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華能、中核集團等24家央企集中落戶上海 這是怎么回事?
正加快推進國際經濟、金融、貿易、航運和全球科技創新中心建設的上海,對央企有著巨大的吸引力。
上海世博B片區央企總部基地
自2010年上海世博會后,世博地區逐步規劃建設“世博經濟”(編者注:“世博經濟”是指舉辦城市在籌備和舉辦世博會期間,以及世博會后的一段時間內,利用世博會帶來的商業契機,推動和發展本地區經濟,實現經濟、文化持續成長的一系列活動),由原來零星分布的樓宇經濟逐步建立成世博地區總部集聚區,區域經濟不斷增長。2015年世博地區部分被納入上海自貿試驗區范圍,標志著世博園區后續開發利用正從上海城市發展戰略融入國家自貿區戰略。
2017年8月,國務院國資委與上海市政府正式簽訂了《國務院國資委、上海市政府共同推進上海加快建設具有全球影響力的科技創新中心戰略合作協議》,提出推進中央企業重大項目落戶上海,助力上海加快建設具有全球影響力的科技創新中心。
為了充分落實這一協議的實際舉措、發揮世博地區央企集聚的優勢,上海市經濟和信息化委員會與浦東新區人民政府(與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管理委員會合署辦公)共同發起成立了央地融合發展平臺。
今年5月,我國首個央地融合發展平臺——中國(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央地融合發展平臺成立儀式在上海世博央企總部基地舉行,成立當日簽約項目金額達240億元。
該平臺對內將促進央企與地方企業融合發展,深度參與上海經濟建設,培育發展新動能,打造先進制造業、現代服務業、戰略性新興產業集群,開創發展新局面;對外將助力央企更好地拓展“一帶一路”建設,加快上海集聚和配置全球要素資源,參與全球合作競爭。
央企扎堆世博看中了啥?
上海自貿區管委會世博管理局負責人表示,自2017年第一批央企入駐以來,世博已累計集聚了24家央企,包括寶武集團、中國商飛、中國華能、招商局集團、中國國新、中核集團等。其中,有13家央企在世博B片區建設了27棟大樓,形成了面積100萬平方米的“世博園區央企總部基地”。
是什么吸引地區央企集中落戶上海世博地區?
中國國新控股在上海發起成立了央地融合股權投資基金,還計劃與上海工業自動化儀表研究院攜手推進科研成果產業化,與上海國有資產經營公司在國資運營、并購重組方面加強合作。國新控股(上海)有限公司總經理田暉說,該平臺將通過匯集和發布投資信息、牽線相關公司和產業資本、挖掘重大投資項目,使這里成為所有參與主體尋覓資源、對接需求的重要“孵化場地”。
中國商飛在世博地區設立了全資子公司商飛集團財務有限責任公司,注冊資本16億元。作為企業集團的金融平臺,中國商飛表示,財務公司將服務于中國民機產業,為飛機的研發、批產、銷售和售后提供特色金融服務。
中國電力建設集團上海能源裝備有限公司與美國太平洋綠色科技有限公司合作成立的海上船舶脫硫裝置全球研發中心,落戶世博前灘地區,注冊資本2000萬元人民幣。該項目將吸收消化美方授權專利技術并獲得獨立設計能力,最終實現全球范圍內用于海上船舶脫硫裝置的設計及供貨,及國內市場的銷售。
中核集團上海總部則將依托上海市產業、金融、科技和區位優勢,聚焦先進核能技術與高端產業發展,深化與上海多維度合作,打造“科技創新研發中心、產業金融服務中心、成套設備出口中心、核安全技術服務中心、核技術應用示范中心”五大產業高地。
上海自貿試驗區管委會世博管理局副局長沈峰告訴記者,這其中既有以產融結合為特色的金融服務平臺入駐、專注于高新技術研發應用的合資項目,還有央企參與地方國有院所改制項目等。這些高質量項目既符合提升國有經濟競爭力、放大國有資本功能的導向,還將有力促進上海產業集聚、轉型升級以及動能轉化。
立足世博,精耕“五個中心”“四大品牌”
央地融合發展平臺采用“政府搭臺、企業自治、機構參與”的形式,旨在推動央企與地方經濟融合發展,深化投資合作、完善產業配套,具有創新性、示范性。
根據規劃,平臺將秉承“立足世博、精耕上海、服務全國、面向全球”的定位,不斷完善服務保障要素,為在滬央企與地方開展投資合作、創新示范和人才交流等工作提供支持,更好滿足央企和外省市重點企業“做強做優做大”“走出去開拓海外事業”等戰略需求。同時,為進一步轉變政府職能、優化“放管服”,建立開放型經濟新體制積累經驗。
根據設想,央地融合發展平臺定位于推動央地企業“融合發展、投資合作、產業配套、創新示范”,努力把世博地區打造成為央企參與上海國際經濟、金融、貿易、航運和科技創新“五個中心”與自貿試驗區建設的主承載區,樹立央地融合發展的新標桿、新高地。另外,上海目前正著力構筑發展戰略優勢,全力打響上海服務、上海制造、上海購物、上海文化“四大品牌”,邁向卓越的全球城市。
上海市政府副秘書長、浦東新區區長杭迎偉表示,在世博地區設立央地融合發展平臺,有助于深化中央企業與上海自貿區、浦東新區的合作,進而提升雙方服務上海、服務長三角和服務全國的能力。
國新控股(上海)有限公司總經理田暉表示,央企組團發展顯然比單兵作戰更有力量,通過央地融合發展平臺,在滬央企可以由虛入實、由淺到深地合作,形成合力實現更好的發展。“央地融合發展平臺將為央企與地方各類所有制企業融合發展創造更多機會,為央企參與地方經濟建設創造更好環境,希望在滬央企積極參與,堅持共商共建共享的理念,把平臺建設、發展好,共同參與上海‘五個中心’‘四大品牌’建設。”

責任編輯:電力交易小郭
-
現貨模式下谷電用戶價值再評估
2020-10-10電力現貨市場,電力交易,電力用戶 -
PPT | 高校綜合能源服務有哪些解決方案?
2020-10-09綜合能源服務,清潔供熱,多能互補 -
深度文章 | “十三五”以來電力消費增長原因分析及中長期展望
2020-09-27電力需求,用電量,全社會用電量
-
PPT | 高校綜合能源服務有哪些解決方案?
2020-10-09綜合能源服務,清潔供熱,多能互補 -
深度文章 | “十三五”以來電力消費增長原因分析及中長期展望
2020-09-27電力需求,用電量,全社會用電量 -
我國電力改革涉及的電價問題
-
貴州職稱論文發表選擇泛亞,論文發表有保障
2019-02-20貴州職稱論文發表 -
《電力設備管理》雜志首屆全國電力工業 特約專家征文
2019-01-05電力設備管理雜志 -
國內首座蜂窩型集束煤倉管理創新與實踐
-
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電線電纜制造工國家職業技能標準
-
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變壓器互感器制造工國家職業技能標準
-
《低壓微電網并網一體化裝置技術規范》T/CEC 150
2019-01-02低壓微電網技術規范
-
現貨模式下谷電用戶價值再評估
2020-10-10電力現貨市場,電力交易,電力用戶 -
建議收藏 | 中國電價全景圖
2020-09-16電價,全景圖,電力 -
一張圖讀懂我國銷售電價附加
2020-03-05銷售電價附加
-
電氣工程學科排行榜發布!華北電力大學排名第二
-
國家電網61家單位招聘畢業生
2019-03-12國家電網招聘畢業生 -
《電力設備管理》雜志讀者俱樂部會員招募
2018-10-16電力設備管理雜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