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上風電設備供應商間的博弈
隨著歐洲各國斥資133億歐元打造歐洲海上風電,海上風電一躍成為新能源發電的“寵兒”,國內外各大風機制造商借此機會摩拳擦掌都想從海上風電的市場中分得一塊兒蛋糕,海上風電市場一時間變得風起云涌變化莫測。國內海上風電市場增長相對緩和,上海電氣與華銳風電占據中國海上風電大半市場;而以歐洲市場為主的國際市場增長迅猛,以Siemens和MHI Vestas為領頭羊,兩家公司合力占據了八成的歐洲市場。在這里讓我們回顧一下2015年各大風電供應商的“戰績”。
國內戰場趨于平和,上海電氣異軍突起
相比國際市場,2015年中國海上風電裝機容量增長趨于平和,總體比2014年增長了約350MW,大多數海上風機制造商都在原地踏步裝機容量沒有變化,但看似平靜的市場卻時時發生著巨大的變化,就2014年來看,華銳國際以170MW的裝機容量穩居第一,上海電氣和遠景能源以161.2MW及131MW分列二三。在2015年期間,上海電氣異軍突起,一年內增長了297.98MW,占據了接近一半的中國市場份額,一舉將第一寶座從華銳風電的手中搶過,值得關注的是,除了上海電氣,湘電風能在2015年也有著飛躍式的發展,裝機容量從2014年的7.5MW增長到2015年的57.5MW,市場占額也躋身至中國前五的行列。截止到2015年年底,除上海電氣、湘江風電、東方電氣三家公司,其他公司相比2014年都沒有增長。
數據來源:CWEA
國際戰場雙雄瓜分大半天下,西門子居高臨下
國際海上風電的主戰場依舊是海上風電的發源地歐洲,在2015年期間,歐洲海上風機裝機容量增長超過3000MW,自1991年丹麥第一個海上風電場建成至今整個歐洲的海上風機裝機總容量已達到11GW。截止至2015年年底,Siemens公司憑借一己之力占據歐洲63.5%的市場份額,緊隨其后的是風電機組制造大鱷MHI Vestas占據18.5%,僅此兩家公司已經占據整個歐洲超過八成的市場份額實力不容小覷。Senvion公司在兩大巨頭中搶過7.4%市場份額排在第三。而Areva 公司和 Gamesa公司尋求強強合作,以合并的方式加強自身競爭力,新公司Adwen占據著5.7%的市場配額,排名第四。由此可見,以歐洲為主體的國際海上風機制造商市場份額格局呈現出一家獨大的現狀,這和德國積極的推進可再生能源發電的政策是分不開的,有了政府的支持和鼓勵,Siemens的海上風機一路高歌猛進成為海上風機制造業的霸主。
總體來看,國際市場和國內市場即有相似之處也有不同之處,其中相似地方都是呈現一家獨大的趨勢,不論是德國的Siemens公司還是中國的上海電氣公司都以絕對的優勢占據著大部分的市場份額,其他公司只能望塵莫及,這也是和國家與地區的海上風電的推行政策與力度緊密相連的。而不同之處在于,國際市場海上風電增長大增速快,從側面反映出海上風電需求量高,各大海上風機制造商之間競爭也會激烈一些,而中國市場海上風電市場趨于平穩,增速緩慢,但平穩中不伐有異軍突起的現象。
中電傳媒數據調查中心預測,隨著國際海上風電市場趨于飽和,中國市場必定成為各大海上風機制造商的必爭之地,屆時各大制造商必將掀起一波搶占中國海上風電市場份額的“腥風血雨”。

責任編輯:小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