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工業大學:打造中國風電行業的“黃埔軍校”
西工大新聞網3月9日電 3月8日,中國國家外國專家局官方微信“引智中國”發布“改革開放40年•成果 中德合作推動風力發電產業跨越式發展”主題一文,陜西省外國專家局網站也發布了該篇文章。
文章中介紹了西北工業大學與德國著名風電專家合作,引進技術、聯合開展專題研究和人才培養,解決了風電機組的氣動設計方法、大型風電機組流構耦合模型與機理、大型風電機組流—控—構耦合機理與解耦設計準則、大型風電機組高空動平衡技術、大型風電機組故障診斷技術等多項技術難題,為中國風電事業培養了大批骨干人才。
原文如下:
中德合作推動風力發電產業跨越式發展
風力發電廠
西北工業大學以推動風電產業發展為引智目標,自1985年開始實施“大型風電機組設計技術研究和中德風電人培養”項目(以下簡稱風電項目),針對風電機組設計與制造、風資源評估和風電并網等關鍵技術,與德國著名風電專家開展合作,借助德國專家的經驗和優勢,引進技術、聯合開展專題研究和人才培養,為我國風電產業自主研發、突破技術瓶頸提供支持。33年來,共引進專家300多人次,解決了風電機組的氣動設計方法、大型風電機組流構耦合模型與機理、大型風電機組流—控—構耦合機理與解耦設計準則、大型風電機組高空動平衡技術、大型風電機組故障診斷技術等多項技術難題。
德國著名結構動力學和風電技術專家羅伯特·嘎什為中國學生授課
在國家外國專家局、德國經濟合作與發展部等多個部門的支持下,風電項目為我國風電行業培養領軍人才、技術骨干和卓越工程師1366人次,成為我國培養風電人才的主要基地,被稱為中國風電行業的“黃埔軍校”,很多項目學員如今已經成為我國風電企業的負責人,為我國風力發電產業的跨越式發展提供了有力的人才支撐。
中德專家共同測試風電機組振動測試與診斷系統用在兆瓦級風電機組上的應用
如今,我國已是世界第一風電大國,2017年風電裝機容量1.8億千瓦,發電量3057億千瓦時,風電占總發電量的比例為4.8%,減少煤耗1億噸。多年來,風電項目取得了豐碩的成果,在金風科技公司、國電聯合動力公司、湘電風能公司,以及中車風能公司等企業的實際應用中,取得了顯著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風電項目成果也因此獲得了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國家教學成果二等獎、陜西省科技進步一等獎、陜西省教學成果特等獎等多個重要獎項。與此同時,曾參與風電項目的多名德國專家也獲得了國家級和省部級榮譽獎項,德國著名結構動力學和風電技術專家、德國柏林工業大學教授羅伯特•嘎什(Robert Gasch)榮獲中國政府友誼獎和航空工業“友誼獎”;Klaus Knecht教授榮獲中國政府友誼獎和陜西省“三秦友誼獎”;德國柏林技術大學教授、Reiner Lemoine 研究所所長約亨•特威勒(Jochen Twele)榮獲陜西省“三秦友誼獎”。

責任編輯:小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