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量配網改革是電改精髓 從投資角度看電力體制改革價值和邏輯
電網改革破堅冰
電網具有自然壟斷屬性,在統購統銷的模式下飽受詬病。新一輪電力體制改革重構電力發電、輸配電、用電模式。在“放開兩頭、管住中間”的改革思路下,電網傳統商業模式被顛覆,從賺取電力購銷價差向收取輸配電費轉變,電網收益將受到約束,現金流收緊;電網定位也從壟斷者向服務者轉變,公用事業、公共服務屬性增強。
基于此,電網公司在本輪改革中的態度也發生重大變化。以國家電網為例,其在2018年工作會議中提出,今年將統籌電力體制改革、國有企業改革和內部管理變革,著力在深化輸配電價改革、加快電力市場建設、推動增量配電業務放開試點、推進混合所有制改革、創新供電服務體系、深化產融結合、剝離企業辦社會職能等方面取得突破性進展。主動服務、積極參與增量配電項目試點,實現試點項目地級以上城市全覆蓋。
從國家電網的資產規模來看,其以輸配電業務為基礎,向電力裝備、節能環保、金融投資、房地產等競爭性領域拓展,打造了一個超過三萬億的資產帝國,是全球最大的公用事業企業和電網企業。
截至2017年12月31日,國家電網資產總額為3.8萬億元,較年初增長11.99%;負債總額為2.2萬億元,較年初增加15.54%;資產負債率57.9%,處于相對較低的水平。2017年國家電網營業總收入為23581億元,較上年同期增加12.56%;凈利潤為671.56億元,較上年同期減少2.23%;歸母凈利潤為644.33億元,較上年同期減少2.67%。測算國家電網2017年凈利潤率2.85%,凈資產收益率4.2%。
與不同行業龍頭公司橫向對比發現,電網公司的盈利能力和資產收益率處于低位。
在國家電網公司的收入結構中,輸配電業務收入占比90%左右,但盈利能力最低,凈利率在2%左右;電力設備、清潔能源及節能板塊是公司盈利能力最強的板塊,如部分配網節能項目凈利潤率在15%以上。
輸配電價的改革動因也源于此,一是解決輸配環節成本不清、效率低的問題,二是解決市場競爭能力不足的問題。輸配電價改革是在啃硬骨頭,決策層和改革實施者在過去三年從局部試點(2014年11月深圳率先試點)起步,完成省內輸配電價的核定,并將電價改革拓展至跨區輸電線路、區域輸配線路、增量配網電價。
2017年6月底全國輸配電價核定完成,全國平均輸配電價比購銷差價每千瓦時減少1分錢,核減32個省級電網準許收入約480億元;2018年2月,發改委調整寧東等跨省區輸電工程電價(部分線路電價有所下降),核定華北、華東、華中、東北、西北區域電網輸電價格(兩部制)。按照計劃,2018年內完成全部跨省跨區專項輸電工程成本監審和輸電價格復核工作。
在輸配電改革的背景下,電網企業有維持高資產規模、高利潤體量的訴求,實現這一目標的出路有兩個:一是做大具有高盈利水平的節能環保等非主業,二是依托輸配主業,轉型為綜合能源服務商。業務范圍拓展至分布式能源服務、售電、智慧車聯網、風光儲一體化、電動汽車充電樁服務、能效監測與診斷、節能和電能替代改造、電力需求響應、儲能、水電氣冷熱等領域。
增量配網改革是電改精髓
增量配網改革是本輪電力體制改革最富有智慧和創意的方案。增量配網改革的高明之處在于,在不調整存量電力市場利益的同時,放開增量配網投資主體、供區范圍,通過增量配網改革倒逼存量電力市場改革,以小博大;增量配網試點項目是一面旗幟,同時兼具電改、混改的雙重屬性,正在沖擊傳統電力市場。
目前,國內增量配電試點項目規模已達291個,第一批105個、第二批89個、第三批97個,項目總量已達291個。三批增量配網試點集中在各地高新技術產業、循環經濟區、生態經濟區、能源產業園區、高端制造工業園區、冶金、化工產業園區等,如天津市天津港保稅區(海港)、河北省沙河通用航空產業園、山西省晉城經濟技術開發區富士康新110kV增量配電業務。從分布區域看,河南、甘肅、陜西、云南、內蒙、江蘇數量居多,國網區域四川、山東數量少。
根據我們調研發現,增量配網試點在落地過程中,存在多方面障礙,主要集中在供區劃分爭議、電網接入障礙、電網公司設置障礙、增量配網價格不明、增量配網市場主體地位不明確、跨區電力輸送難以落地、供區存量資產處置、電網企業參股控股、重資產投資短板、供區用電規模等。主要阻力來自電網企業,地方政府態度搖擺也影響項目落地。
當然,正因為項目阻力大,才更凸顯增量配網的價值。按照是否擁有配網資產、發電資產,售電公司分為發配售一體、發售一體、配售一體、獨立售電公司四種類型,四者市場競爭能力也將梯次遞減。尤其是獨立售電公司在未來市場競爭中生存空間非常有限。
而擁有配網資產的售電公司可以依托配網資產,綁定用戶資源性,其商業模式也以用戶為基礎,在收取配網費、容量電費、高可靠性供電收費等基礎上,依托配網打造集售電服務、研究咨詢、能源運維、節能服務、金融服務、分布式能源服務、配網投資運營于一體的綜合能源服務商。
盡管阻力重重,東北、西北、西南等地區試點改革仍在積極推動。其中,東北以中石油為代表,以大慶油田為起點,依托石油系統布局全國售電,已經成立獨立配售電公司,確定重組、改制和上市三步走戰略。西北地區首張增量配電電力許可證花落陜西銅川礦業所屬配售電公司,其與中石油具有極大相似性:有專業供電運營團隊,擁有完整增量配網資產,有清楚的供電營業區,有龐大的本地用電需求。
西南地區以重慶為代表,以兩江新區為試點推進增量配網改革,重慶是政府通過引入三峽集團作為投資主體,整合本地地方電網資源,打造與國家電網對標的增量配網;三峽集團也有借助改革延長產業鏈的戰略布局。重慶改革推進近兩年時間,為尋求最大公約數,三峽集團與重慶電力公司共同組建配售電公司推進本地改革。

責任編輯:電力交易小郭
-
現貨模式下谷電用戶價值再評估
2020-10-10電力現貨市場,電力交易,電力用戶 -
PPT | 高校綜合能源服務有哪些解決方案?
2020-10-09綜合能源服務,清潔供熱,多能互補 -
深度文章 | “十三五”以來電力消費增長原因分析及中長期展望
2020-09-27電力需求,用電量,全社會用電量
-
PPT | 高校綜合能源服務有哪些解決方案?
2020-10-09綜合能源服務,清潔供熱,多能互補 -
深度文章 | “十三五”以來電力消費增長原因分析及中長期展望
2020-09-27電力需求,用電量,全社會用電量 -
我國電力改革涉及的電價問題
-
貴州職稱論文發表選擇泛亞,論文發表有保障
2019-02-20貴州職稱論文發表 -
《電力設備管理》雜志首屆全國電力工業 特約專家征文
2019-01-05電力設備管理雜志 -
國內首座蜂窩型集束煤倉管理創新與實踐
-
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電線電纜制造工國家職業技能標準
-
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變壓器互感器制造工國家職業技能標準
-
《低壓微電網并網一體化裝置技術規范》T/CEC 150
2019-01-02低壓微電網技術規范
-
現貨模式下谷電用戶價值再評估
2020-10-10電力現貨市場,電力交易,電力用戶 -
建議收藏 | 中國電價全景圖
2020-09-16電價,全景圖,電力 -
一張圖讀懂我國銷售電價附加
2020-03-05銷售電價附加
-
電氣工程學科排行榜發布!華北電力大學排名第二
-
國家電網61家單位招聘畢業生
2019-03-12國家電網招聘畢業生 -
《電力設備管理》雜志讀者俱樂部會員招募
2018-10-16電力設備管理雜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