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智慧城市神經末梢,特斯聯兩年獨角獸速成記
特斯聯是國內領先的城市級智能物聯網平臺公司。 2 017年7月,特斯聯完成5億元A輪融資,該輪融資由中國光大旗下等機構以及其它戰略投資人共同完成,創下了當時國內移動物聯網行業最大融資金額記錄 。
截至今年4月,特斯聯已在北京、上海、重慶、武漢和廣州五地設立公司,規模已達有400余人規模,其中研發團隊近200人;獲得專利授權245項,其中發明專利19項,國外專利5項;并在全國范圍內完成智慧項目超8200個,累計覆蓋物業面積超6.7億平方米,助力近30個省區、70座城市超過千萬級人口暢享智慧生活。
成立僅兩年多,特斯聯究竟有哪些“本事”,能夠在競爭激烈的智慧城市中脫穎而出,迅速在各大城市拓展業務,成為這一領域的“獨角獸”企業?
億歐采訪了特斯聯副總裁、未來城市事業部總經理劉豐。他告訴億歐,智慧城市是一個十分寬泛的概念,如果將“城市”作為最小單元,智慧城市將極難落地。因此特斯聯的“秘訣”是將城市劃分為不同的場景,從建筑、社區等小場景著手,通過打造和連接智慧城市的神經末梢,以點及面構建真正的智慧城市。
“保障社區安全的關鍵,是把人管好”
“社區是智慧城市建設的最小單元,也是城市居民生存和發展的載體。”劉豐告訴億歐,社區雖小,但卻一直是推進智慧城市的難點。流動人口管理、群租房、無證商販、社區民警沉不下社區、融不入網格……這些都是社區管理中存在的痛點。
“保障社區安全的關鍵,就是把人管理好。” 劉豐說。以往社區管理人員大多依靠戶籍管理制度、人口普查制度,以及網格管理方法來解決社區安防的困擾,但這種“挨家挨戶”上門統計傳統的方法效率低下,了解的信息存在一定偏差,且無法準確得知群租人口的流動情況,這讓相關部門在管理中處于被動的位置。
而特斯聯將人工智能、人臉識別技術具體應用到人口管理系統中,幫助基層政府對轄區人口管理實現了質的飛躍。
首先, 特斯聯為社區、單元門安裝上智能門禁管理系統,采用物理隔斷的方式精確掌握社區人員的動態信息 。“以前網格員要挨家挨戶上門統計信息,是很被動的,但是有了門禁系統之后,住戶必須要主動來登記自己的信息。”劉豐說,設置門禁一方面可以將人口普查工作變被動為主動,讓相關部門能夠全面掌握社區人員居住狀況;另一方面,設置門禁能將非小區住戶“拒之門外”,有效防止侵財事件發生。
其次, 在軟件方面,特斯聯采用計算機視覺技術,對社區進行深度布控 。劉豐告訴億歐,采用人臉識別技術,能夠迅速發現未在小區進行信息登記的人員,“當這樣的人多次出現在小區后,系統會記錄這個人,并將結果傳送至公安局做比對,判斷這個人是不是前科或重點人員,從而進行事前防范。”
再次,特斯聯打造的 Darwiot平臺 能夠實現社區管理的數據化和可視化,以高速、可移動化三維GIS模型和BIM模型為基礎的三維空間模型為載體,將社區的資產設備、安防、視頻、人員車輛位置等信息融合在一起,打破管理過程中不同系統之間的信息溝通壁壘,實現綜合信息的準確傳遞,幫助相關部門提高管理和決策效率。
據了解,特斯聯的智慧社區方案已在多地落地實踐并收效顯著,其中一個就是上海田林十二村社區。幾年前,田林十二村小區設施陳舊、夜間通道昏暗、盜竊案件頻繁發生的小區,2014年被列為治安掛牌小區。針對這些痛點,特斯聯將該小區進出閘門安裝門禁及監控探頭,并將數據全部納入信息系統平臺,使人為破壞門禁、入室盜竊、電瓶及車輛被竊現象得到有效控制。從去年10月智慧社區建設工作試點以來,小區至今為止零發案。
此外,特斯聯還為小區內85棟樓的鐵門全部安裝上智能電子門禁系,門禁卡采用實名制登記辦理,業主辦長期卡,租戶辦短期卡,每張門禁卡具體的使用時間、使用人員的個人信息均會在后臺系統顯示,讓管理人員能夠直觀看到小區人員的情況,從而對小區進行管理。
特斯聯的全套解決方案:“硬件+軟件+平臺+服務”
特斯聯的定位是“城市級智能物聯網平臺”,公司有三大業務板塊——“未來建筑”、“未來城市”和“特斯聯金融” ,致力于為市民生活、辦公和城市管理提供“未來系列”多場景解決方案。
智慧社區即是特斯聯“未來城市”業務中的典型代表。基于人防、物防、技防三合一的安防理念,特斯聯為社區提供“硬件+軟件+平臺+服務”全棧產品落地,實現人群動態可視聯動、管控人員動態跟蹤、異常狀態實時報警,極大提升了小區人口管理及安防預警工作效率。
劉豐告訴億歐,“硬件+軟件+平臺+服務”是特斯聯為客戶提供全套解決方案的方式。
在硬件方面 ,特斯聯自主打造了無線智能通行門禁終端TOUCH系列、智能單元門FUTURE系列、FUTURE-RAINBOW系列以及NFC卡、手環等產品。“打造物聯網,感知是第一步。”劉豐說,感知和采集數據需要靠前端產品完成,因此特斯聯推出了多款智能硬件產品。
在軟件方面 ,特斯聯將人臉識別等算法內置在前端的硬件設備中,在前端就能完成人臉建庫、人臉識別等工作。“社區門禁所有人臉識別必須在邊緣完成。”劉豐說,門禁最主要的任務是能夠為住戶“開門”,如果將數據全部傳回云端處理,“通信網絡的壓力太大了。”即使現在的技術能夠做到實時回傳反饋,但如果一旦網絡出現問題,那整個系統都將無法實用。“因此一定要把這些工作放到前端完成。”
在平臺方面 ,特斯聯有兩款云平臺產品: ABAS BI平臺 和 Darwiot平臺 。其中ABAS BI平臺應用于酒店、商場、寫字樓等建筑,Darwiot平臺應用于城市綜合治理、城市智慧化服務等領域。
Darwiot平臺是特斯聯“未來城市”解決方案的核心。 劉豐介紹道,有了前端設備及軟件后,要將這些“點”鏈接起來,智能化地解決一整個社區,甚至街道、區市的安防預警工作,就需要一個能夠繼承算力、算法和大數據的平臺,而特斯聯的Darwiot正是這樣的一個平臺。
據了解,Darwiot不僅是一個融合了人臉識別、語音識別、物聯網、大數據、云計算等復雜技術的平臺,還是一個聚合生態合作的平臺。通過賦能的方式,Darwiot能最大限度地讓平臺聚合的生態合作伙伴的價值實現最大化,并實現技術與數據的無縫接入,快速地將技術應用到現實中去。
在服務方面,“特斯聯的整體解決方案還包含運營的部分,這是很多企業做不到的。”劉豐說,“三分靠建設,七分靠管理。”特斯聯能為客戶提供全生命周期的運營服務,不僅包含線上平臺的維護,還能在線下幫助客戶對設備進行管理,最大限度地免除行業客戶持續運營與維護的資金及人員壓力。
“智慧城市是方向,但不是終極目標”
2011年以來,全國各省市的智慧城市規劃紛紛出臺,政策及資金的支持形成了對智慧城市發展的強大推動力,為我國智慧城市創造了良好的發展環境。前瞻研究院數據顯示,預計2018年我國智慧城市IT投資規模將達4803萬億元,未來5年年均復合增長率約為33.3%,到2021年IT投資規模將超12341萬億元。
在這一背景下,不少企業紛紛開啟了“智慧城市”業務,希望在這日益龐大的市場中分得一杯羹。與火熱的市場行情不同,特斯聯對智慧城市有著冷靜的思考。
“智慧城市是城市未來發展的方向,但不是城市發展的終極目標。” 劉豐說,因此特斯聯的業務板塊名為“未來城市”,而非“智慧城市”。
劉豐告訴億歐,傳統城市經歷了從數字城市再到智慧城市的過程。數字城市應用計算機、互聯網、多媒體等技術,將城市各項信息結合,并儲存于計算機網絡上,形成城市虛擬空間。數字城市的發展積累了大量的基礎和運行數據,為智慧城市的發展奠定了基礎。
有了數據后,如何連接并善用數據就成了新的問題。隨著物聯網、大數據、云計算等新一代信息技術興起,智慧城市建設逐漸成為新的風向標。與數字城市相比,智慧城市更強調從行業分割、相對封閉的信息化架構邁向作為復雜巨系統的開放、整合、協同的城市信息化架構,發揮城市信息化的整體效能。
“但未來城市不僅應該做到信息互聯、實現管理智能化,更應該變得像人一樣協調。”劉豐說,人不需要刻意思考就能完成動胳膊、動腿這些動作,“因為人有大腦,并且各個神經網絡相連,城市也應該如此。”
劉豐認為,人工智能的發展將為智慧城市帶來新的變化,人工智能技術能夠為城市裝上大腦,與物聯網結合后,智慧城市將升級為人工智能城市。在AIoT的大背景下,城市能形成以數據為驅動的決策機制,并根據實時數據和各類型信息,綜合調配和調控公共資源,最終實現自動智能化、達到運作效率的最優化。
“我們的目標就是成為一個更優秀的在物聯網與人工智能領域的獨角獸。” 劉豐告訴億歐,未來特斯聯還將繼續深耕社區和建筑等細分場景,依靠AIoT技術,瞄準城市運營及管理的痛點,為客戶提供更優質的服務。

責任編輯:電改觀察員
-
5大重點任務11個重點細分 河北加快構建省級能源大數據中心
-
能源互聯網注入數字經濟新動能 電力大數據實現更多價值
2020-07-21能源互聯網,電力大數據,電力企業 -
中國首個100%利用清潔能源運營的大數據產業園投運
2020-07-21清潔能源,清潔能源消納,青海
-
探索大數據 區塊鏈實現與能源互聯網良好契合
2020-06-09區塊鏈,電力行業,能源互聯網 -
基于區塊鏈的含安全約束分布式電力交易方法
-
區塊鏈在能源交易與協同調度的應用前景:提升電力交易的自由度和實時響應效率
2019-11-04區塊鏈在能源交易與協同
-
5大重點任務11個重點細分 河北加快構建省級能源大數據中心
-
中國首個100%利用清潔能源運營的大數據產業園投運
2020-07-21清潔能源,清潔能源消納,青海 -
大數據產業園四處開花
2019-03-05大數據產業園
-
能源互聯網注入數字經濟新動能 電力大數據實現更多價值
2020-07-21能源互聯網,電力大數據,電力企業 -
全國人大代表、貴州六盤水市市長李剛:借力大數據綜合試驗區 建設六盤水5G示范城
2020-05-27大數據,5G,電力,六盤水,物聯網 -
融媒體平臺建設及縣域融媒體平臺軟件系統
2019-04-03融媒體平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