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力市場走向與電力革新發展
一、幾個觀點
1、中國幅員遼闊,自然、經濟條件差別大,城市、縣鎮、農村用電點多、面廣、分散,要求不同,而水能資源遍布全國各地,特別是少數民族地區、邊遠地區和貧困地區中小水電資源可開發量豐富??陀^實際決定我們在積極發展國家電力的同時,要大力發展農村水電,以及其它電力,以適應和滿足不同地域、不同層面、不同特點的用電需求。
2、在社會生產力還不發達的現階段,發展電力生產力的多層次、多模式,決定電力生產關系的多層次、多模式。中國將長期存在大小電網兩種管電體系。大小電網之間的矛盾過去有,現在有,今后還會有,正確對待和妥善處理兩者之間的矛盾,是推動電力工業發展的重要動力。矛盾的核心是經濟權益,焦點是電網和供區市場,關鍵是集權與分權、中央與地方的關系,實質是壟斷和反壟斷的競爭。
3、中國發展農村水電,采取分散布點、就地開發、就近成網、成片供電的模式,建設有中國特色的農村電氣化,比較好地解決了世界上特別是發展中國家的共性問題,即能源問題、環境問題和消除貧困問題,受到國際社會的普遍關注和高度評價,世界許多國家包括發達國家都到我國學習經驗。在世界范圍內,從可持續發展的要求講,小水電作為可再生清潔廉價綠色能源,得到了完全肯定,我們要對小水電的發展始終給予支持。
4、在積極推進全國聯網的同時,分布式供電的農村水電實行地方辦電與管電、管網的結合,建立和完善發供一體的地方獨立配電公司,參與培育多市場競爭主體有序競爭的電力市場,符合電力體制改革的趨勢,適應解放和發展電力生產力和農村社會生產力的要求,適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發展的需要,適合資金來源多渠道、投資主體多元化、公有制實現形式多樣性的舉辦經營特點;也符合國際社會電力能源的戰略發展方向。
二、關于電力市場走勢
1、四川素稱"千河之省",年降雨量1000毫米左右,水資源儲量豐富,均值達2547.6億立方米;水能資源可開發量1.03億千瓦,其中中小水電資源可開發量2146萬千瓦,均居全國第一位。2000年我國最大的二灘水電站330萬千瓦機組全部投產,全省發電裝機達到1700萬千瓦。這之中水電裝機達到1082萬千瓦,其中農村水電裝機400萬千瓦,均居全國之首,繼全國第一農村水電大省后,四川終于成為全國第一水電大省。但四川水能資源開發利用率僅為10.5%,比全國低9.3個百分點;另外,由于大水電項目建設周期需要7-10年,"十五"計劃新增發電裝機只有300萬千瓦,平均每年新增60萬千瓦,到2005年水電裝機約達1300萬千瓦,很難持續保持第一水電大省位置。更重要的是,若不加快發展大、中、小水電,幾年后,四川電力恐將自身難保,還拿什么"西電東送""川電外送"?更如何保證"東送""外送"的質量?
2、1997年以來,包括四川在內的全國電力市場的供需形勢出現了重要變化??傮w來說,電力供需矛盾趨于緩和,但就水電大省的四川來講,由于徑流式水電站裝機容量所占比重極大(90%以上),仍存在不同程度的豐枯峰谷矛盾,特別是從不同區域、不同層面、不同時段上看,四川電力市場是"賣不掉"、"買不到"、"買不起"和"用戶自主選擇消費受限"同時并存的市場。即使二灘水電站全部投產后出現了"電源富余",但四川電力市場的供需平衡仍然是脆弱的,從稍長期講,不能適應經濟社會發展的需要,從近期、乃至當前講,也經不起市場需求的上揚和供給的波動。
3、2000年入夏以來華南、華東、華北地區用電負荷節節攀升,電網一直在大負荷的沖擊和重壓下運行。當年7月25日成都電網最大負荷突破170萬千瓦。2001年迎峰度夏期間不少地區電力供應緊張,河北、浙江、河南等省一些地區出現了拉閘限電。2001年成都首次用電突破100億千瓦時大關。今年元月氣溫低,成都電網1月7日用電負荷沖破210萬千瓦,用電量達3500萬千瓦時,出現了入冬以來首次拉閘限電。事實表明,四川同全國不少地方一樣,電力供需矛盾緩和,是低用電水平下出現的緩和,是由于受城鄉電網落后、工業不景氣、農村電價高等因素的影響而出現的緩和,是暫時的、脆弱的。
4、2000年全國人均發電裝機容量只有0.25千瓦(四川0.19千瓦,中等發達國家1千瓦,發達國家1.5-2千瓦);人均用電量1000千瓦時(四川596千瓦時,中等發達國家5000千瓦時,發達國家7500-10000千瓦時),只相當于世界平均水平的1/3。全國農村人均用電水平不到世界平均水平的1/6,少、邊、窮地區還有近2000萬人口(四川約150萬人口)沒有用上電。我國當前居民生活用電占總用電量的比重為12.5%,第三產業為11.1%,而中等發達以上國家的居民生活用電、第三產業用電比重均在20%以上。另外,發達國家發、輸、配投資比例是1∶0.5∶0.7,而我國農村、城市電網改造前的比例是1∶0.23∶0.2。說明差距很大,也說明潛力很大、空間很大。綜上所述,必須持續堅持"發展才是硬道理"、"擴大內需為主"、"多家辦電"、"電源、電網同步建設"、"大小電網并舉共存、協調發展"等方針、原則、政策。
5、經濟社會展對電力的需求:
①國民經濟經過"九五"的調整,已從1998年的谷底逐步回升,開始了新一輪的經濟增長期。
②近幾年國家加大基礎設施建設投資力度,加快農村電網建設改造,促進了農村市場的開拓,改善了經濟發展的環境,同時企業在市場經濟的大潮中也進一步成熟,這些都為下一步的發展奠定了堅實基礎。
③實施西部大開發戰略,北京申奧成功和加入WTO,為經濟發展提供了廣闊空間和巨大商機,帶來投資增長對電力的進一步需求。
④從國內市場消費情況看,公務員和企事業單位增加工資,農村費改稅,住房、汽車和教育等個人消費信貸持續增加,將帶動電力需求進一步增長;
⑤從出口角度看,我國出口對美國市場的依存度大,"9·11"事件后,短期內會使我國的外貿形勢有所惡化,但加入WTO后,外貿環境會發生根本性的改變,從較長的時期來看,進出口對經濟的拉動作用會進一步增強。
⑥按近年電力彈性系數小于1.0的情況看,用電增長速度將低于經濟增長速度。預計2002年我國需電量的增長速度在7%-8%的范圍內,稍低于國民經濟的增長速度,需電量為15800億千瓦時-16000億千瓦時。
三、關于電力體制改革和農村水電體制改革
1、電力體制改革的趨勢應是:政企真正分開,既不能政企不分,更不能以企代政,切實做到產權清晰并多元化。打破"縱橫向一體化"的行業壟斷和區域壟斷,引入競爭,建立制衡機制。保護全社會辦電的積極性,保護發展可再生清潔能源大、中水電和綠色能源小水電的積極性。實行發、輸、配分開,建立科學合理的電價機制。培育和完善統一開放、分層次、多區域、多市場競爭主體、有序競爭的電力市場,為用戶提供質優價廉充足可靠的電力商品和服務??蚣苣J綉牵赫{度中立(歸屬交易中心);輸電共管,集散服務;廠網分開,競價上網;輸配分開,競爭供電;建立監管機構,加強監督管理。
2、汪怒誠部長指出:"從國際上講,是廠網分開、競價上網,解決發電端的改革;輸配分開、競爭供電,解決配電端、售電端的改革。從我國實際出發,電力體制改革先進行發電端的改革,以后再進行配電端、售電端的改革。但改革的步驟這么安排,決不意味當前的改革可以不考慮下一步改革的需要。""現在一些地方以農村電網改造為名,無償平調和上收小電網的做法是錯誤的,這種做法既不利于調動大家發展小水電的積極性,也不符合電力體制改革的方向。"
3、農村水電,姓水,名電,為農。它的屬性是既屬水,又屬電。根據電力工業體制改革的方向和方案,農村水電體制改革的具體走勢是:
(1)有供電區的縣級及其以上的不同法人實體的農村水電企業(獨立配電公司),在自身電力電量平衡的基礎上,按照配電端的改革要求進行改革,包括通過借網過路選擇發電商、供電商和競價上網消化余電,保障向最終用戶更好地供電和服務。要特別重視有調節性能的水電站的開發,努力加強電網建設,轉機建制,加強管理,減人增效,增供擴銷,提高市場競爭能力。
(2)地方獨立配電公司異地開發的電站(廠),通過借網過路由配電公司向本供電區供電,同時競價上網消化余電。
(3)沒有供電區的電站(廠),參加發電端的改革,聯合組建發電公司競價上網,還可以通過借網過路競價取得用戶。要加強技術改造,提高科技含量,增加調枯、調峰能力,轉機建制,加強管理,減人增效,降低成本,提高市場競爭能力。
(4)水利工程綜合利用水電廠(站)原則上參加發電端的改革。結合移民補償形成的供電電網,同時參加配電端的改革和市場競爭。
(5)改革鄉(鎮)電管站管理體制。農村電力集體資產,應認真清理、評估,依法保護;提倡通過界定產權,折價入股,將其與電力公司的供電所、組改革為股份制企業或股份合作制企業。對有電源的鄉(鎮)電網,可鞏固完善原有電力電量交換交易關系;亦可與電力公司或電力公司的供電所、組實行股份制或股份合作制改革。
(6)堅持以市場為取向的改革,實行資產重組、結構調整、制度創新,按照建立現代企業制度的要求和《公司法》的規定,通過參股、控股開發大中型水利水電工程,建立和鞏固省、地級水電產業集團公司,使它真正兼備融資載體、投資主體和開發經營實體功能,構建新的市場主體,并形成農網建設改造、水電農村電氣化建設、小水電代燃燒工程的主要承貸主體和業主;通過政府授權使之行使水利水電國有資產出資人代表的職責,并通過集團公司注入資本金和成員企業出資,形成配電公司、發電企業與省、地水電集團公司之間的資產管理關系,向以資產為紐帶的機制和管理方式轉變;同時參加配電端或發電端的改革和市場競爭。
(7)建立和完善地方獨立配電公司,推進統一開放、分層次、多區域、多市場競爭主體、有序競爭的電力市場的發育,保障配電環節電力營銷的自主權,促進電力市場進一步放開和企業商業化運營。
(8)確??稍偕鍧嵞茉?、綠色能源應占有的市場份額,實行市場準入制、配額制和合理電價,推動大、中、小水電發展。
四、關于電力發展
1、在電力發展上,全國是:調整火電、水電、核電和發電、輸電、配電結構,優化發展火電,積極發展水電,適當發展核電,因地制宜發展風電、光電等新能源。四川應是:積極發展大、中水電,大力發展小水電,重點發展有調蓄能力的大、中、小水電;加快農村與城市電網建設改造,積極推進跨省區和全國高壓輸電網聯網,"消滅"無電鄉、村、戶,提高全省特別是廣大農村用電水平和實?quot;西電東送""川電外送"。
2、周永康書記在四川省委七屆第149次常委會議上指出,水利水電建設要加快,地方的中、小水電只要有業主就要抓緊干。從實踐看,哪年水電建設斷了擋,哪年的經濟上去就難。要把大大小小的電源點建設項目排出來,年年開工一批,年年竣工投產一批。對于民族地區把農網改造與電源點建設結合起來抓,要破這個題。用上了電,民族地區群眾的生活質量就會大大提高,就能讓民族兄弟享受現代文明。民族地區要把路、電、水、廣播和教育五篇文章做好。用上了便宜電,農民就是增了收,就是在享受現代化。要切實解決無電鄉的用電問題,解決了就是讓民族地區人?quot;一步跨千年"。張中偉省長強調,四川的水電建設要實行大、中、小、微一起上。
3、川委發[2001]18號文件提出,到2005年四川發電裝機容量達到2000萬千瓦,其中水電裝機容量達到1300萬千瓦;外送電力250萬千瓦;水電業增加值年均增長11%。到2010年,全省發電裝機達到3000萬千瓦左右;力爭水電裝機容量翻一番,達到2200萬千瓦左右;力爭水電資源開發程度翻一番,達到20%;全社會用電量翻一番,達到1100億千瓦時;全省人均用電量翻一番,達到1200千瓦時;川電外送能力力爭達到800-1000萬千瓦。積極發展超高壓電網,推進與全國聯網,加強四川骨干電網建設,形成暢通開放的輸電網絡,加強城鄉電網建設改造。
4、進入21世紀,人與自然的和諧共處成為人類生活的頭等大事。江澤民主席指出,要促進人與自然的協調與和諧,正確處理經濟發展同人口、資源、環境的關系。朱镕基總理多次講話指出,要大力發展小水電,解決農民燃料和農村能源問題,促進退耕還林和天然林保護,保護生態,改善環境,發展貧困山區、民族地區經濟,增加地方財政收入,增加農民收入,加快脫貧致富,在這方面要給予扶持。溫家寶副總理指出,發展農村水電、建設農村電氣化,是實現農業、農村現代化的重要條件;農村水電要堅持為農業、農村、農民服務的方向,要把農村水電建設同經濟建設、江河治理、生態保護、扶貧開發結合起來,進一步搞好治水辦電,實施小水電代燃料工程,加快農村電網改造,提高農村電氣化水平,為促進農村社會經濟發展做出更大的貢獻。國務院批準"十五"期間全國建設400個水電農村電氣化縣。江澤民主席、朱镕基總理和溫家寶副總理的指示,以及世紀之初400個水電農村電氣化縣建設的啟動,引起全社會對農村水電發展的高度關注,形成了農村水電良好的外部發展環境和內部動力機制,農村水電及電氣化建設實現偉大轉折,迎來了一個嶄新的發展階段。
四川經濟工作會議對開展農村基礎設施建設,突出強調要抓好農村電網建設改造工作,實施新時期水電農村電氣化縣建設,加快"小水電代柴"和解決無電鄉工程的步伐。
到2005年,四川確保建成國務院部署的60個水電農村電氣化縣(力爭達到80個);鄉通電率達到100%,基本"消滅"無電村;新增農村水電裝機150萬千瓦,地方電力裝機累計達到600萬千瓦;在超額完成第一期農網改造任務的基礎上,確保第二期農網改造任務全面超額完成。農村水電供電區人均用電量達到500千瓦時以上,小水電代燃料戶率達到30%,其中甘阿涼三個自治州、雅安地區、大巴山區、川南大山區小水電代燃料戶率達到40%左右,小水電代燃料戶年均使用代燃料電量1000千瓦時以上。到2010年,累計建成113個水電農村電氣化縣;村通電率達到100%,基本"消滅"無電戶;水利系統電力裝機累計達到1000萬千瓦,其中參與川電外送電力250-300萬千瓦。農村水電供電區人均用電量達到1000千瓦時左右,小水電代燃料戶率達到50%,其中退耕還林區、自然保護區、天然林保護區、水土流失重點治理區小水電代燃料戶率達到80%以上,小水電代燃料戶年均使用代燃料電量1500-2000千瓦時。
五、強力的關聯效應,帶來的重大影響和效益
1、大、中、小水電建設和農村、城市電網建設改造,產業關聯度很大,實現投資需求并刺激消費需求,涉及建材、建筑、機電、家電、自控、通信、交通等各個方面,關系社會生產生活,關系治水辦電、扶貧開發、生態環境建設、電氣化建設、經濟建設。對于開拓城鄉市場特別是少、邊、窮地區廣大農村市場,擴大內需,拉動國民經濟發展,推動社會進步,有著重要意義。所以有人講,開發西部就是開發水電。所以周永康書記講,從實踐看,哪年水電建設斷了擋,哪年的經濟上去就難。
2、完成10年電力發展任務(包括農村水電建設,城鄉電網建設改造,水電農村電氣化建設,小水電代燃料和解決無電鄉工程建設等),并帶動機電工業、家用電器工業、建材工業、建筑工業發展,以及促進不影響生態環境、產品有市場的高耗能工業的發展等等,預測所產生的作用和社會效益:
(1)10年消耗水泥500萬噸、鋼材70萬噸;
(2)10年消耗人工1.2億工日,每年可安排4.8萬個勞動就業崗位;
(3)10年機電設備、家用電器及金屬結構購置費1000億元以上;
(4)到2010年,拉動GDP增長1500億元左右;
(5)到2010年,水電業增加值達到440億元;
(6)10年電力經營累計增加增值稅和所得稅140億元;
(7)通過水電農村電氣化建設,10年內全省113個實施縣年增長工業增加值8.5億元,年增長GDP值30余億元,年增加農民人均純收入100-200元;
(8)防洪,灌溉,水土保持,人畜飲水,城鄉供水,生態農業,生態旅游,二、三產業,農業產業化,農村工業化、城鎮化等水平不斷提高。
(9)10年實施小水電代燃料工程后,可長期穩定地解決300萬戶、1200萬人口的常年燒柴問題,年可減少林木砍伐3500萬立方米,減少毀林300萬畝,相當于封山育林1400萬畝,減少水土流失面積4萬平方公里。
(10)2000年全省5萬千瓦以下小水電發電量相當于450萬噸標準煤,減少排放1000萬噸二氧化碳、二氧化硫和其它有害氣體。按照歐美發達國家減少排放1.0噸二氧化碳、二氧化硫等有害氣體,需要投入80美元的標準,齟艘幌釧拇ㄐ∷繅荒昃涂紗叢?億美元的效益,同時減少大量的大氣污染。到2010年其效益效果將增加80%。

責任編輯:電力交易小郭
-
現貨模式下谷電用戶價值再評估
2020-10-10電力現貨市場,電力交易,電力用戶 -
PPT | 高校綜合能源服務有哪些解決方案?
2020-10-09綜合能源服務,清潔供熱,多能互補 -
深度文章 | “十三五”以來電力消費增長原因分析及中長期展望
2020-09-27電力需求,用電量,全社會用電量
-
PPT | 高校綜合能源服務有哪些解決方案?
2020-10-09綜合能源服務,清潔供熱,多能互補 -
深度文章 | “十三五”以來電力消費增長原因分析及中長期展望
2020-09-27電力需求,用電量,全社會用電量 -
我國電力改革涉及的電價問題
-
貴州職稱論文發表選擇泛亞,論文發表有保障
2019-02-20貴州職稱論文發表 -
《電力設備管理》雜志首屆全國電力工業 特約專家征文
2019-01-05電力設備管理雜志 -
國內首座蜂窩型集束煤倉管理創新與實踐
-
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電線電纜制造工國家職業技能標準
-
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變壓器互感器制造工國家職業技能標準
-
《低壓微電網并網一體化裝置技術規范》T/CEC 150
2019-01-02低壓微電網技術規范
-
現貨模式下谷電用戶價值再評估
2020-10-10電力現貨市場,電力交易,電力用戶 -
建議收藏 | 中國電價全景圖
2020-09-16電價,全景圖,電力 -
一張圖讀懂我國銷售電價附加
2020-03-05銷售電價附加
-
電氣工程學科排行榜發布!華北電力大學排名第二
-
國家電網61家單位招聘畢業生
2019-03-12國家電網招聘畢業生 -
《電力設備管理》雜志讀者俱樂部會員招募
2018-10-16電力設備管理雜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