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電運維市場大混戰 如何步入良性發展快車道?
前景巨大的風電運維市場吸引開發商、整機商、第三方企業紛至沓來。混戰之中,三大掘金者如何找好自己的位置?風電后市場將怎樣步入良性發展
前景巨大的風電運維市場吸引開發商、整機商、第三方企業紛至沓來。“混戰”之中,三大掘金者如何找好自己的位置?風電后市場將怎樣步入良性發展的快車道?
2017年12月2日下午4時4分,地處寧夏回族自治區吳忠市鹽池縣的05線DF05-07風機轟然倒塔。塔筒從1/3處攔腰折斷,葉片碎殼散落一地,機組損壞嚴重。
事故位于寧夏銀儀風力發電有限責任公司所屬的大水坑風電場。該風場于2012年10月31日正式投運,場內共有風機96臺,總裝機容量99MW。
“目前,風場已經立即開展對所有風機各種保護裝置動能、保護定值的正確性、完好性進行檢查,詳查風機葉片、塔筒,確保風機在緊急工況下安全停機。”涉事單位寧夏銀儀風力發電有限責任公司發布公告稱。
這里曾是空曠了數百年的荒漠戈壁。隨著數百臺風機的點綴,荒漠戈壁逐漸變身為一片“白色森林”。與此同時,風電亦取代水電成為寧夏電網第二大電力能源。
然而,偶發的風電事故也在不斷地為筑夢者敲醒警鐘。低價競爭、技術參差、人才流失、缺失的運維標準等埋下的安全隱患,正成為擾亂風電運維市場秩序的幕后推手。
《能源》記者獨家獲取的一份某財產保險公司理賠數據顯示,自2009年至2016年6月,該公司累計承擔國內風電項目566個,累計承保保險金額約為6423.33億元。其中各類事故有效報案件數近5312筆,累計賠付金額達到4.9億元,而“產品質量保證保險”占事故保險的大頭,約為60%,并呈逐年上升趨勢。
另據業內專家測算,單臺風機年滿發電收入約為160余萬元,若發生一次重大事故,更換費用總和可能突破百萬元。以一臺1.5兆瓦的風機倒塔為例,損失或達七、八百萬。
市場投保產品質量險的巨大潛在需求,戳破了“風”光無限的外衣。一個不爭的事實是,龐大的風機機組之中,仍存各種陳舊頑疾。
質量陰霾下的運維
數據顯示:截至2017年第三季度,風電累計裝機1.57億千瓦。到2020年,11萬臺風機都將出質保。按照每臺風機每年10—15萬的運維費用估算,風電后市場規模將達110—165億。
在如此之大的一個體量市場中,大多業內人士認為事故比率并不算高。多數機組本身并不存在重大設計缺陷,故障大部分由于生產制造過程中的質量控制和一致性問題所致。
上述保險資料印證了這一觀點,風機部件由于生產加工工藝當中存在的產品質量問題仍舊存在。
以該保險公司承保的某公司風電場項目的葉片問題為例,采集鑒定發現,導致葉片在運行中失效的原因主要集中在葉片生產質量缺陷,葉片在制造過程中未能嚴格按照工藝要求進行生產、檢驗,不合格工序又不斷向前流轉(其中合模工序違規作業尤為突出),最終缺陷產品被陸續制造出廠并裝機運轉。此后,在風電機組僅僅不到兩年的運行時間里,葉片因自身缺陷無法承受正常的運行載荷作用,導致質量事故不斷爆發,最終出現大批量失效。
另一資深業內人士透露,據他勘查鑒定得知,某個風電齒輪箱廠于2015年出現批量質量問題,臺數高達1000余臺。“我調查統計過業內的一個集團,它有8000余臺機組,因為變流器出現故障而停機造成的損失,相當于當年整個國家每上網1度電,就損失1分7厘4。”
令人欣慰的是,受益于風力發電機組設備制造商的技術成熟以及運維質量的提升,國內風電場的運行情況已越來越好。
2017年12月21日—22日,由行業協會牽頭,第二屆風電質量與可靠性論壇的召開彰顯了業內對設備質量問題的重視,中國可再生能源學會風能專業委員會秘書長秦海巖也在《能源》主辦的“2017能源年會暨第九屆中國能源企業高層論壇”上表示,連續五年致力于完善質量體系監測,風機事故頻率已明顯下降。
在秦海巖看來,與設備質量相比,機組安裝、運行、維護和零部件生產制造過程中的管理責任才是導致重大事故的主要原因。
“風電倒塔事故的發生是個別不負責任的企業亂來所致。”秦海巖說,“事故的發生是對風機不懂的人,在控制策略上有各種瑕疵,與粗制濫造并無關系。”
北京國電電力新能源技術公司總經理董霞威告訴《能源》記者,風電機組的故障大部分是由于生產制造過程中的質量控制、安裝調試及運行維護不到位造成的。
更有業內人士對《能源》記者直言,“風機倒塔的大部分原因都是責任型的,過程控制中導致倒塔的原因太可恨了,技術工作與管理工作不到位,如此長期下去必出問題。”
風機最大的事故是倒塔,造成倒塔的主要原因是風機超速,風機超速本應有相應的保護措施以避免“飛車”。“導致超速的原因是我們在運行維護過程中重點關注的工作。”
董霞威表示,發生倒塔應該本著“四不放過”的原則去分析處理,并在行業內通報,相互借鑒,再也沒有必要為了遮丑而相互隱瞞,并期望通過事故暴露以達到相互學習、共同提高的目的。
低價競爭之殤
中國的各類市場總會陷入價格戰的怪圈,風電后市場也未能免俗。
數年前整機市場的爆發式增長,為后市場創造了巨大的發展空間,也烙下了難以祛除的不穩定因素。一些資金少、規模小、生產水平低的企業加入行業競爭,跟風模仿,魚龍混雜,招投標價格背離正常范圍,部分甚至陷入價格戰,無序的競爭對市場秩序造成了嚴重沖擊。
近日,處于漩渦之中的國內某獨立第三方企業總經理李曉峰(化名)頭疼不已。其企業2017年上半年年報顯示:低價中標的惡性競爭導致行業平均毛利水平不斷下降,致使企業整體業務規模同比均有一定下滑,市場開拓營銷難度不斷加大。
“我們面臨的挑戰非常多,最明顯的就是惡性競爭、價格競爭,一個企業能不能生存,最關鍵的就是選擇,有些事情可以掌控,就去做,如果不可掌控,就不要去參與。”李曉峰說。
對于如何走出低價競爭的困局,在第三方市場處于“一枝獨秀”的優利康達的破局之道是力爭與整機商保持長期的合作關系,在成本可控的情況下做精品工程。“整機商對低價的反應更為敏感,因為他們之前就經歷過2012年的產業寒冬,低價中標讓風電行業吞下苦果。”北京優利康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副總經理黃琛告訴《能源》記者,“我們與整機商的關系非常穩定,從質保期內到質保期外,大家攜手合作。”
董霞威將造成運維后市場亂象的原因歸咎于以下兩個方面:一是缺乏運行維護的行業標準;二是運維隊伍的資質門檻較低。
一位不愿具名的發電集團負責人憂心忡忡地對《能源》記者直言,“風電后市場執行主體繁雜,國有的、民營的,對于法制的理解不一樣,有些運維主體是有長久的規劃的,但有一部分想掙點兒快錢。”此外,招標是一年一度的,許多小企業打一槍,換個地方,把錢掙了再說,這樣不可持續。
“業內一些不負責任的第三方公司在承包業務時,剛出質保的風機正處于青壯年時期,認為不花錢也沒問題,從而把小問題釀成了大問題。”
董霞威針對低價中標等后市場亂象提出了一些設想,他認為,應由行業協會牽頭組織制定運維隊伍入門資質,風電行業維護工作標準、風機定期檢查(試驗)標準、設備健康度評價指標體系等。
流失的運維人才
中國大多數風電場地處偏遠地區,條件艱苦,年輕人已對強度大、工資低、危險系數高的工作的接受程度大打折扣。運維人員的不穩定性,將帶來相當大的隱性成本,有經驗的工程師離開,往往造成人才的斷代。
“我們這個行業有一個特點,就是職業生命周期短。因為中國風電市場分散化,地處偏遠,工作環境惡劣,很多運維人員僅工作2—3年便離開了現場,平均工作時間僅有5年。100個工程師,一年將近流失20個,流失率高達20%。”優利康達培訓學院院長張軍輝受訪時坦言,“但每年遞增的裝機量又亟需大量運維人員,目前人才隊伍約2萬人,缺口卻有4萬之多。”
以5萬千瓦風電場安裝25臺2.0MW風力發電機組的單個風電場計算,若平均故障間隔時間不低于2000小時,每年需要進行緊急處理的次數將低于109.2次,即每月理論正常需要現場作業次數小于9.1次,維護人員實際的維護時間僅為每月9.1次*5小時。與之矛盾的是,由于風電場內風機維護存在偶發性,并不能提前預知什么時間段內產生問題。因此,人員也不能縮編以確保維護工作的安全。
而國內高校中專注于風電的專業、獨立的風電研究和培訓機構較少,專業風電運維人員相對匱乏。更多的運維人員多從企業培養而出。
不過,由于各企業對運維人員的培養體系、標準各異,培養出的人員素質也就參差不齊。能為整個行業通用、具有一定主導性的人才審核體系目前仍為空缺。
轉型中的“掘金者”
過剩的產能之下,風電增量市場速度放緩。開發商、整機商、獨立第三方企業等掘金者紛沓而至,搶奪后市場。
相對資金雄厚、不吝重金招兵買馬打造自身運維團隊的風電開發商,以及掌握核心技術、后市場份額高達約70%的整機商而言,市場份額僅為11%的第三方市場在兩大巨頭圍剿之下,掙扎在夾縫中求生。
在業內人士看來,開發商劍指運維市場的原因,除先天市場優勢外,最重要一個因素就是想要擺脫整機制造商“漫天要價”的壓力,打好愈發攤薄的利潤“保衛戰”。
“一邊降電價,一邊拿不到補貼,一邊進行市場交易,利潤從哪兒來?所以說運維市場,我不愿意給別人,因為自己也要賺這個錢。”一位風電開發商負責人頗顯無奈,“只要有能力,絕不外包。我要盡量壓低自己的成本”。
技術水平雄厚的整機商大多將目光放在高端運維上,致力于打造數字化智能運維,希冀把運維市場做成高門檻的行業,將低端的市場外包出去。此外,他們也正逐步從單純的制造商轉型為綜合服務商、風場設計師,從單一的“賣設備”變為“賣解決方案”,最終達到控制和降低運維成本、提升發電量的目的。
世界著名的風能獨立咨詢機構Wyman預測,到2020年,風機制造企業將有40%的收入來自運維服務,其利潤貢獻將達60%。
對此,遠景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副總裁田慶軍受訪時坦言,對于未來的服務,整機廠家也在積極地想辦法,通過第三方與開發商去捆綁。“畢竟誰的風機交給誰,對整個風電場的運行是最好的。所以現在很多開發商愿意出資,把這塊業務繼續包給整機廠家來做。”
在開發商與整機商焦灼的同時,第三方公司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沖進了市場前沿。董霞威為第三方市場捏了一把汗。在其看來,實力雄厚的業主選擇自己運維,實力弱一些的業主與整機商簽訂協議進行深度綁定,而第三方公司更像是一個“空中樓閣”,既無技術優勢,又無出質保后“先入為主”的優勢。
不過,也有專家對第三方運維公司市場前景持樂觀態度。“開發商和整機商都是廣闊的市場,第三方公司是為它們服務的。兩種模式都有第三方的生存空間,未來將是三贏局面。”黃琛說。
在其看來,第三方企業具有靈活調動人力資源與技術的優勢,可以低成本小規模地打“游擊戰”。例如,一個風場設備配套近十種風機,對于供方溝通、備件儲備、質量控制、問題追溯等方面都存在問題。針對這些問題,大多整機商往往疲于應付,主要依托龐大的服務團隊進行處理。第三方市場無疑在這方面具有不可比擬的優勢。
“市場上大部分的開發商和整機商都是國企。國企雖然‘大而全’,但總會受到工資總額、員工總數、企業機制等限制,不能突破。相反,第三方市場效率卻很高。”黃琛分析。
對此,湘電風能有限公司總經理陳岳智表示認同。“市場不會完全歸一,會有多種商業模式共存,后市場未來的格局一定是共贏。”陳岳智說,“未來的格局,一定是電力公司或整機商主導,成立三方聯盟或兩方聯盟的運維公司。開發商提供設備、整機商提供技術、第三方提供人員,優勢互補,互利共贏。”
■ ■ ■
智慧運營突圍
隨著物聯網、大數據概念的愈發火熱,“救火式”的運維方式逐漸淡出歷史舞臺,智能化成必然趨勢。
行業預測指出,到2020年,中國風電存量市場將占93%。風電場存量資產的高效經營、增收節支將成決定風電投資收益實現的關鍵。
在近期召開的“可再生能源大數據應用暨智慧企業建設論壇”上,電氣巨頭ABB中國中壓服務業務單元負責人蔣英指出,風電運維面臨著距離遠、分布散、維護成本高以及設備狀態未知等挑戰,“通過智能運維系統實現智能化控制和可視化管理,其中使用云資產設備健康管理系統,可使風電運維效率提高60%”。
另一電氣巨頭GE,可再生能源數字化業務首席架構師朱丹表示:“風電企業通過Predix云平臺相應接口,便可全面了解機組性能”。
在風電智慧運維方面走在前列的遠景能源,其能源物聯網平臺EnOS智慧風場軟件解決方案實現了從風機數據采集、集中監控,到高數據質量的損失電量分析、基于機器人學習的設備健康度預警、新能源功率預測和功率控制服務,大大降低風場運維總成本。遠景能源提供給《能源》記者的一份數據顯示,EnOS 智慧風場軟件可以提高發電收8%,降低運營成本40元/千瓦/年。
值得一提的是,資源重疊、用而不備、備而不用,利用效率低下僅為40%的備品備件,業內也以互聯網思維對其進行武裝,以提高備件利用效率。
董霞威告訴《能源》記者,風電行業已經推出快備KBWind.com平臺,目前平臺上已有6800余種風電物資,運營模式與京東類似,可以達到減少庫存、減少流動資金占用的效果。“我認為它的業務量會越來越多,將把傳統那種思維備件的做法消除掉,現在快備正在積極對接國電集團的國能E購電商平臺,實現風電物資采購透明、高效和閉環,我相信將來至少90%以上的備品備件都將通過這種方式解決。”
董霞威還對如火如荼的智慧運維降了溫,“要注意,不是自動化程度高,水平就高,安全事件離不開人為干預。作為電力管理者,在做智慧運維的時候要算清楚經濟賬,一定要結合安全生產”。
對此,資深行業觀察者也表示:在風電運維數字化管理方面,從后臺提取的數據能看到的都是問題,但具體是什么問題不能下結論,需要靠人去分析。“大多數整機商打造數字化風場至今,仍然拿不出模型。無論開發商、整機商亦或第三方,若不能將運維做到標準化,那么數字化就是一個摸不著的未來。”
責任編輯:lixin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
我要收藏
個贊
-
重新審視“雙循環”下的光伏行業
2020-11-02光伏行業,光伏技術,光伏出口 -
能源轉型進程中火電企業的下一程
2020-11-02五大發電,火電,煤電 -
國內最高額定水頭抽蓄電站2#引水上斜井滑模混凝土施工順利完成
2020-10-30抽水蓄能電站,長龍山抽水蓄能電站,水力發電
-
能源轉型進程中火電企業的下一程
2020-11-02五大發電,火電,煤電 -
資本市場:深度研究火電行業價值
2020-07-09火電,火電公司,電力行業 -
國家能源局印發2020年能源工作指導意見:從嚴控制、按需推動煤電項目建設
2020-06-29煤電,能源轉型,國家能源局
-
高塔技術助力分散式風電平價上網
2020-10-15分散式風電,風電塔筒,北京國際風能大會 -
創造12項世界第一!世界首個柔性直流電網工程組網成功
2020-06-29?清潔能源,多能互補,風電 -
桂山風電項目部組織集體默哀儀式
2020-04-08桂山風電項目部組織
-
國內最高額定水頭抽蓄電站2#引水上斜井滑模混凝土施工順利完成
2020-10-30抽水蓄能電站,長龍山抽水蓄能電站,水力發電 -
今后秦嶺生態環境保護區內不再審批和新建小水電站
2020-06-29小水電,水電站,水電 -
3.2GW!能源局同意確定河北新增三個抽水蓄能電站選點規劃
2020-06-29抽水蓄能,抽水蓄能電站,國家能源局
-
重新審視“雙循環”下的光伏行業
2020-11-02光伏行業,光伏技術,光伏出口 -
官司纏身、高層動蕩、工廠停產 “保殼之王”天龍光電將被ST
2020-09-11天龍光電,光伏設備,光伏企業現狀 -
央視財經熱評丨光伏發電的平價時代到了嗎?
2020-08-24儲能,光伏儲能,平價上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