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電力生產方式存在哪些問題
電力生產方式存在問題:
由于電力工業的特殊性,它的生產方式決不只是單一企業的事情,而是與整個電力系統的規劃、工程項目建設、系統運行等緊密相關的。由于電力體制改革,打破了電力行業統一的行政管理,而相應的法制建設又沒有跟上,使得電力系統規劃特別是電源規劃工作沒有具體的法律、法規加以規范。由于這些工作的主體責任不明確,工作程序不規范,致使電力發展規劃難以出臺和滾動調整,更談不上指導項目建設了。因此,出現了電源布局不合理,電源項目與電網配套項目不協調等問題,造成電源項目前期投入的巨大浪費。另一方面,在電力系統安全、節能和經濟運行方面,也沒有相應的法律、法規對相關的事項進行約定,相關企業自然會從自身的職能和利益出發行事,使電力系統不能夠實現理想的安全、節能和經濟運行狀態。
最為重要和緊迫的是從法制建設入手,要盡快制定《電力發展規劃及建設管理條例》、《電力系統運行管理條例》、《電力系統上網電價管理條例》等法規和具有操作性的實施細則。正是由于缺少了這些法律、法規,給政府主管部門造成了依法行政的困難,為了盡到管理職責只能出臺部門的規章,這些規章雖然在一定程度上填補了法律、法規的缺失,但是,由于受部門職責和權力的限制,很難從深層次上系統地解決問題。同理,沒有法律、法規作為依據,技術層面的解決方案更是無法實施的。
在法律、法規確立了大的原則框架下,宏觀管理方面有許多工作要做,我僅舉兩個事例:為了使電源規劃和項目前期工作更加有序地開展,地方政府在電力發展規劃獲得批準之前,不要將項目的開發權交給電源開發商,而是將全部電源項目初步可行性研究工作委托給電網公司和設計咨詢機構完成,經過科學比選排序后,根據需要將其列入電力發展規劃,待規劃獲得批準后,再通過招標方式選擇電源開發商,中標的開發商需要償還廠址前期開發工作的費用。
這樣做不僅避免了電源開發商在廠址開發上的盲目投入、造成“違規”項目,而且,會使電源布局更加合理,電網與電源更加協調。由于目前我國燃煤電廠大部分沒有具有法律約束力的長期燃料供應合同,運行中煤質變化較大且頻繁,造成鍋爐燃燒不穩定、制粉系統出力不足、廠用電率增大、污染物排放增多、機組經濟性明顯下降的不利影響。由于燃料變化原因,發電集團投入了大量資金對設備和系統進行改造。要解決這一問題,需要在我國建立電廠燃煤長期合同管理機制,使電廠燃煤的數量和品質具有法律保護,同時,要建立我國的動力燃煤價格指數,根據燃煤價格指數變化按照合同約定的方法及時調整煤價。這樣做,不僅增強了火電機組的可靠性和經濟性、節約了改造項目投資,還為電價與煤價聯動奠定了基礎。

-
陜西開展2023年8月售電公司履約保函、保險滾動退補工作
2023-09-07售電公司履約保函 -
重慶公布新增注冊電力用戶名單
-
2家發電企業在山東電力交易中心注冊生效
2023-08-30山東電力交易中心
-
云南電力交易月報(2023年8月)
2023-08-25云南電力交易 -
2023年二季度山西電力市場信息:上半年省內交易累計成交電量129338億千瓦時
2023-08-11山西電力市場 -
廣東電力交易中心:2023年8月1日南方(以廣東起步)電力現貨市場結算運行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