的,海上風電產業鏈短時間內依然難以爆發,這里面既有政策法規未完善,也有相關標準未制定,以及技術產能、配套實施不足等問題。這些缺失和漏洞,何時能夠補齊還是個未知數。
我國海上風電誕生已有8年,最早批準建設的是東海大橋海上風電項目。至今雖然發展已長達八年之久,但到2015年底,全國海上風電并網容量僅為75萬千瓦,可見海上風電的發展緩慢,但國家政策的規劃令其一舉成為能源產業新風口。在國家能源局發布的《全國海上風電開發建設方案(2014—2016)》中,列入海上風電建設方案的數量多達44個,總容量超過1000萬千瓦。正在編制的“十三五”規劃,也提出到2020年開工建設1000—1500萬千瓦。在此規劃下,海上風電所需要做的,就是等待爆發。
但是,站上風口卻未能爆發,這第一道檻就是高昂的成本。據有關數據統計,2015年,海上風電的平均投資成本約為14743元/千瓦,是陸上風電的2.8倍。同時,海上風電度電成本同樣居高不下,目前大部分在0.98—1.41元/千瓦時左右,遠高于煤電、氣電和陸上風電。如何降低成本,成為擺在投資者面前的一大難題。
近年來,風力發電在我國電力總裝機中的比重已超過7%,成為僅次于火電、水電的第三大電力來源。海上風電將憑借其諸多優勢,有望成為我國風電產業發展的新動力。由于受制于成本、技術等原因,過去數年我國海上風電發展速度遠低于預期。不過這種現象從2016年起或有改觀,近期海上風電建設有加速的勢頭。
據了解,海上風電具有資源豐富、發電利用小時數高、單機容量大、不占用土地、不消耗水資源以及適宜大規模開發等特點。作為可再生能源發展的重要領域之一,海上風電將成為推動風電技術進步、促進能源結構調整的重要發展方向。回顧“十二五”,我國風電并網裝機規模達到1.29億千瓦,海上風電項目卻屈指可數。不過,這一情況即將發生改變。在國家發展改革委和國家能源局印發的《能源技術革命創新行動計劃(2016—2030年)》及行動路線圖中,研發大型海上風機也赫然在列。
國家海上風力發電工程技術研究中心主任楊本新指出,“十三五”時期,國家將大力推動海上風電跨越式發展,海上風電將從技術、質量、政策等方面取得飛躍式進步,實現高速發展。因此,2016年將是海上風電發展的“轉折年”。
我國目前是全球第四大海上風電國,占據全球海上風電8.4%的市場份額。我國的海上風電資源較豐富,據中國氣象局測繪計算,我國近海水深5米到25米范圍內,50米高度風電可裝機容量約2億千瓦;5米到50米水深,70米高度風電可裝機容量約為5億千瓦。雖然海上風電在可開發總量上僅為陸上風電的1/5,但從可開發比例以及單位面積來看,海上風電的發展潛力更大。
市場不宜樂觀
“與陸上風電發展相比,目前,海上風電發展面臨的仍然是風電產業自身的問題,更多是產業自身技術層面的問題,包括機組技術、施工技術、輸電技術、運維技術是否能夠滿足海上風電發展的需要。”史立山說道。從制造到安裝都需要專門的技術,風機、施工船舶、電纜、塔架、鋼材、葉片等,也需要開發專門的設備來進行安裝,對技術要求更加的嚴苛,產業鏈上的任何一方都不能單打獨斗。
史立山曾表示,今天,限制新能源的發展,已不再是新能源技術和支持政策的問題,而與整個經濟社會和能源變革密切相關。從形勢上來看,海上風電統籌協調的難度在加大,需政府、企業、社會付出相當多的努力。
更為值得關注的是,我國目前近海風電的投資約是陸上風電的2倍,在16000元/千瓦上下浮動。根據國際可再生能源署提供的數據顯示,內陸風電項目成本構成中,風機制造、運輸與安裝的比例占到總成本的64%——84%,而海上風電項目僅占到30%——50%。高于近一倍的電網成本、建造成本以及其他成本,使得海上風電項目開發成本高昂。
中國可再生能源學會風能專業委員會秘書長秦海巖認為,首先要突破成本瓶頸,其中電價缺乏吸引力是一個重要因素。“近海標桿電價是0.85元,但真正做到這個價格需要嚴格的控制,稍有不慎就可能會賠本。降低海上風電成本是我們必須要走的路。”在他看來,“技術再先進、再好,如果不能把風電成本降下來也無效益,我們所有的目標都要圍繞著怎么把成本降下來這個關鍵。”
孱弱的產業鏈
但在眾多業內人士看來,無論是成本、政策還是技術,歸納起來都可以說是一個問題——中國海上風電的產業鏈還不成熟。
“一個產業健康發展的關鍵是生態系統的健全和高效協同。”IBM大中華區認知解決方案事業部能源與電力行業總監李國志認為。目前整個海上風電產業鏈的薄弱,或將成為未來制約其大發展的根本因素。“2016年已過半,從現在的情況看,十三五規劃多半完成不了。”一位業內人士難掩焦慮,對海上風電產業鏈的現狀提出了多個問題,“你看看現在有幾個打樁錘,有幾條支腿船?4兆瓦以上風機配套葉片模具有幾副?配套產業跟不上,都將是未來的瓶頸。”
海纜是海上風電產的一個關鍵零部件,中廣核如東海上風電項目的海纜采用的是國內最長的110KV三芯海纜。在該項目的建設過程中,曾因為出現極端天氣,導致海纜鋪設可能出現毀滅性打擊。“那兩天我整宿整宿的睡不著,一顆心都吊著。”中廣核風電華東分公司副總經理徐成根回憶起來仍然心有余悸,“要是海纜出現大問題,整個項目都會遭遇致命的損失。”
海上的特殊環境也是安全和造價不可控的一個因素。中廣核如東項目離岸距離較遠,最近距離25km,最遠距離30多km。為了確保安全,每次臺風來臨前海上所有施工船只(施工高峰期近30多艘船舶)都需撤場進港避風,2015年就有三個臺風造成項目施工船舶撤場。撤場一次將造成近千萬的損失。
那么,面臨諸多挑戰的海上風電在十三五到底會有怎樣的發展?“我認為海上風電項目應該不會在2016年出現大爆發式的增長,而會是一個循序漸進式的增長。”業界資深人士田磊的想法代表了很多業內人士的想法,“我堅信中國海上風電產業在十三五期間一定會形成完善的產業鏈和穩定的市場。屆時,從風機研發生產,到項目投建運營等環節,中國海上風電產業各方都會走向成熟和共贏。”

責任編輯:電改觀察員
-
重新審視“雙循環”下的光伏行業
2020-11-02光伏行業,光伏技術,光伏出口 -
能源轉型進程中火電企業的下一程
2020-11-02五大發電,火電,煤電 -
國內最高額定水頭抽蓄電站2#引水上斜井滑模混凝土施工順利完成
2020-10-30抽水蓄能電站,長龍山抽水蓄能電站,水力發電
-
能源轉型進程中火電企業的下一程
2020-11-02五大發電,火電,煤電 -
資本市場:深度研究火電行業價值
2020-07-09火電,火電公司,電力行業 -
國家能源局印發2020年能源工作指導意見:從嚴控制、按需推動煤電項目建設
2020-06-29煤電,能源轉型,國家能源局
-
高塔技術助力分散式風電平價上網
2020-10-15分散式風電,風電塔筒,北京國際風能大會 -
創造12項世界第一!世界首個柔性直流電網工程組網成功
2020-06-29?清潔能源,多能互補,風電 -
桂山風電項目部組織集體默哀儀式
2020-04-08桂山風電項目部組織
-
國內最高額定水頭抽蓄電站2#引水上斜井滑模混凝土施工順利完成
2020-10-30抽水蓄能電站,長龍山抽水蓄能電站,水力發電 -
今后秦嶺生態環境保護區內不再審批和新建小水電站
2020-06-29小水電,水電站,水電 -
3.2GW!能源局同意確定河北新增三個抽水蓄能電站選點規劃
2020-06-29抽水蓄能,抽水蓄能電站,國家能源局
-
重新審視“雙循環”下的光伏行業
2020-11-02光伏行業,光伏技術,光伏出口 -
官司纏身、高層動蕩、工廠停產 “保殼之王”天龍光電將被ST
2020-09-11天龍光電,光伏設備,光伏企業現狀 -
央視財經熱評丨光伏發電的平價時代到了嗎?
2020-08-24儲能,光伏儲能,平價上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