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智慧城市向創新與轉型進發
近年來,智慧城市建設者們伴隨著探索前進。進入“十二五”中期,智慧城市在經過了底層基礎架構搭建、創建大規模服務平臺體系、勇敢啟用云計算、大數據、物聯網等新一代信息技術之后,智慧城市又會有哪些亮點展現出來?城市之間的競爭是否依然圍繞不同項目為主題展開?產業及經濟投入回報的訴求又將如何推動智慧的車轍?梳理過往的一切,或許對歷史的思考能夠先于時間將答案公之于眾。
新型城鎮化是必然趨勢
早在“十一五”規劃綱中就已經明確“要把城市群作為推進城鎮化的主體形態”,“十二五”規劃再次建議,以大城市為依托,以中小城市為重點,逐步形成輻射作用大的城市群,促進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鎮協調發展。更值得關注的是,國務院總理李克強重點推行的“人”的城鎮化的新型城鎮化。城鎮化從新回到城市發展的視野中心。由此推測,在十八屆三中全會后,新型城鎮化會得到更進一步的部署,新型城鎮化和智慧城市的關系將進一步明確。“以人為本”的智慧城市建設將得到進一步發展。
那么城鎮化對于現代中國來說有哪些積極影響?城鎮化與智慧城市的關系是否如推測的那樣?
這需要從城鎮化的歷史來看,從國際城鎮化的發展進程來看,城鎮化為人的全面發展提供了巨大的潛在機會,包括促進經濟發展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推動公共服務的普及以及提高公共服務質量,推動社會治理的完善,縮小城鄉和地區發展的差距等等。但是這種潛在機會能否轉化為現實,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政府公共政策的導向,以及一個國家的土地政策、經濟發展方式、以及就業、住房、社會保障等公共服務的供給及公平分配等。也就是說,城鎮化想要實現其深層次價值一定程度上還有賴于公共服務和城市建設的基本結構。這后者作為基礎則正是智慧城市建設的目的所在。
此前閉幕的十八屆三中全會發布了《中共中央關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以下簡稱《決定》)再一次印證了之前的推測。 《決定》提出了完善的城鎮化健康發展體制,即堅持走中國特色新型城鎮化道路,推進以人為核心的城鎮化。推動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鎮協調發展、優化城市空間結構和管理格局,增強城市綜合承載能力。城市布局優化中需要增強城市間產業承接和功能對接的能力。新政策更加強調中心城市的輻射、帶動能力及加強大城市周邊城市的產業承接能力以及交通、社保、醫保的對接能力。城市群需要便捷的交通、基礎設施和產業布局,這些都將帶來基礎設施建設需求。
截止2013年,各地開展建設了智慧城市中心等建設的情況屢見不鮮,卻基本還是處于演示和展示階段,缺少相關的標準體系和評價標準。因此,新型城鎮化的發展,將朝著更加規范、更加有序、更加節能、更加環保、更加智能的方向發展,而這正符合智慧城市建設的方向,因此新型城鎮化的建設也就是智慧城市建設過程。
而從行業角度分析,新型城鎮化將通過推進創新城市、綠色城市、智慧城市和人文城市建設,帶來智能交通、智能醫療、智能環保等行業的快速發展。
與傳統的城市化不同,現代的城市化概念,強調人口轉移、職業轉移和產業集中的同時,突出生活方式和都市文明的擴散。而智慧城市的提出,為解決城鎮化過程中遇到的問題,實現經濟社會和城市的可持續發展,提供了一種可能。智慧城市是信息系統的大綜合、大集成,產業鏈覆蓋面廣。智慧城市是城鎮化的重要發展模式,是信息系統的大綜合、大集成和大協同,是實現“集約、智能、綠色、低碳”的新型城鎮化道路的重要舉措。
新型城鎮化將豐富智慧城市的內涵,擴展智慧城市產業、帶動智慧城市的落地。建設智慧城市是推動新型城鎮化、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重要舉措。通過積極開展智慧城市建設,可以提升城市管理能力和服務水平,并促進產業轉型發展。總體而言,智慧城市是將新型城鎮化和信息化相結合的最佳形式。
城市群體力量突顯
2013年6月,新一輪城鎮化規劃進入制定中,而城市群作為未來城鎮化發展的主體形態被賦予更多關注。在新型城鎮化的大背景下,隨著區域經濟體和以地區為單位的城市綜合競爭路線的不斷清晰。重點交通節點城市,區域城市群開始逐漸崛起,城市之間的實力與競爭不再以單打獨斗的方式呈現,轉而向區域間的競爭過渡。
城市群的組合方式一方面整合了中心城市周邊城市的信息、資源,將中心城市的優勢輻射向外;一方面互補式的方式也為能夠為差異化的城市間提供取長補短、借鑒和學習的最佳機會。
以蘇南城市群為例,江蘇省經濟和信息化委、省發展和改革委、省測繪地理信息局日前聯合印發了《關于加快智慧城市建設的實施意見》。江蘇省政府三部門的《實施意見》,明確了加快推進智慧城市建設的主要目標:到2015年,全省基本建成完善的智慧化信息基礎設施,城市運行管理、民生和公共服務基本實現智慧化融合應用,地區信息化發展水平達到0.85以上。蘇南地區率先實現信息化與工業化深度融合發展,初步建成“蘇南智慧城市群”。
仔細閱讀這份《實施意見》發現,蘇南智慧城市群的建成將分別從技術、產業調整、建立新的經濟增長點優化城市公共服務管理等方面提升城市群的綜合能力。
其中實現城市管理和公共服務智慧化應用方面。建成面向市民和企業的公共服務平臺,行政事項在線辦理廣泛推行,行政權力和政務服務事項全面實現網上公開透明運行。物聯網、云計算等新技術廣泛滲透經濟社會各領域。居民充分享受到信息化發展帶來的實惠。建成省、市、縣(區)三級政務信息資源共享交換平臺和動態完善的人口、法人、空間地理、信用等基礎信息資源體系,基礎信息資源實現各部門共享并逐步開放。城市地上三維、地下空間等地理信息豐富,建立智慧城市時空信息數據庫及云平臺。
除此之外,高鐵經濟圈的逐漸繁榮也成為城市群體力量增長的又一極。2013年12月1日,津秦高速鐵路正式開通運營。從此,東北至華北開啟“全高鐵時代”。近年來,高鐵輻射帶動作用強,有“火車一響,黃金萬兩”的說法。隨著各節點城市中高的陸續貫通,把環渤海經濟圈、中原城市群、關中城市群、武漢城市圈、長株潭城市群、長三角經濟圈、珠三角經濟圈等經濟區緊密聯系在一起,有效降低社會時間成本。而津秦高鐵的開通意味著以高鐵為輻射的幾座城市將更緊密地開展城市互動。無論是產業影響還是城市建設都將迎來更具區域規模的群體效益。
技術的回報
縱觀近年來智慧城市建設過程,對技術的應用已經逐漸從思考進入了實戰階段,智慧城市發展的幾大關鍵技術包括:物聯網、云計算、移動互聯網、大數據、新一代地理信息技術(GIS)等。智慧城市涉及的產業鏈比較長,覆蓋面比較廣。與此同時,伴隨智慧城市中項目的應用,技術投入的效果開始逐漸顯露出來。以往人們對云計算、數據中心等大型政府性平臺投入的擔心也開始逐步得以消除。城市已建項目的應用效果以及針對現有效果反饋之后的改造,將更加貼近社會化服務。
新型城鎮化和城市群體的崛起帶來了資源共享的需求,大量數據的匯集要求智慧城市的體現必須有大數據技術的支持,急需成熟的大數據開發應用。大數據已經進入國家戰略部署層面并很快進入到眾多行業。
以交通行業為例,交通運輸部公路科學研究院總工王笑京對于智能交通與大數據間的關系是這樣解讀的:城市交通不可能單純依靠信息技術去解決擁堵問題,例如北京很多路口機動車交通量超過了路口通行能力,擁堵就會成為必然而不是偶然,在基礎設施能力限制下,通過計算機系統控制的信號燈就必然滿足不了車輛通行的要求。但是技術卻能夠通過對數據的收集和計算分析出單位時間內能夠通過的車輛數,從而幫助協調路口的通行情況。他進一步解釋,智能交通技術對于道路交通的疏導和車輛管理的作用,實際上有很大程度上是依賴于對數據的分析得出結論而來的。大數據技術可促進交通管理模式的變革,讓出行方案有據可依,讓車輛管理更具科學型、規劃性。
而在電子政務領域,云計算的作為更為明顯。智慧城市是以多應用、多行業、復雜系統組成的綜合體。多個應用系統之間存在信息共享、交互的需求。各不同的應用系統需要共同抽取數據綜合計算和呈現綜合結果。如此眾多繁復的系統需要多個強大的信息處理中心進行各種信息的處理。
寧波市政務云計算中心項目建設內容主要包括統一的電子政務基礎設施服務平臺,數據架構體系和數據服務樞紐,統一的電子政務業務開發與運行平臺,基礎數據分析展現系統、視頻會議平臺軟件,以及相應的保障體系。寧波政務云計算中心以智慧城市大數據為需求,以解決統一建設和數據高效共享為核心,目標直指電子政務瓶頸問題。同時,寧波市政務云計算中心的建立首先考慮的是如何讓經濟發展更有質量更有活力,讓城市管理服務更有效率,讓居民生活更加美好,這驗證了寧波的思路,也驗證了云計算的作為。
迎接2014,更迭與變化,創新與突破,在城鎮化的大趨勢下,智慧城市建設將更具服務性與實用性。區域化讓城市之間的空間距離變得越來越小,云計算等協同平臺讓不同地區能夠在同一時間共享同樣的數據資源。2014,我們且行且歌。(邢帆)
責任編輯:葉雨田
-
5大重點任務11個重點細分 河北加快構建省級能源大數據中心
-
能源互聯網注入數字經濟新動能 電力大數據實現更多價值
2020-07-21能源互聯網,電力大數據,電力企業 -
中國首個100%利用清潔能源運營的大數據產業園投運
2020-07-21清潔能源,清潔能源消納,青海
-
探索大數據 區塊鏈實現與能源互聯網良好契合
2020-06-09區塊鏈,電力行業,能源互聯網 -
基于區塊鏈的含安全約束分布式電力交易方法
-
區塊鏈在能源交易與協同調度的應用前景:提升電力交易的自由度和實時響應效率
2019-11-04區塊鏈在能源交易與協同
-
5大重點任務11個重點細分 河北加快構建省級能源大數據中心
-
中國首個100%利用清潔能源運營的大數據產業園投運
2020-07-21清潔能源,清潔能源消納,青海 -
大數據產業園四處開花
2019-03-05大數據產業園
-
能源互聯網注入數字經濟新動能 電力大數據實現更多價值
2020-07-21能源互聯網,電力大數據,電力企業 -
全國人大代表、貴州六盤水市市長李剛:借力大數據綜合試驗區 建設六盤水5G示范城
2020-05-27大數據,5G,電力,六盤水,物聯網 -
融媒體平臺建設及縣域融媒體平臺軟件系統
2019-04-03融媒體平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