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兩度來渝簽約,阿里巴巴深耕重慶打造智慧城市 飛象工業互聯網平臺六月啟用
阿里巴巴中西部區域總部落戶重慶數字經濟產業園。記者 羅斌 攝
2017年8月15日,位于永川區的重慶固高科技長江研究院,技術人員正在測試弧焊機器人性能。記者 蘇思攝(資料圖片)
2018年1月11日,重慶市政府與阿里巴巴集團、螞蟻金服集團簽署戰略合作協議,共同推進大數據智能化創新發展。緊接著,4月9日,市政府再次與阿里巴巴集團、螞蟻金服集團,在大數據智能化應用、科技金融和大數據人才培養等3大領域集中簽訂一批項目的合作協議。
今年來兩度簽約,意味著重慶與阿里巴巴集團、螞蟻金服集團合作不斷深化。重慶日報記者獲悉,當前,阿里巴巴大數據、云計算、物聯網、人工智能等前沿技術,正應用到重慶經濟發展、社會治理、民生服務等領域,助推重慶高質量發展。
工業互聯網讓“大象”飛起來
重慶是工業重鎮,工業企業如何借力大數據智能化,實現轉型升級?
記者獲悉,阿里巴巴集團和南岸區、賽迪研究院合資打造的飛象工業互聯網平臺預計將于6月底交付。依托該平臺,重慶工業企業將形成智能設備互聯、智能計劃排產、智能生產協同、智能質量控制等多方面能力,從而實現向智能化、數字化的轉型。
“‘飛象’寓意著讓重如大象的工業企業重新起飛。平臺將沉淀超過3000個細分工業領域的解決方案,未來將服務4000家重慶企業,助力重慶工業轉型。”阿里云西南總部總經理陳斌介紹,未來,平臺還將打造工業互聯網領域的“重慶標準”和“重慶方案”,并使其成為中國工業轉向“高質量發展”的樣板。
事實上,在重慶,不少領域已經享受到了阿里巴巴智能化大數據的紅利,包括智能網聯汽車、生豬大數據、金融云、新外貿等。
去年年底,重慶玄成進出口公司入駐阿里巴巴新外貿本地化服務中心。這家汽摩配件出口貿易商,雖早早布局跨境電商,但由于互聯網技術、人才的欠缺,線上交易額增長緩慢。
“入駐服務中心后,可以享受人才、培訓、數據運營、軟件、物流、金融、專利等全方位服務。如此前公司有一筆50萬美元的信保訂單,但存在30萬美元的資金缺口,后來通過服務中心背書,免去了支付這筆現金,最近促成了訂單的完成。”公司總經理匡竟華透露,過去公司產品出口額年均約1000萬元左右,而在入駐服務中心后,線上銷售額增長迅猛,如今出口額已增至年均2000萬元左右。
同樣在該服務中心,重慶依燃依格服裝公司則正嘗試從傳統外貿向線上外貿轉型。“以前沒有平臺、人才、技術,如今這些在服務中心都能得到解決。”公司總經理劉啟斌介紹,過去做傳統外貿,中間商太多,利潤只有15%左右,而線上貿易則可直達客戶,利潤高達50%以上。
據介紹,目前該服務中心首批已入駐30余家企業,近期第二批近30家企業也將入駐,預計今年企業總出口額將實現5000萬元。
打造智慧城市解決城市難題
重慶每天有多少輛汽車上路?其中又有多少輛汽車要經過大橋?哪些點位容易出現擁堵?哪些點位容易出現交通亂象?面對這些問題,即便是最權威的交通主管部門,也只能憑借經驗來進行推算。而隨著阿里巴巴宣布在重慶打造基于“城市大腦”的“智能重慶”,這些問題都會得到精確的回答。
“城市大腦”究竟是什么?
“‘城市大腦’可以理解為一座城市的人工智能中樞。”陳斌解答到,其內核主要采用阿里云人工智能技術,可以對整個城市進行全局實時分析,從而自動調配公共資源,修正城市運行中的缺陷,最終進化成為能夠治理城市各項“疑難雜癥”的超級人工智能。
比如在交通領域,“城市大腦”的智能系統,可以將信號燈配時、攝像頭影像、道路通行情況、突發事件報警等信息集納起來,自動分析指導城市的交通并進行調控,以提高交通效率。此前,該系用已在杭州、蘇州等地落地,以杭州為例,“城市大腦”接管了超過100個信號燈路口,試點區域通行時間減少了15%以上。
除打造“智能重慶”,記者獲悉,為支撐重慶大數據智能化發展,阿里巴巴還加快和重慶進行人才培養方面的合作。
目前,合作已取得實質進展。包括阿里巴巴和重慶大學合作,將在重大軟件學院的基礎上,開設重慶大學阿里云大數據學院;與重慶文理學院合作,將開設大數據專業課程;此外,阿里巴巴與浙江大學合作的數據經濟學院,也即將在重慶開設分校。
根據規劃,阿里巴巴3年內在重慶將培養3000名智能產業人才,為重慶“新經濟”發展提供堅實的人力資源支持。
“新零售”推動城市升級
重慶是傳統的商貿都會,以“新零售”助力重慶商貿物流發展,是阿里巴巴在重慶的重要戰略。
今年年內,阿里巴巴“新零售”代表盒馬鮮生將入駐重慶,為重慶消費者帶來新的消費體驗。接下來,阿里巴巴還將在重慶布局銀泰商業等“新零售”業態,同時其旗下口碑平臺也將與更多重慶商家合作,讓線上線下一體化全渠道運營的商業模式在重慶落地生根。
影響我們生活的,還有螞蟻金服在重慶打造“移動支付之城”。
出門不用帶現金,只要帶一部手機,就可以吃飯、看病、坐公交……對重慶市民來說,這樣的生活已成為現實。
在重慶,水、電、燃氣、廣電繳費無需跑腿,直接用支付寶就可以完成繳費。截至目前,支付寶“生活繳費”功能已服務了重慶640萬個家庭。
在重慶,出行也能移動支付,火車站、機場大巴、汽車客運站均已實現支付寶支付。截至目前,重慶接入支付寶的停車場有近550個,今年內,部分停車場有望實現“無感支付”停車,成為真正的“智慧停車場”。
重慶的醫院也積極推進“移動支付“建設,從預約掛號開始,繳費、查報告,通通可以在支付寶上解決。如今,包括西南醫院、新橋醫院、大坪醫院,重醫附屬第一、第二、第三、兒童醫院等10多家醫療機構已接入支付寶未來醫院,平均就醫時間可節省一半。
此外,重慶還是一座誠信城市。數據顯示,重慶芝麻信用用戶共512萬,30萬人次已享受信用住服務(即免押金住酒店),而芝麻信用在重慶金融行業推動授信累計近40億元。
“支付寶‘城市服務’已涵蓋重慶政務、醫療、車主、交通、綜合5大類累計40項服務。接下來,支付寶也將和更多領域合作,讓重慶市民的生活更加便利,讓這座城市更加智能。”螞蟻金服集團重慶負責人說。
重慶大數據智能化應用全國領先
隨著大力實施以大數據智能化為引領的創新驅動發展戰略行動計劃,當前,重慶大數據智能化產業已初具規模。記者4月26日獲悉,通過建設一批大數據智能化應用平臺、實施80個重點大數據智能化應用專項等,我市在政府管理、智能交通、智能物流等領域的大數據智能化應用水平全國領先。
數據顯示,截至目前,全市共有智能產業企業3000戶左右,其中,規模以上企業900戶左右。2017年,全市智能產業實現銷售收入約3500億元,同比增長30%左右,增速快于全市規模工業產值增速20個百分點。
在政府管理、智能交通、智能物流等領域的大數據智能化應用水平上,重慶實現了全國領先。當前,我市已實現政務服務一站式辦理率90%、重點區域智能交通基礎設施覆蓋率90%、重點公共區域視頻聯網率100%,建成200個農業智能化示范點、80家智慧景區、40家智慧醫院、350所智慧學校。
借力大數據智能化,我市傳統產業加速轉型,新興產業不斷涌現。
在傳統產業進行智能化轉型方面,2017年,全市規模工業企業關鍵工序數控化率達49%,數字化研發設計工具普及率達72.3%;我市成為全國首批工業云創新服務試點省市、互聯網與工業融合創新試點省市,全市兩化(信息化和工業化)融合指數達77.3;此外,長安汽車、集創家科技成為國家級制造業與互聯網融合試點示范,隆鑫通用、新標醫療設備、智能水表集團、海王聯控等成為國家級服務型制造示范企業。
新興業態方面,我市大數據、人工智能、機器人、智能網聯汽車、分享經濟、數字內容等不斷涌現。
其中,大數據方面,我市先后引進百度、騰訊和阿里巴巴等重點項目,中國聯通西部數據中心、騰訊云計算數據中心等相繼開工建設、運營,以兩江國際云計算產業園、仙桃大數據谷為代表的產業園區逐漸形成規模。
人工智能方面,在中科云叢、凱澤科技等骨干企業的帶動下,全市35家入統人工智能企業2017全年實現產值近30億元。
機器人方面,我市已初步形成研發、整機制造、系統集成、零部件配套、應用服務全產業體系,并在兩江新區、永川等地布局發展機器人生產基地。
智能網聯汽車方面,我市基本建成汽車后服務、車載終端、智能交通三條全產業鏈,依托“全國車聯網監管與服務公共平臺”和“全國道路貨運車輛公共監管與服務平臺”2個國家級車聯網平臺,以及長安汽車研究院、中國汽研等機構平臺,全市正大力促進智能網聯汽車的規模化應用。
分享經濟方面,我市形成了豬八戒網、盼達用車等一批具有全國影響力的分享經濟業態。其中,豬八戒網估值超過百億,是全國最大的互聯網服務眾包平臺;盼達用車已累計投入電動車輛超過7000臺,新能源汽車運營效率加快提升。
數字內容方面,我市基本形成了數字教育出版、網絡游戲、網絡出版、資源數據庫出版、數字出版內容創意和版權交易等5大產業集群。截至2017年7月,全市共有7家國家級“數字出版轉型示范單位”,網絡出版單位數和數字出版轉型示范單位數位居西部前列。

責任編輯:電改觀察員
-
5大重點任務11個重點細分 河北加快構建省級能源大數據中心
-
能源互聯網注入數字經濟新動能 電力大數據實現更多價值
2020-07-21能源互聯網,電力大數據,電力企業 -
中國首個100%利用清潔能源運營的大數據產業園投運
2020-07-21清潔能源,清潔能源消納,青海
-
探索大數據 區塊鏈實現與能源互聯網良好契合
2020-06-09區塊鏈,電力行業,能源互聯網 -
基于區塊鏈的含安全約束分布式電力交易方法
-
區塊鏈在能源交易與協同調度的應用前景:提升電力交易的自由度和實時響應效率
2019-11-04區塊鏈在能源交易與協同
-
5大重點任務11個重點細分 河北加快構建省級能源大數據中心
-
中國首個100%利用清潔能源運營的大數據產業園投運
2020-07-21清潔能源,清潔能源消納,青海 -
大數據產業園四處開花
2019-03-05大數據產業園
-
能源互聯網注入數字經濟新動能 電力大數據實現更多價值
2020-07-21能源互聯網,電力大數據,電力企業 -
全國人大代表、貴州六盤水市市長李剛:借力大數據綜合試驗區 建設六盤水5G示范城
2020-05-27大數據,5G,電力,六盤水,物聯網 -
融媒體平臺建設及縣域融媒體平臺軟件系統
2019-04-03融媒體平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