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江三角洲國家大數據綜合試驗區建設實施方案
珠江三角洲國家大數據綜合試驗區建設實施方案 為貫徹落實《國家大數據綜合試驗區建設總體方案》和《促進大數據發展行動綱要》,先行先試
珠江三角洲國家大數據綜合試驗區建設實施方案
為貫徹落實《國家大數據綜合試驗區建設總體方案》和《促進大數據發展行動綱要》,先行先試建設珠江三角洲國家大數據綜合試驗區,加快推動我省大數據應用和產業發展,制定本方案。
一、總體要求
(一)建設思路。
深入貫徹實施國家大數據戰略,堅持市場主導、創新驅動和示范帶動,統籌匯集數據資源、促進數據流通,推進數據整合、共享、開放和運用,提升政府治理能力。大力推動大數據創業創新,發展新技術、新產業、新業態和新模式,培育新經濟增長點。以數據流引領技術流、物質流、資金流、人才流,促進經濟結構轉型升級和一體化協調發展,加快建設數據強省,打造具有全球競爭優勢的跨區域類綜合試驗區。
(二)發展目標。
通過3年左右的探索實踐,珠江三角洲國家大數據綜合試驗區開展大數據創新試驗取得顯著成效:大數據資源方面,匯聚政務、社會、行業和企業海量數據資源,數據基礎設施高度集約,數據資源高度共享開放,數據資源權益得到有效保障;大數據應用方面,在社會治理、公共服務及行業發展等領域形成一批大數據創新應用示范,推動社會治理精準化、公共服務均等化,帶動傳統行業商業模式創新、經營管理方式變革,大數據綜合應用居全國領先水平;大數據產業方面,涌現一批大數據新技術、新產品、新標準,基于大數據的創業創新和新興業態蓬勃發展,大數據產業鏈進一步健全,形成大數據產業集聚發展態勢,基本建成輻射帶動效應強、示范引領作用顯著、具備國際競爭力的跨區域類大數據綜合試驗區。
二、重點任務
(一)加強政務數據統籌整合。
推進政務大數據硬件設施、交換流通渠道整合,建設完善政務大數據庫,全面提升政務數據集中度和數據質量,實現政府信息互聯共享,進一步突破政府部門間壁壘,消除信息孤島。
1.整合政務大數據硬件設施。省直各部門不再單獨采購服務器等硬件設施和建設數據中心。實施省級電子政務云平臺擴容工程,建設按需分配、動態擴展、智能管理的省級政務云平臺,為各部門提供多元化的云應用和云服務。建設省政務大數據統一管理及應用平臺,提供平臺級的大數據管理、深度分析挖掘等公共支撐。建設省政務數據中心業務大樓和數據中心基礎設施。實施電子政務外網萬兆骨干網項目,擴容和改造現有政務外網,完善省、市、縣、鎮四級政務外網骨干網絡體系。2020年底前,省級電子政務云平臺滿足未來5年省級業務系統資源需求,省直單位已有信息化系統逐步云化遷移到省級電子政務云平臺;省政務大數據統一管理及應用平臺建成使用;省政務數據中心業務大樓建成使用,提供高效、集約、安全、可靠的電子政務基礎設施與服務。實現省級網絡萬兆互聯、省市之間萬兆互聯、市縣(區)之間千兆互聯、縣鄉(鎮)之間百兆互聯,建成政務外網的備份網和物理隔離域,以及統一的網絡安全防御體系。(省經濟和信息化委、發展改革委、財政廳、代建局,列在首位的為牽頭單位,下同)
2.整合政務大數據交換流通渠道。實施電子政務暢通工程,完善省級政務信息資源共享平臺,拓展省級單位覆蓋范圍,完善省、市、縣三級政務數據交換渠道,建設市級政務信息資源共享平臺并覆蓋到縣級。加快省級政務數據資源數據元標準建設。2018年底前,建成“省市兩級平臺、省市縣三級管理”的政務信息資源共享交換平臺框架體系。(省經濟和信息化委、編辦)
3.整合共享政務數據資源。摸清省政府部門和主要事業單位的各類政務業務信息系統以及市、縣級的政務數據資源情況,建立政務數據資源清單,拓展政務信息資源共享目錄。明確全省各地各部門政務數據的采集范圍和數據治理的標準規范。依托省政務信息資源共享平臺,開展跨區域、跨部門、跨層級的政務數據交換共享,以及數據關聯、比對、清洗等治理工作,加快建設人口、法人、空間地理、宏觀經濟等基礎數據庫,覆蓋政務服務各環節的網上辦事數據庫,以及社會信用、市場監管等政務服務專題數據庫。建立信息資源共享績效評價制度。2020年底前,基本形成省市系統架構統一、各類數據庫聯動、省級數據物理集中、地市數據邏輯集中、全省共建共享的政務大數據庫。(省經濟和信息化委、編辦)
(二)推進數據資源開放利用。
突破政府與社會間的數據壁壘,提升政府數據開放程度和社會化利用水平,鼓勵社會數據和政府數據雙向交流,構建有序的數據應用市場環境。
1.推進政府數據資源開放。完善“開放廣東”全省政府數據統一開放平臺,制定省數據開放行動計劃和政務數據開放目錄,完善政務數據資源標識編碼規范、數據管理規范、數據技術規范以及安全保護準則,推進省直部門依法有計劃、有批次地開放各類政府數據資源,推動各地市依托“開放廣東”平臺開放數據。鼓勵公眾和社會機構對政府開放數據進行創新應用和增值利用。2020年底前,在民生服務等重點領域開放500個以上政府數據集,形成50個以上開放數據應用。(省經濟和信息化委)
2.推進數據資源采集利用。在依法保障數據安全和保護隱私的前提下,鼓勵公眾、企業和社會機構開展數據采集、匯聚和利用,重點對政務數據、公共服務領域數據開展采集、挖掘和整理。推動各級政府部門與企業、社會機構加強合作,促進政務大數據與社會大數據的匯聚融合和關聯分析,通過政府服務外包、社會眾包等方式,委托專業機構開展政府數據分析與應用。2020年底前,基本建立政務大數據與社會大數據匯聚融合機制。(省經濟和信息化委、發展改革委)
(三)開展社會治理大數據應用。
推進大數據在社會治理領域的深入應用,構建精準治理、多方協作的社會治理新模式,實現社會治理的智能化、精準化、協同化。
1.推進市場監管大數據應用。建設完善省、市市場監管信息平臺體系,記錄市場監管全過程,形成完整、準確、動態的市場監管共享數據庫。構建大數據分析監管模型,對市場主體進行信用畫像,構建以企業信用信息公示為基礎、以信用監管為核心的事中事后監管體系,提高對市場主體的風險預判能力、監管效率和服務水平。2020年底前,實現省、市市場監管信息平臺對接,基本建成以信用為核心,政府監管、行業自律、社會監督相結合的新型市場監管體系。(省經濟和信息化委、工商局、質監局、安全監管局、食品藥品監管局)
2.推進環境治理大數據應用。建設環境大數據分析與決策支持平臺,整合全省環境保護相關數據資源,利用衛星遙感、無人機、無人船、物聯網等新技術,對環境質量、污染源、環境監察執法等進行全程監控,開展數據采集、挖掘和分析,為環境質量預測預警、減排政策制訂提供重要支撐。開展“互聯網+環保”行動,開發環境治理智能手機應用程序,提升環保執法精準化水平。2020年底前,建成管理機制完善、標準規范健全的環境大數據分析與決策支持平臺。(省環境保護廳)
3.推進食品藥品安全監管大數據應用。完善“智慧食藥監”平臺,重點建設食品藥品監管數據中心,以及涵蓋日常監管、行政執法、檢驗檢測、食藥追溯、公共服務、監管輔助、應急管理、決策支持等方面的食品藥品監管系統。利用大數據對監管對象的基礎信息和監管、檢驗、溯源、誠信等信息進行分析,實現對食品藥品風險的預警和監控。2020年底前,建成食品藥品監管數據中心,省、市、縣、鎮四級依托“智慧食藥監”平臺,運用大數據開展食品藥品安全監管。(省食品藥品監管局)
4.推進社會信用大數據應用。建設省公共信用信息管理系統,統一社會信用代碼,完善全省統一的信用信息基礎數據庫和“信用廣東網”,推動公共信用數據與市場監管、電子商務、金融服務、通信運營等數據的整合分析,開展地區和行業信用監測預警,建立跨地區、跨部門的信用聯動獎懲機制。利用國家企業信用信息公示系統(廣東)構建企業信用監管體系。鼓勵企業和社會機構運用大數據技術建立市場化的第三方信用信息服務平臺,推動政府部門信用大數據資源依法依規、分層分級向市場化信用服務機構開放。2020年底前,初步實現各級政府、各類信用主體的基礎信用信息共享。(省發展改革委、經濟和信息化委、商務廳、工商局、金融辦、通信管理局、人民銀行廣州分行、廣東銀監局、廣東證監局、廣東保監局)
5.推進治安防控大數據應用。基于大數據技術打造立體化防控體系,建設數據智能感知采集網。開展公安大數據基礎服務及綜合應用,完善公安信息化標準體系,總結一批面向實戰的大數據模型并推廣應用。提升視頻智能化處理分析能力,為案件偵破提供精準線索,為維穩預警、預判和預防提供決策輔助。2020年底前,基本形成基于大數據技術的立體化防控體系,數據共享服務、視頻智能化處理分析及公安業務協同水平大幅提升。(省公安廳)
6.推進宏觀調控大數據應用。建設省企業情況綜合平臺、省經濟形勢預測分析數據庫,開展企業數據資源綜合利用試點,建立基于大數據算法的省制造業分析評價指標體系,編制落后和過剩產能、梯度轉移、重點轉型升級、高增長等產業目錄,支撐經濟運行動態監測分析和產業安全預測預警。2020年底前,省企業情況綜合平臺、省經濟形勢預測分析數據庫成為重要基礎經濟數據庫,建立完善的省制造業分析評價指標體系。(省經濟和信息化委)
(四)開展公共服務大數據應用。
推進大數據在公共服務領域的深入應用,構建以人為本、惠及全民的公共服務新模式,降低服務成本、提升服務水平,促進公共服務均等化、個性化、精準化。
1.推進政務服務大數據應用。進一步完善省網上辦事大廳,融合利用政府和社會數據支撐網上辦事,促進流程優化、材料精簡,創新“一號申辦”、“協同聯辦”、“即辦件自動辦”等網上便民服務。推廣省網上辦事大廳手機版、企業專屬網頁和市民個人網頁,分析辦事人特征、辦事歷史、事項關聯等數據規律,預判辦事需求,促進政務服務智慧化。2020年底前,建成覆蓋全省的省級統籌、部門協同、一網辦理的網上辦事大數據應用體系。(省經濟和信息化委、信息中心)
2.推進社保就業大數據應用。構建人社綜合大數據平臺,提供全民參保精準識別、高校畢業生就業精準扶持等主動服務。建設以大數據為基礎的監管監控平臺,推進社保基金智能監管、醫保智能審核、就業專項資金智能監管和勞動用工智能監管。利用大數據技術開展政策仿真設計和試驗,對社會保險、就業形勢、人力資源市場供求狀況、職業發展、薪資待遇等進行分析研判。2020年底前,各級人社部門數據資源100%匯聚整合,與人口、地理、健康醫療、社會救助、稅務等領域數據融合應用,建成人社綜合大數據平臺。(省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廳、民政廳、公安廳、國土資源廳、衛生計生委、地稅局、國稅局、廣東保監局)
3.推進健康醫療大數據應用。建設健康醫療大數據平臺和大數據應用標準體系,建立健全全員人口、電子健康檔案、電子病歷等數據庫,打造覆蓋公共衛生、醫療服務、醫療保障、藥品供應、計劃生育和綜合管理的全民健康大數據應用體系,推進分級診療和精準醫療,引導醫療衛生優質資源向基層下沉。2020年底前,實現健康醫療數據與人口、法人、空間地理、環境等數據共享,醫療、醫藥、醫保和健康等領域數據融合應用成效明顯。(省衛生計生委、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廳、食品藥品監管局、廣東保監局)
4.推進農業氣象大數據應用。建立全省統一的“三農”大數據管理中心、農業農村大數據中心,推動農業大數據在行政管理、生產經營、資源環境、技術服務等方面的應用。搭建氣象大數據平臺,建立公共安全氣象服務系統,實現對重大氣象災害信息的智能研判、靶向推送;建設重點行業氣象服務系統,強化氣象大數據在防災減災、農業生產、交通運輸、旅游建筑、保險服務等領域的應用;建立民生氣象普惠服務系統,為公眾提供個性化互動氣象服務。2020年底前,建成氣象大數據平臺以及公共安全氣象、重點行業氣象和民生氣象普惠服務系統。(省農業廳、氣象局、交通運輸廳、住房城鄉建設廳、商務廳、旅游局、“三防”辦、廣東保監局)
5.推進農村精準扶貧大數據應用。充分運用大數據技術手段和視頻、圖片等形式,對精準扶貧檔案實施準確、動態管理。發揮扶貧工作組作用,在摸清低收入群體底數基礎上,整合利用民政、人社、衛生計生、殘聯等部門信息資源,加快構建全面覆蓋農村低收入群體的大數據庫,為精準扶貧提供數據支撐。2020年底前,建成全面覆蓋農村低收入群體的大數據庫,建立農村低收入群體社會保障體系,對無法依靠產業扶持和就業幫助脫貧的家庭實行政策性保障托底。(省委農辦(扶貧辦)、省經濟和信息化委、民政廳、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廳、衛生計生委、殘聯)
6.推進教育文化大數據應用。完善教育管理和教育資源公共服務平臺,開發建設基于大數據的教育管理信息系統和教學應用系統,實現各類教育數據的匯聚共享。構建文化傳播大數據綜合服務平臺,推進版權、新媒體、廣播影視等文化產業大數據整合應用。2020年底前,建成基于大數據的教育管理信息系統和教學應用系統,以及文化傳播大數據綜合服務平臺。(省教育廳、文化廳、新聞出版廣電局)
7.推進交通旅游大數據應用。建設綜合交通運輸大數據中心,推進交通、旅游、公安、氣象、環保、通信等部門數據融合,通過物聯網、智能感知、大數據等技術加強對交通運輸、旅游出行等信息的采集、整理、分析和應用。開發“廣東交通”智能手機應用軟件,為公眾提供交通資訊、政務公告等公共服務。2020年底前,珠江三角洲地區實現對80%交通基礎設施的智能感知覆蓋,基本建成綜合交通運輸大數據中心。(省交通運輸廳、旅游局、發展改革委、公安廳、環境保護廳、氣象局、通信管理局)
8.推進住房城鄉建設大數據應用。以城鄉空間信息為基礎,整合全省城鄉規劃成果數據、建設工程項目綜合管理數據、住房信息數據、住房公積金管理數據、城鄉基礎設施數據、工程質量安全監管數據、城市管理和行政執法監察數據,以及住房城鄉建設領域企業資質、個人執業資格等信息數據資源,構建住房城鄉建設領域大數據庫,為全省住房城鄉建設領域實現精細化、智能化管理提供支撐。2020年底前,基本實現省市數據資源集中,初步建成智慧城鄉空間信息服務平臺。(省住房城鄉建設廳)
(五)開展行業大數據應用。
發揮企業主體作用,引導推動大數據在重點行業領域的深入應用,促進大數據與各行業領域融合發展,培育大數據新業態、新模式。
1.推進重點行業大數據應用。推進電信、能源、金融、商貿等行業領域數據資源的采集、整合、共享和利用,加速傳統行業經營管理方式變革、服務模式和商業模式創新以及產業價值鏈體系重構。促進重點行業數據中心綠色發展,提升數據中心能源使用效率。2020年底前,大數據在重點行業的應用取得明顯效果,重點行業領域綠色數據中心試點順利推進,形成全國大數據行業應用的試點示范。(省經濟和信息化委、發展改革委、商務廳、金融辦)
2.促進跨行業大數據融合創新。支持電信、金融、交通、互聯網、醫療健康等信息化基礎條件較好的領域率先開展跨領域、跨行業的大數據應用,支持企業利用政府和公共服務領域開放的數據開發新應用、新服務,重點培育互聯網金融、車聯網、智慧醫療、智慧物流、分享經濟、第三方數據服務等大數據應用新業態、新模式。支持大數據企業與傳統行業加強技術和資源對接,探索多元化合作運營模式,推動大數據融合應用。2020年底前,初步形成大數據融合創新生態圈。(省經濟和信息化委、發展改革委、交通運輸廳、商務廳、衛生計生委、金融辦、人民銀行廣州分行、廣東銀監局、廣東證監局、廣東保監局)
(六)開展制造業大數據應用。
以智能制造為主攻方向,引導推動制造業大數據在產品全生命周期和全產業鏈的應用,促進制造業大數據、工業核心軟件、工業云和智能服務平臺、工業互聯網協同發展,培育“數據驅動”的制造新模式。
1.夯實制造業大數據基礎。建設面向智能制造單元、智能工廠及物聯網應用的低延時、高可靠、廣覆蓋的工業互聯網,加快工業傳感器、射頻識別(RFID)、光通信器件等數據采集設備的部署和應用,推動工業控制系統升級改造,匯聚傳感、控制、管理、運營等多源數據,提升產品、裝備、企業的網絡化、數字化和智能化水平。2020年底前,自動控制與感知、工業核心軟件、工業云和大數據平臺及工業互聯網發展處于國內領先水平。(省經濟和信息化委、發展改革委)
2.開展制造業大數據應用示范。支持制造業企業整合各環節數據資源,開展基于大數據應用的創新業務,重點圍繞智能化制造、網絡化協同、個性化定制、服務化轉型等制造業大數據應用場景,建設試點示范項目并組織推廣,培育一批“數據工廠”,帶動大數據在研發設計、生產制造、經營管理、市場服務、設備增值服務等產業鏈全流程的應用。2020年底前,建成一批引領全國的制造業大數據“燈塔式”試點示范項目,以及基于工業互聯的超高速無線局域網產業化示范項目。(省經濟和信息化委、發展改革委)
3.建設制造業大數據平臺。在電子信息、智能裝備、汽車制造等優勢制造業領域,支持制造業龍頭企業建設面向產業鏈企業、高校及科研院所、社會創客的“雙創”平臺。支持行業龍頭企業聯合產業鏈企業,建設制造業公共服務大數據平臺,整合全產業鏈企業的生產設備、產品、運營等數據,推動產業鏈協同發展。2020年底前,建成10個左右“雙創”平臺示范項目、10個左右制造業細分行業領域的公共服務大數據平臺。(省經濟和信息化委、發展改革委、科技廳)
(七)開展創業創新大數據應用。
發展大數據眾創空間,開放大數據平臺能力,鼓勵企業應用大數據開展創業創新活動,積極培育大數據應用新業態。
1.發展大數據眾創空間。鼓勵大數據、互聯網、電子商務龍頭企業和基礎電信企業開放數據資源,建設面向大數據創客的眾創空間和公共開發平臺,開展數據整理、挖掘、分析和應用等方面的技術研發,培育一批大數據創新型中小微企業。支持國家級、省級“雙創”示范基地和“雙創”空間建設大數據創業創新孵化平臺。2020年底前,建成10個左右大數據眾創空間,在孵創客和中小微企業數達500家以上。(省科技廳、經濟和信息化委、發展改革委)
2.推進大數據平臺能力開放。依托政府數據開放平臺開放公共數據資源和應用接口,推動國家超級計算廣州中心、深圳中心開放高性能計算能力和云平臺能力,鼓勵互聯網龍頭企業、基礎電信企業向創業者和中小微企業開放數據資源、云平臺和計算能力。建立大數據創新資源試驗床,為科研機構和企業開展基于大數據的創新應用提供數據資源。2020年底前,形成3個左右帶動效果顯著的大數據平臺能力開放試點示范,催生形成一批新興業態企業。(省經濟和信息化委、科技廳)
3.開展大數據創業創新活動。利用公共服務領域的數據資源,與龍頭企業合作組織開展大數據創業創新競賽,激發企業創業創新活力。支持互聯網企業、基礎電信企業、行業龍頭企業依托大數據眾創空間等平臺,開展大數據創業創新大賽,遴選和培育一批優質大數據項目。2020年底前,打造1-2個大數據創業創新活動品牌,大數據創業創新環境進一步優化。(省經濟和信息化委)
(八)促進大數據產業發展。
加強大數據技術創新和產業化,積極培育大數據骨干企業,布局建設大數據重點項目和大數據產業園區,加快構建完善的大數據產業鏈,打造具備全球競爭優勢的大數據產業發展集聚區。
1.推進大數據社會化應用。發揮大型互聯網企業和基礎電信企業的技術、資源優勢,按照合理布局、綠色節能、集約化原則建設企業數據中心,支持騰訊云數據中心、中國電信“亞太信息引擎”、聯通華南云數據中心(東莞松山湖)、世紀互聯云數據中心、廣播電視網絡數據中心等大型綜合數據中心建設,推動成為國家綠色數據中心試點。加強政務數據平臺與企業數據中心及行業大數據平臺的協同對接,開展面向企業、公眾的數據服務,滿足企業生產經營和公眾生活需求。2020年底前,大數據基礎設施逐步實現開放共享,企業及社會組織廣泛開展大數據社會化應用。(省經濟和信息化委、科技廳、通信管理局)
2.加快大數據技術創新和產業化。實施“云計算與大數據管理技術”重大科技專項,加強數據采集、存儲、整理、分析、發掘、展現、應用等領域技術和軟硬件產品的研發及產業化。重點突破深度學習、類腦計算、認知計算、區塊鏈、虛擬現實等前沿關鍵技術,發展與重點行業領域業務流程及數據應用需求深度融合的大數據解決方案。實施“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廣東省人民政府大數據科學研究中心項目”,圍繞智慧城市建設開展智慧交通、地質環境、智慧防災、智慧金融、智慧教育等領域的基礎研究和關鍵技術攻關。2020年底前,大數據關鍵共性技術取得重大突破,形成一批具有國際競爭力的大數據軟硬件產品。(省科技廳、發展改革委、經濟和信息化委)
3.推進大數據產業集聚發展。分批建設大數據產業園,重點推進廣州開發區大數據產業園、深汕特別合作區大數據產業園、廣東福能大數據產業園、中山美居智能制造大數據產業園、江門“珠西數谷”大數據產業園、肇慶大數據云服務產業園、云浮云計算大數據產業園(云谷)等園區建設。遴選3-5個基礎條件好的地市開展省級大數據綜合試驗區建設。支持廣州南沙、深圳前海、珠海橫琴、深汕特別合作區建設面向港澳和國際的大數據服務區。2020年底前,建成20個左右大數據產業園,爭創3-4個國家級大數據產業園。(省經濟和信息化委、發展改革委)
4.引進大數據重點企業和重大項目。引進培育一批具有核心競爭力的大數據骨干企業和龍頭企業。鼓勵各地市圍繞研發設計、終端制造、平臺構建、應用服務等大數據產業鏈關鍵環節,瞄準國內外大數據龍頭企業開展精準招商,集中資源引進大數據龍頭項目。2020年底前,引進和培育6家左右大數據龍頭企業,150家左右大數據服務、產品制造和應用骨干企業。(省經濟和信息化委、發展改革委)
5.建立健全大數據產業公共服務支撐體系。加快建設中山大學、華南理工大學等國家大數據重點實驗室和國家信息中心深圳大數據研究院。積極推進省大數據重點實驗室發展成為國家級大數據重點實驗室。進一步提升國家超級計算廣州中心、深圳中心大數據應用服務水平。支持省、市大數據產業及技術等創新聯盟搭建產學研協同創新平臺。2020年底前,培育1-2家國家級大數據重點實驗室,初步建立比較完善的大數據產業公共服務支撐體系。(省經濟和信息化委、發展改革委、科技廳、通信管理局)
(九)促進大數據要素流通。
統籌推進大數據交易平臺建設,培育規范有序的大數據要素流通交易市場,形成大數據流通、開發、應用的完整產業鏈和生態鏈。
1.建設大數據交易流通試點。依托省產權交易集團建設省大數據交易中心,探索建立大數據交易主體、交易平臺、交易模式方面的規則制度,形成大數據交易流通機制和規范程序。在廣州、深圳開展大數據市場交易標準試點。探索數據資產證券化,推動從數據資產到數據貨幣或有價證券的轉化。2020年底前,省大數據交易中心成為華南地區重要的數據交易服務平臺。(省經濟和信息化委、金融辦)
2.建立大數據標準體系。研究建立大數據產業標準體系和統計指標體系,在重點行業推進大數據采集、管理、共享、交易等標準規范的制定實施。統一政務數據編碼、格式標準、交換接口規范,研究制定一批基礎共性、重點應用和關鍵技術標準。2020年底前,初步建立大數據地方和行業標準體系。(省經濟和信息化委、質監局、統計局、法制辦)
三、保障措施
(一)加強組織領導。
在省信息化工作領導小組框架下,建立健全省大數據發展部門間聯席會議制度,加強對試驗區建設及全省大數據工作的統籌協調。各地、各有關部門要統一思想、提高認識,將試驗區建設納入本地區、本單位總體工作部署,制定具體工作方案并組織實施。珠三角各市要結合實際,積極創建各具特色和優勢的省級大數據綜合試驗區。各地、各有關部門推進試驗區建設進展情況,于每年12月底前報送省大數據管理局,由該局匯總上報省政府。(省經濟和信息化委、各有關部門,各地級以上市人民政府)
(二)優化政策環境。
統籌用好省級工業和信息化專項資金,支持試驗區及示范應用項目建設。發揮政府投資基金作用,引導社會資本設立大數據產業發展基金,對大數據行業開展股權投資、創新投資,滿足大數據企業發展需求及重大應用示范和產業化項目建設需求。對符合條件的大數據骨干企業、大數據產業園給予大型骨干企業、省產業轉移工業園相關政策支持。(省財政廳、經濟和信息化委)
(三)健全市場機制。
充分發揮市場主體作用,加快建立市場化的數據應用機制,積極營造統一開放、競爭有序的大數據市場環境。研究制定省大數據應用管理條例,圍繞大數據安全、數據資源開發利用等關鍵環節,推動制定數據公開、數據安全、數據資產保護等地方性法規。規范數據資源交易和流通,建立數據流引領其他要素跨區域、跨行業流通的良好機制。支持社會資本參與大數據公共服務體系建設,培育大數據應用市場。(省經濟和信息化委、發展改革委、法制辦、網信辦)
(四)強化安全保障。
研究推動網上信息保護立法工作,探索建立政府信息采集和管控、敏感數據管理、數據交換、個人隱私保護等領域的大數據安全保障機制。明確大數據采集、使用、開放等環節涉及信息安全的范圍、要求和責任,形成記錄并歸檔,確保國家利益、社會安全、商業秘密、個人隱私等信息不受侵犯。(省經濟和信息化委、法制辦、網信辦)
(五)引進培育人才。
支持在粵高校設立數據科學和數據工程相關專業,建立培養大數據領域專業型人才和跨界復合型人才機制,培養數據分析師、數據咨詢師等專門人才。支持高校與企業聯合建立大數據教學實踐和實習培訓基地,加強大數據人才職業實踐技能培養。鼓勵企業開展在職人員大數據技能培訓,培育大數據技術和應用創新型人才。引進和培養大數據領域高端領軍人才和創新科研團隊,吸引海外大數據高層次人才到我省就業、創業。(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教育廳、科技廳)
(六)提升服務水平。
充分尊重企業和企業家的地位和作用,大力提升服務質量和水平,細化、量化政策措施,制定相關配套政策,切實解決企業發展中遇到的困難和問題,創造良好營商環境。每年舉辦大數據應用及產業發展大型活動,成立廣東省大數據產業聯盟,為企業搭建交流合作和展示平臺。(省經濟和信息化委、發展改革委、科技廳、商務廳)
責任編輯:葉雨田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
我要收藏
個贊
-
5大重點任務11個重點細分 河北加快構建省級能源大數據中心
-
能源互聯網注入數字經濟新動能 電力大數據實現更多價值
2020-07-21能源互聯網,電力大數據,電力企業 -
中國首個100%利用清潔能源運營的大數據產業園投運
2020-07-21清潔能源,清潔能源消納,青海
-
探索大數據 區塊鏈實現與能源互聯網良好契合
2020-06-09區塊鏈,電力行業,能源互聯網 -
基于區塊鏈的含安全約束分布式電力交易方法
-
區塊鏈在能源交易與協同調度的應用前景:提升電力交易的自由度和實時響應效率
2019-11-04區塊鏈在能源交易與協同
-
5大重點任務11個重點細分 河北加快構建省級能源大數據中心
-
中國首個100%利用清潔能源運營的大數據產業園投運
2020-07-21清潔能源,清潔能源消納,青海 -
大數據產業園四處開花
2019-03-05大數據產業園
-
能源互聯網注入數字經濟新動能 電力大數據實現更多價值
2020-07-21能源互聯網,電力大數據,電力企業 -
全國人大代表、貴州六盤水市市長李剛:借力大數據綜合試驗區 建設六盤水5G示范城
2020-05-27大數據,5G,電力,六盤水,物聯網 -
融媒體平臺建設及縣域融媒體平臺軟件系統
2019-04-03融媒體平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