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互聯網金融發展 促進湖南鄉村振興
導讀
要說中國經濟這艘巨輪這幾年能夠行穩致遠,其中一個重要原因就是在世界科技革命新一輪浪潮中成功掛上了“互聯網+”這個風帆。今年全國兩會期間,李克強總理傳遞了黨和政府深入推進“互聯網+”戰略的堅定決心。
與互聯網產業同樣迅猛發展的是我國的服務業產業——從發達國家發展歷史看,服務業加快發展符合產業成長規律。
如何在湖南這塊互聯網產業快速崛起的沃土上培育出“互聯網+服務業”的亮麗風景?湖南日報特約專家學者、企業家建言獻策。
李明賢
黨的十九大提出的鄉村振興戰略,是在準確認識我國新時代社會主要矛盾發展變化基礎上提出的解決“三農”問題、實現“四化同步”的重大戰略。作為農業大省,湖南近年來農業發展取得了新成就,主要農產品數量居全國前列,農業綜合生產能力不斷提高,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生活消費支出均保持較快增長,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奠定了較好基礎。
實現鄉村振興戰略,保障投入是關鍵,這就需要農村金融發揮動員和優化配置資金的功能。但農業弱質性以及小規模家庭經營導致“三農”貸款規模小、頻率高、周期長,借貸雙方之間信息不對稱,農戶抵押擔保物缺失等,傳統農村金融機構往往對服務“三農”退避三舍,農戶和農村小微經濟主體面臨金融排斥,嚴重制約著鄉村振興目標的實現。
如何有效地將金融資源配置到農業農村,是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必須解決的一個難題。互聯網金融的快速發展,為我們謀求解決“三農”融資難題提供了新思路。與傳統金融相比,互聯網金融具有金融資源獲得性強、交易信息對稱、資源配置去中介化等特點,可成為“三農”金融服務缺口的有效補充。
——擴大金融覆蓋面,打通農村金融服務“最后一公里”。
一方面,互聯網金融通過技術創新、投放電子機具等,可以打破傳統金融受制于物理網點的局限,彌補農村地區金融基礎設施薄弱的不足,使金融服務滲透到任何網絡普及的區域,實現金融資源快速流動,引導資金更多地投向小微企業、“三農”和貧困地區。另一方面,互聯網金融借助互聯網技術、移動通訊技術,可根據不同小微企業和農戶的具體需求為其量身定制、提供更加靈活和個性化的金融產品,提高金融服務的深度。
——緩解信息不對稱,改善金融生態環境。
互聯網金融可利用大數據優勢,通過網絡平臺把握客戶交易及其他信息,并據此建立不同于傳統銀行的客戶信用評級體系,有效識別客戶風險;利用互聯網實現遠程開戶,幫助積累農戶信用數據,改善農村信用環境,夯實農村金融發展基礎。同時,互聯網金融通過推動銀行、互聯網公司、農戶三方共建村級惠農網點,可實現業務線上化、網點輕量化、風控數字化,業務服務易觸達、網點運營低成本和風控更精準,讓普惠金融服務真正惠及“三農”。
——優化金融資源配置,降低交易成本。
互聯網金融體系下,互聯網的開放、共享等特征以及操作流程的網絡化與標準化,使得資金供需雙方可以利用網絡平臺自行完成資金的匹配、定價和交易,減少設置金融物理網點的成本和金融機構的運行成本;通過整合碎片化的需求和發展線上線下業務互動,形成規模優勢,降低金融交易的專業化程度以及小微企業、新型經營主體和農戶辦理業務的時間成本和交易成本。
——破解農村經濟主體融資難、融資貴問題。
互聯網金融采用“互聯網+農業+金融”運作模式,可使金融服務、農業產業與農戶需求深度融合,在擔保方式、審批流程、考核機制等方面加大創新力度,更好地為“三農”提供融資支持;互聯網金融技術支撐下的金融運營模式,可在營銷渠道、信息過濾、風險甄別等方面助力小微主體融資,且具有外部經濟、規模經濟及范圍經濟效應,能有效促進民間金融陽光化、規范化,激發農村金融市場活力,帶動農村產業發展。
——提供多元化金融產品,服務農民美好生活需要。
互聯網金融通過改造升級金融服務的流程、產品、渠道,創新服務方式,可更好滿足農民日益增長的個性化、差異化金融服務需求。特別是在資產管理方面,互聯網金融可通過多樣化的理財產品為農戶提供資產保值增值機會,滿足農民對收益較高且安全的投資產品的渴望,幫助實現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
盡管互聯網金融在服務鄉村振興方面有許多優勢,但充分發揮這些優勢還面臨諸多制約:一是互聯網金融自身發展受限。一方面互聯網金融基礎設施不完善,尤其在一些邊遠貧困地區,互聯網的覆蓋率還比較低,利用互聯網金融支持鄉村振興還力不從心;另一方面互聯網金融對金融消費者設置了初始條件,農戶和小微主體由于受教育程度偏低,金融能力不足,難以理解和使用互聯網金融產品和服務。二是互聯網金融缺乏有效監管。我國的金融監管體系尚未完全覆蓋互聯網金融領域,相關法律法規不健全,導致偶有“互聯網金融平臺跑路”等事件,引發人們對互聯網金融的不信任,不愿或不敢接觸互聯網金融。三是農戶和小微主體的思想行為固化。多數農戶對農村金融物理網點已形成較強依賴,害怕網上理財、手機銀行、網上銀行等新型金融產品不夠安全,對互聯網金融抱有戒備心理。
因此,要更好發揮互聯網金融優勢,促進鄉村振興:一是加大農村電信基礎設施建設,降低網絡服務資費,讓更多農戶觸達互聯網金融。同時加強農村居民金融意識、信用觀念培養,提高其金融素養;二是完善互聯網金融監管及法制建設,積極防范互聯網金融風險和違法犯罪,使廣大群眾更安全便捷地使用互聯網金融;三是加大互聯網金融宣傳力度,普及互聯網金融知識,使廣大農民熟悉互聯網金融產品和服務,并能有效加以利用。

責任編輯:電改觀察員
-
5大重點任務11個重點細分 河北加快構建省級能源大數據中心
-
能源互聯網注入數字經濟新動能 電力大數據實現更多價值
2020-07-21能源互聯網,電力大數據,電力企業 -
中國首個100%利用清潔能源運營的大數據產業園投運
2020-07-21清潔能源,清潔能源消納,青海
-
探索大數據 區塊鏈實現與能源互聯網良好契合
2020-06-09區塊鏈,電力行業,能源互聯網 -
基于區塊鏈的含安全約束分布式電力交易方法
-
區塊鏈在能源交易與協同調度的應用前景:提升電力交易的自由度和實時響應效率
2019-11-04區塊鏈在能源交易與協同
-
5大重點任務11個重點細分 河北加快構建省級能源大數據中心
-
中國首個100%利用清潔能源運營的大數據產業園投運
2020-07-21清潔能源,清潔能源消納,青海 -
大數據產業園四處開花
2019-03-05大數據產業園
-
能源互聯網注入數字經濟新動能 電力大數據實現更多價值
2020-07-21能源互聯網,電力大數據,電力企業 -
全國人大代表、貴州六盤水市市長李剛:借力大數據綜合試驗區 建設六盤水5G示范城
2020-05-27大數據,5G,電力,六盤水,物聯網 -
融媒體平臺建設及縣域融媒體平臺軟件系統
2019-04-03融媒體平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