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麥離岸風電報導系列五-風場最終章… 取之自然,回歸自然
曲終總有人散時,風場營運20多年后,它替地球環保所盡的責任也告一段落,將進入除役階段。全球離岸風電龍頭沃旭能源(Orsted)的Vindeby風場是全球首個、也是目前唯一一個除役風場;Vindeby風場于去年9月卸下任務,其拆除經驗也將成為未來臺灣風場除役借鏡。
Vindeby風場是在1991年併聯商轉,是世界上最早建造的風場,總計有11支風機,總裝置容量達5MW,25年來,創造2,200戶家庭年用電。
沃旭能源資深媒體關系溝通顧問Jens Nybo Jensen指出,風場除役后,將盡量把原場址恢復到原貌,Vindeby風場因為水深較淺,海域內只能航行小型工作船,因此是將水泥水下基礎弄碎再運出。
沃旭表示,離岸風場的除役工作依序包含風機、水下管架式基礎、海上變電站、海底電纜、陸上變電站及陸域電纜等拆卸工作。先斷開電網電力控制,再依序拆除風機本體、水下基礎等設施,所有海上結構拆卸完的零件會運到合適的港口做處理,以供再使用、再回收或處置。
離岸風電在臺灣海峽營運20年之后,又會是怎樣的光景呢?沃旭指出,大彰化風場將採用套筒式水下基礎,基座會自然形成海洋生物的棲息地,最好的做法是在結構上加裝防淘刷保護設施留在原地,保護風場生命周期內已形成的棲地。
Vindeby風場現已全部拆除完畢,殘留零件仍繼續發揮剩余價值,其中一支風機被放在丹麥能源博物館供人參觀,打碎的水泥水下基礎碎片、風機零件等則送到丹麥科大等研究單位,分析暴露在海洋中25年后產生的變化。沃旭表示,未來在臺灣也會有相同的規劃,幫助臺灣建立完整的離岸風電經驗。
風場的最終除役,若能在一開始建造就妥適規劃,有始有終,讓人民有信心開發商會負責地維護海洋生態,就更能贏得國人支持發展離岸風電,丹麥的經驗,是他山之石,足供臺灣發展參考。(系列完)

責任編輯:小琴
-
華電山東公司:創新驅動打造“智慧電廠”
2018-04-20智慧電廠 -
最新最全發電企業名單
2018-04-19發電企業 -
2017年中國火電發電量、火電設備裝機量情況分析!
-
棄水問題得到高度重視 水力發電行業走出低谷
2018-04-19水力發電行業 -
2018年1-2月全國分技術類型新增裝機情況及各省比較
2018-04-19 -
走進“工程界的諾貝爾”-- 溪洛渡水電站
2018-04-19溪洛渡水電站
-
【設計】光伏發電用0.1MW單元逆變器-箱變一體化裝置
2018-04-19光伏發電 -
18家美國太陽能企業計劃減少部署或裁員
2018-04-19太陽能企業 -
優秀逆變器應有的十八般武藝
2018-04-19光伏逆變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