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峽新能源江蘇海上風電項目成功應對臺風“摩羯”
三峽新能源已在江蘇響水建成國內首個商業化運營海上風電項目,目前正在江蘇大豐建設國內離岸距離最遠的海上風電項目。近期,大豐項目正處于全面工程建設期,存在施工面廣、海況復雜、作業人數和船舶多等困難。在面臨施工建設和“迎峰度夏”的雙重考驗下,面對“摩羯”威脅,江浙公司高度重視,充分借鑒以往抗臺經驗周密部署,精心組織,積極應對,全力確保海上風電項目工程建設和運維管理安全。
積極獲取臺風資訊
與地方氣象臺建立緊密合作關系,時時掌握最新氣象信息,并明確專人負責收集氣象信息,快速傳送到已建和在建海上風電項目和相關負責人,確保了臺風信息收集、發布及時有效,為有效開展抗臺搶險工作提供第一手資訊。
加強防臺宣傳指導
根據臺風動態信息,及時向參建單位發布臺風通知,結合臺風防汛專項防范措施組織再檢查、再落實,指導其開展防臺防汛工作。同時還構建了“企地融合”機制,江蘇響水海上風電檢修隊伍在風電場巡檢排查過程中對當地漁民進行臺風資訊宣傳,告知選擇安全地點避險,并向當地漁民提供響水海上升壓站位置信息,以備緊急情況時避險。
強化安全隱患排查
進一步加大對海上升壓站、風機、變壓器、設備室等重點部位的巡視力度,對存在隱患的等設施進行再次加固,檢查確認站內電纜溝、道路邊溝等排水系統暢通。同時,嚴格落實24小時值班制度,加大監盤力度,時刻關注設備運行狀態,確保風電場風電機組安全穩定運行。
及時啟動應急預案
根據項目所處區域實際于8月10日啟動應急預案,全面部署船舶防臺工作,分別將施工海域船舶拖離到大豐王港閘、射陽港、射陽新洋港、連運港新圩港避風,確保人員及施工船舶安全,此次防臺撤離的船舶共計26艘,撤離人員超過200余人。
強化應急物資儲備
部署工程建設和運維管理項目落實防汛物資,安排專人管理,提前準備柴油發電機、抽水泵、衛星電話以及生活等應急物資,保證臺風期間抗臺搶險隊伍“調得出、來得快、用得上”,確保抗臺防汛搶險工作迅速有效,萬無一失。
利用臺風增加電量
基于大數據平臺的實時監測,依托抗臺風經驗以及抗臺風控制策略,通過科學管理,提升設備運行可靠性,充分利用臺風過程中的風資源“變害為寶”。臺風期間,江蘇響水風電場3天的發電量已突破1000萬千瓦時,取得了抗臺與發電的“雙豐收”。

責任編輯:小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