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中國風電全球第一 海上風電增長還是有點慢
在三年前超越美國,成為全球第一風電發展大國的中國,海上風電的發展一直不盡如人意。距海上風電開發建設方案下發不到一年,國家能源局再次發文,希望加快海上風電的發展。
去年底,國家能源局下發《關于印發海上風電開發建設方案(2014-2016)的通知》,全國列入該方案項目的共44個,總容量1053萬千瓦。
根據海上風電產業監測體系,截至2015年7月底,44個納入海上風電開發建設方案的項目建成投產的僅為兩個,裝機容量為6.1萬千瓦。其余項目中,核準在建的有九個、裝機容量為170.2萬千瓦;核準待建的項目有六個,裝機容量154萬千瓦,剩余還有27個項目正在開展期工作。
9月21日,國家能源局對上述44個海上風電項目進展進行了通報。能源局指出,相關單位雖積極開展前期工作,但受多種因素影響,海上風電建設總體進展較為緩慢。
按照之前能源局下發的通知,列入開發建設方案的項目視同列入核準計劃,應在兩年有效期內核準。能源局要求,在有效期內尚未完成核準的項目須說明原因,重新申報納入開發建設方案。
“按照‘十三五’海上風電的規劃,到2015年底,中國將建成500萬千瓦海上風電,但從目前的完成情況看,距離目標相距甚遠。”一位不愿具名的業內人士對界面新聞記者表示。
根據中國可再生能源學會風能專業委員會的統計,截至2014年底,中國風電累計裝機容量(除臺灣地區外)達到了1.15億千瓦,但已建成的海上風電項目裝機容量共計65.8萬千瓦,只占總風電裝機容量的0.57%。其中,2014年中國海上風電新增裝機61臺,容量約為22.9萬千瓦,同比增長487.9%。
中國水利水電規劃設計總院副院長易躍春曾公開表示,中國海上風電發展經歷了三個階段:第一階段是引進技術,試點先行,2005年啟動東海大橋海上風電試點項目,2008年建成投運;第二階段,2009年啟動海上風電規劃工作,采用特許權招標方式探索發展;第三階段是2010年至今,國家能源局成立能源行業風電技術標準委員會,加強規范化和標準化管理,實施規模化探索。
2014年6月,國家發展改革委發布《關于海上風電上網電價政策的通知》,明確對非招標的海上風電項目,2017年以前(不含2017年)投運的近海風電項目上網電價為每千瓦時0.85元(含稅),潮間帶風電項目上網電價為每千瓦時0.75元;通過特許權招標確定業主的海上風電項目,其上網電價按照中標價格執行,但不得高于以上規定的同類項目上網電價水平。
“這一電價政策,可以核算項目到底可不可行,在一定程度上促進了中國海上風電的發展,預計今明兩年會有一批風電項目將啟動或建成,但中國海上風電項目的集中爆發期還遠遠不能達到。”上述業內人士對界面新聞記者稱。
“按照目前的電價水平,風力資源好、建設條件好、造價比較低的海上風電項目,才能盈利。但是目前海上風電盈利的能力不足以抵消企業對風險的擔憂。”該人士表示。
在此次通報中,能源局要求,沿海各省級能源主管部門要高度重視海上風電發展工作,認真梳理納入海上風電開發建設方案的項目進展情況,系統分析建設方案落實中遇到的困難和問題,提出切實可行的解決措施和進度計劃,以及做好與海洋、海事、環保、軍事部門的溝通協調。
此外,能源局建議地方出臺配套支持政策,鼓勵省級能源主管部門向省(區、市)政府建議,在國家價格主管部門確定的海上風電上網電價的基礎上,研究出臺本地區的配套補貼政策,進一步提高項目的收益水平和海上風電的市場競爭力。電網企業也要積極做好列入海上風電開發建設方案項目的配套電網建設工作,落實電力消納市場。

責任編輯:小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