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ken資本論第3期】趙大偉:傳統企業擁抱區塊鏈通證經濟的正確姿勢與可行路徑
時間:7月11日 20:00
地點:TokenX社區各區塊微信群同步直播
精彩觀點導讀:
1、區塊鏈技術的使命就是推動人類大規模的群體協作。
2、傳統企業擁抱區塊鏈的關鍵在于區塊鏈模式變革。
3、Token是價值互聯網的價值載體,也是大規模群體協作的激勵媒介。
4、Token經濟是基于Token的價值互聯網和基于Token的分布式協作組織。
5、基于Token 的分布式協作組織——BTC組織的四大特征是去中介、社區化、C2B及價值共享。
6、傳統的企業組織轉型升級的一個新方向就是打造BTC組織。
7、傳統組織擁抱通證經濟的三大要點:通證的三種屬性必須解耦,社群共識必須要分層設計,要打造產業新城而不是舊城改造。
8、傳統組織“幣改”要規避五大誤區。
9、傳統組織“幣改”的認知升級是通過區塊鏈技術實現可信,通過通證經濟實現去中介和激勵,通過社區協作實現共贏。
10、傳統組織“幣改”關鍵要做到打造公開可信的產業公共賬本,設計去中介的產業共贏的組織系統,打造用戶驅動的價值創造機制和智能化的產業協作網絡。
通證經濟的話題我已經在社區里分享過幾次,但是還有很多成員不太了解通證和通證經濟。在區塊鏈的圈子里,像Fcoin的案例,它通過15天的時間就完成逆襲,成為宇宙交易量最大的交易所,這就是發揮了通證經濟的威力。通證經濟的潛在價值我們都有感覺,但是可能很多小伙伴還不太了解,所以今天前半部分還是再分享下通證經濟的基礎科普。
01
區塊鏈技術的使命是推動人類大規模的群體協作
區塊鏈技術的本質一句話概括就是分布式記賬,最早的記賬方式是流水記賬,記錄每天的流水,后來發展到復式記賬,記錄資產和負債。流水記賬的方式,難以看清資產全貌,看不到哪些是資產哪些是負債,容易造成資產負債率高,一旦發生什么危險就會陷入困境。復式記賬是私賬,每個組織或者企業各自記賬。今天用區塊鏈技術記賬,它是一種第三方記賬方式,和別人共享一個底層的賬本,這個共享賬本,只要有權限都可以看到,也是一個全息賬本,它可以展示財務數據和交易數據,信息相對豐富。
那么分布式記賬和傳統復式記賬有什么區別呢?傳統的賬本是一個私帳,每個組織的賬目不對外公開,分布式記賬是一個公帳,所有人都共用同一個賬本,此時彼此之間難以欺騙,就能夠形成有效信任,所以說它是一種機器信任技術,通過機器記賬、公開記賬,分布式賬本的記賬方式,讓陌生人之間能夠信任。
區塊鏈技術的使命就是推動人類大規模的群體協作。人類大規模群體協作,除了要充分的共享信息之外,另外一個就是彼此要充分地去信任。在現有的環境之下,陌生人之間是很難去達成信任,我不敢提前把錢給到你,就意味著這個我們之間的這個協作還需要很多的環節才能夠展開。
區塊鏈技術通過分布式賬本、智能合約這樣的方式,降低了陌生人之間的信任成本,這是它推動人類去群體協作的一個方面;另一方面,區塊鏈技術引入了通證,也就是token,我們翻譯成通證,讓每個創造價值的人都通過通證去分享價值,能夠提高每個參與的人的動力,所以區塊鏈技術推動人類群體協作總結為兩個方面,一方面是降低信任成本,一方面提高參與動力。
02
傳統企業擁抱區塊鏈的關鍵在于區塊鏈模式變革
傳統企業擁抱區塊鏈從哪些維度去展開呢?跟當年的傳統企業做互聯網+是一樣的:互聯網技術和互聯網的模式和互聯網的思維。套用在區塊鏈里面也是類似的:區塊鏈技術、區塊鏈模式和區塊鏈思維。
區塊鏈首先是一種技術,分布式的記賬,加密的,不可篡改的。應用在產業當中也有一定的應用空間,比如說保密等等,但如果把區塊鏈的價值局限在技術維度,區塊鏈的意義就不大了,關鍵是在模式維度。
今天重點講模式維度,也就是區塊鏈如何重塑傳統的生產關系。
03
Token是價值互聯網的價值載體,也是大規模群體協作的激勵媒介
引入通證這個詞,而沒有翻譯成代幣,意思就是通證是一種加密的、可流通的、數字化的權益證明,是價值互聯網的價值載體,也是大規模群體協作的激勵媒介。
所謂通證作為一種價值載體,那就意味著有多少價值,就有多少種通證,什么樣的價值都可以映射成對應的通證,比如說原來的股權、債券、票據等資產,都可以用通證化的方式表達。
第二,通證是一種激勵媒介。以前員工、合作伙伴等的激勵,通過薪資、現金、股權等體現。通證是一種新型的激勵媒介,每個持有通證的人,會因為他的貢獻得到通證,也可以經濟體成長而分享到通證的升值。
一些人講到無幣區塊鏈,也就是沒有token的區塊鏈,這個我不認同,如果沒有token,價值互聯網的價值就沒法高效的流轉,那么大規模群體協作也就沒有一個有效的激勵方式,所謂的區塊鏈去賦能生產關系的改造就沒有依托,區塊鏈一定要結合通證,我們認為通證第一,區塊鏈第二。
04
Token經濟:基于Token的價值互聯網和基于Token的分布式協作組織
把通證用起來的經濟就叫通證經濟,國外翻譯token economy,它也指向了兩個方向,一是基于token的價值互聯網,另一個就是基于token的分布式協作組織。一個是在金融維度,一個是在組織維度。區塊鏈重塑生產關系革命或者生產關系革命,體現在具象的形態上來講一個是金融形態,一個是組織形態。
基于token的價值互聯網,在沒有通證時代,價值也是不斷在流轉,比如說通過現金、轉賬等,去做對應的價值流轉,通證所帶來的這個價值流轉和價值互聯網,關鍵意義在哪兒呢?
我認為通證是資產證券化的高階版本,核心能力就在于它的流動能力。資產證券化在傳統金融領域經常使用,比如萬達、蘇寧將旗下的門店租金作為預期收入,然后打包分拆再發行出去,讓更多人去買得到這種資產,這個本質上就是資產證券化,讓資產流動起來,只不過傳統的發行渠道和方式會受到一定的限制,最終資產證券化沒有更好的去普及開來。
通證就不一樣,是發生在通證世界的一個價值媒介,在技術維度上可以被無限的分割,高效的點對點的去流轉,它比原來的方式是高效,是資產證券化的高階版本,叫資產貨幣化。
回顧貨幣的演變歷史,最早是以物易物,不太方便,就需要一般等價物,一般等價物如黃金白銀是實物形態,不便攜帶。到后面造紙術,科技發達,紙幣替代傳統的實物貨幣,進入現代貨幣體系。因紙幣體系的局限性,所以才有中本聰去做比特幣,才有區塊鏈,紙幣有什么弊端?
中本聰設計比特幣的初衷,就是在2008年金融危機之后,思考為什么人類會面臨這種周期性的經濟危機,很關鍵的問題在于貨幣發行體系,是依托于國家的央行去主導的壟斷的發行模式,是一種依托于政府信用背書的不斷印鈔的模式,經常會發生貨幣超發的情況。貨幣超發往往都是大眾買單,所以是不公平的,也是低效的。
這會出現兩個典型弊端:一個是通貨膨脹,貨幣超發,資產都相對縮水,第二是貨幣發行權被壟斷在這個少數的銀行體系里,也是不公平的。如果發行貨幣成為大眾的一種權利的話,很可能原來傳統紙幣體系帶來的弊端就會被解決。比特幣并沒有完成它的歷史使命,它希望所扮演的交易媒介的角色并沒有有效發生,因為挖礦的分配機制,只能做到過程公平,不能保證結果公平,最后每個人手上的比特幣數量不一致,容易波動,那么它就更多的像是古玩字畫這樣的一種資產。
解決傳統紙幣問題的一個思路,就在于通證經濟,資產貨幣化。貨幣這個詞,英文currency,原意就是流動、流通的意思,當一種物品它的流動能力足夠高的時候,就可以充當貨幣。比如一個做糧食、做大米的企業發行債券,就會更容易去成為廣泛接受的一個交易媒介,因為大家都需要吃飯,一個剛需的產品,它的貨幣屬性的可能就會更強。
有了區塊鏈,有了數字經濟,帶來的一個重要的意義就是資產貨幣化,每個勞動者、生產者都用自己的勞動力去發行自己的信用token,然后能讓這些token,能夠實現點對點的去中介的、高效的流轉,這是以物易物的高階版本。原來的供需無法高效匹配,但是現在不同組織、不同個人都可以把自己的生產力、勞動力的這種信用變成通證,讓這種通證在價值網絡中、在可信的網絡中流轉,這其實就是一種高階版本的以物易物。
當整個市場都能夠實現高階版本的以物易物的時候,很顯然就沒有傳統紙幣什么事情了。此時的貨幣形態就會發生變化,像比特幣就會扮演一種價值尺度的功能,人民幣、美元也會變成一種價值尺度的功能,去衡量這個物品到底是多少錢?但是流轉中已經不需要這樣的現實的這種貨幣去交易媒介,我認為這是一個極致流動帶來的資產貨幣化。
05
基于Token 的分布式協作組織——BTC組織
下面聊聊基于token 的分布式協作組織——BTC(Blockchain-Token-economyCommunity)組織的四個特征。
當價值互聯網、資產貨幣化真正實現的時候,產業自金融、金融去中介模式就得以實現了,這是通證經濟的一個方向即自金融。第二個維度就是,基于token的分布式協作,這個是組織維度。
之前我提到的是TDCC組織,Tokenized Distributed CollaborativeCommunity,是基于Token的分布式協作社區型組織,現在迭代成BTC組織,也就是區塊鏈通證經濟社區型組織,它的核心有四個特征:
第一個,去中介化。因為人與人之間的不信任,形成了一系列的中介機構,人們不敢直接把錢借給陌生人,所以出現了銀行等金融中介,這些中介曾經在促進人類協作的歷史上起到積極作用,但每多一層中介都需要把財富稀釋,到最后勞動者只拿到財富的一小部分,而大部分的財富都集中在金融中介手上,貧富差距也就越來越明顯。區塊鏈技術出現就是要解決這個問題,讓陌生人之間在沒有第三方金融中介的情況下彼此信任實現價值流轉。這是非常偉大的事情。
為什么消費者的錢不能直接配置給生產者?是因為中間沒有高效的信任中介和流轉機制,所以就有銀行、財富管理公司、PE等金融機構,這些金融機構都是某種程度上的中介。在產業維度,代理商、經銷商也是產業中介,甚至企業本身也是一種中介,在區塊鏈時代真正到來的時候,這些中介都將面目全非。所以BTC組織的一個重要的特征就是去中介,或者中介變成基礎設施,變成社區共有,中介的環節縮短,不需要原來那么多的中介區瓜分財富,而是把中介掙到的錢重新分配給每一個價值的創造者,這是非常重要的一點。
BTC組織的第二個特征是社區化。很多的創業者講要用區塊鏈去顛覆阿里爸爸、微信,它們某種程度上還是一種相對壟斷的中介。像類似的網絡效應較強的組織,有可能利用區塊鏈去重新分配利益,顛覆原來的中介,叫做社區化。
經濟學家張五常曾經在《企業的契約性質》這本書里講的觀點,他說,企業是一系列契約的聯結,什么叫契約,契約就是合同,企業代替市場的本質就是一套契約體系對另一套契約體系的替代。傳統公司就是一套契約體系,比如跟員工的雇傭合同、經銷商的分銷合同、供應商的采購合同等。在公司制的框架下,組織的邊界是相對清晰的。
但是在區塊鏈時代,組織的邊界就是動態的、柔性的、模糊的,人和人之間可以基于一個項目,基于一個智能合約機制,基于通證,去完成動態的協作。不一定非得8小時工作制,不一定非得在封閉的環境中去完成協作。比如在豬八戒網站上搶一個logo設計單,就不是發生在企業內部的一個行為,發生在互聯網平臺。
如果在區塊鏈時代,類似的網絡平臺協作平臺越來越多,每個人都可以自由的柔性的參與到不同類型的項目協作。做一個項目,領到這個項目發的通證,用這個通證可以跟別人去交換想要的東西,這就已經不是傳統的固定邊界的公司制的方式,我把這種組織形態叫做社區型組織community。
比特幣也是一個社區型組織,企業里也有類似案例,比如說像小米,一個多億的米粉,有很多的米粉代表,叫榮譽開發組成員,他們已經非常深入的幫助小米做產品開發,然而小米跟他們之間也并不是一個雇傭關系,但是他們已經完成了協作。這些幫助小米開發的米粉們,因為參與協作得到對應的獎勵,比如說得到折扣碼、實驗產品等等。
區塊鏈時代這種社區化的協作將會越來越豐富普及,很重要的一個依據就是基于新的契約體系,區塊鏈是協議層的技術,用技術表達契約。當舊的契約體系無法滿足生產需求的時候,必然會被新的契約體系所替代,新的契約性體系所構成的組織形態就是社群型組織。
BTC組織的第三點特征,總結為C2B。阿里巴巴的這幾年一直在提倡、推動C2B。但現實中,除了狹義的這種服裝定制的C2M,很難去實現這種真正意義上的C2B,核心問題仍然是金融中介和信任的問題沒有被有效解決。傳統的價值創造方式更準確的說法叫B2C。
在B2C框架內,一個生產型的企業為了生產、銷售產品,需要各種各樣的成本。比如要向銀行或vc、PE等金融機構融資,就會有資金成本,不論從銀行貸款的利息8%-10%,還是通過vc、PE等融資來的錢20%的融資成本;產品廣告成本,渠道門店的營銷成本,因把握不準客戶需求而產生的庫存成本,架構運營體系的管理成本。B2C時代,價值協作方式就是這樣的,這些成本是必要的,也是合理的。
但在區塊鏈時代,這些成本顯然是不合時宜。核心邏輯就是當人和人之間、生產者和消費者之間能夠形成高效率信任的時候,用戶或者消費者提前把錢給到生產者,生產者應該從用戶那里拿到資金,不是從傳統的銀行借錢,當從用戶手里拿到資金的時候,就意味著同時拿到了訂單,有了訂單就可以按需生產。
此時前面講到的資金成本、庫存成本、營銷成本、管理成本就都不需要了,也不需要向金融機構融資,不需要庫存,不需要管理體系,成本被干掉,這就出現了利潤空間。這個利潤空間重新分配給生產者消費者,每個參與者的財富水平形成一個指數級的上升,這就是區塊鏈帶來的價值,讓產業資源重新配置,極大的減少社會資源的浪費。
第四點叫價值共享。馬克思在《資本論》里面所批判的就是貨幣資本主義,資本家即出錢的人分享剩余價值,勞動者只能領取薪資,他覺得這是剝削,是不合理的,只有出錢的人才去分享剩余價值利潤,勞動者沒有分享到剩余價值。但貨幣資本主義在歷史上有一定的積極意義,工業時代很多業務都是資金密集型,工廠、設備都需要自己投入。
但在今天的知識經濟時代,僅僅資本家分享剩余價值,就是不合適。腦力勞動者,類似開源社區的工程師,向華為這種人才密集型的企業,也是創造價值的核心要素,所以我們認為所有創造價值的角色,都應該公平的去分享價值的增值,這才是合理的,這叫做全要素資本主義。
短期之內我們人還可以剝削機器人,但是,至少在資本家和勞動者之間,應該分享價值的增值。這種價值激勵的媒介,就是通證,所有人的行為都會體現在通證上,每個通證的持有者都可以去分享到通證增值帶來的收益,這是一種新的分配機制,也是真正意義上的共享經濟。
06
傳統企業轉型升級新方向:打造BTC組織
傳統企業轉型升級,這個命題我在和君體系做了很多年。傳統企業的互聯網轉型,從最早的互聯網思維到產業互聯網,到平臺生態,今天從產業互聯網又進化到了價值互聯網。傳統的企業組織轉型升級的一個新方向就是:打造區塊鏈組織,打造符合四個特征的BTC組織。
最近我在朋友圈和公眾號發的文章《幣改攻略》,今年春節三點鐘社群里面陳偉星也在不同的地方,都發了這種類似的文章,前兩天元道、孟巖和張健,也發起幣改的實驗,把Fcoin打造成一個幣改的試驗區,我也受邀參與其中,共同來推動。
幣改,準確的理解就是通證經濟化改造,改革方向就是把傳統的企業改造成符合BTC組織特征的新型組織協作形態,才是更高效的一種組織。
07
傳統組織擁抱通證經濟的三大要點
那么,傳統組織擁抱通證經濟,我認為有這么幾個要點。
第一個要點,通證的三種屬性必須解耦。解耦的意思可以通俗的理解為分門別類、因地制宜、分別對待。通證體現出來的有三種屬性——貨幣屬性、激勵屬性、治理屬性。通常這三種屬性會融合在一起,現實是三種屬性放在一起會比較別扭,所以提出了解耦屬性的概念。
第一個是貨幣屬性,貨幣屬性代表的是產業自金融能力,每個生產力單元基于自己的生產力發行信用token,發行生態貨幣,類似于貨幣,總量的設定,它的增發機制體制都是跟貨幣的發行機制是非常類似的,貨幣的發行機制,其實核心錨定的是GDP,不論費雪公式或其他經濟學理論都基于這個基礎的經濟學常識。
貨幣的總量沒必要衡定,是可以增發,關鍵在于增發機制,增發的那一部分的貨幣按照什么邏輯分配。如果仍按照傳統銀行體系的分配方式,就不合理。按照什么方式去分配是特別重要的命題。目前我幫助一些公鏈設計通證經濟體,這個問題都是非常關鍵的,核心是貨幣經濟的循環邏輯,不是分配邏輯。
第二個是激勵屬性。激勵屬性指向的是分配,投射的是系統的所有者權益和成長權益,是基于行為挖礦的分配邏輯。每個生態的參與者都會有不同類型的行為,比如投資、消費、推廣等行為都應該得到對應的激勵,激勵有對應的標準,對應的權重設計,細節就不展開。
另外一個是治理屬性。治理之所以重要,是因為區塊鏈的組織,不是傳統意義上的中心化的公司制的組織,是一種分布式的組織協作形態。分布式的組織需要大家基于某些決策去達成一致,那么,什么類型的事情應該相對中心化的方式去解決,什么類型的事情要相對的民主化的方式去解決,這又是一個特別關鍵的命題。
特別是公鏈,治理是公鏈的核心,如果公鏈不懂得治理,跟傳統的阿里等中心化的機構也沒有區別。治理要兼顧效率與公平,中心化于去中心化是手段,不是目的,所以我們不是那么偏執的認為一定要去中心化,手段一定要服務于目的,不同的治理場景就需要不同的治理手段。所以通證如果不解耦,運轉起來會非常別扭。
第二個要點,是社群共識必須要分層設計。目前的大多區塊鏈社群,說得不好聽是投機者社群,都是短期偏好的投資者,大家不太在乎項目的長期價值,更多的是在乎幣價的漲跌,薅羊毛后快速退出。但從項目的成長角度來講,僅僅有短期投資者群體是遠遠不夠的,除了是錢之外還需要的是這個項目的健康成長。必須要打造使用者社區、治理者社區,一個BTC組織是分類的,投資者社群、使用者社群和治理者社群。每個群體的共識機制不一樣,要分開設計。
第三個要點,是要打造產業新城,而不是做舊城改造。我之前在和君體系做傳統企業的互聯網轉型深有體會,觸動既有的利益格局,事情就會非常有難度,即使是百人以內的小企業,更別說那些利益錯綜復雜的大企業。如果推行幣改,建議是做產業新城,找到一種方式把原來的這個產業資源嫁接過來,這是執行過程當中特別重要的一個要點。
08
傳統組織“幣改”的五個誤區
下面聊聊傳統組織幣改的五個誤區。
第一個誤區,幣改不等于單純的發幣。在鏈上發幣是非常簡單的動作,十分鐘就能搞定,甚至在1萬個交易所競爭的環境之下,推動幣上交易所也不是太難。但發幣上鏈只是開始,對社區生態整體的思考,沒有對社區成員精益化的運營,生態是做不起來的,發幣的意義就不大。
第二個誤區,幣改不是單純的積分上練或股權上鏈。把原來的積分或股權在區塊鏈上的發通證,這件事的價值有限,關鍵是有沒有設計一套適應區塊鏈時代的新型的利益分配關系,如果不調整生產關系,通證的價值和威力是發揮不出來的。必須去構建產業共贏的協作網絡,這更為關鍵。
第三個誤區,幣改也不意味著組織都成為松散的去中心化組織。不同的組織,不同類型的行業,甚至組織發展的不同階段,對應的治理機制都不一致,所以不是一定要去中心化,包括在現在的政治體系當中,民主共和、君主立憲以及人大代表,是非常多元的。如果設計不當,效率公平可能都沒法顧及,幣改不等于就松散型的協作。
第四個誤區,幣改不一定要區塊鏈技術完全成熟才能做。區塊鏈是信任的機器,也是搭載通證的最佳載體,在技術還沒有成熟的時候,還是有辦法的讓陌生人之間信任,中心化組織能夠透明、可信,能夠形成信任去運轉通證,也是可以接受。我們最近講,通證第一,區塊鏈第二,如果有辦法做到信任,也不一定要用區塊鏈。
第五個誤區,幣改也不意味著要一步到位的去實現貨幣化。通證的本質就是流動性,如果能做到貨幣般的流動性,這當然是十分期待的,但當技術、政策都不那么支持的時候,也不見得非得一步到位的貨幣化。可以先發揮通證的激勵屬性,構建起社區規模,等待時機,稍晚些啟動,先通過激勵的方式存用戶,當一個優秀的優質的產業生態,在里面發行生態貨幣。這就是給傳統企業的建議。
09
傳統組織“幣改”如何進行認知升級
傳統組織“幣改”如何進行認知升級呢?也就是要具備區塊鏈思維,這可以從三個方面理解:第一個方面是可信。區塊鏈是一種技術,一種模式,也是一種思想,前面講的BTC組織可以是一種組織,也是一種思維模式。Blockchain的關鍵在于信任,現在區塊鏈技術還不成熟,用別的方式實現可信,也是能接受的。
第二個方面是token-economy,是價值互聯網的價值媒介,關鍵在于去中介和token激勵。如果可以做到去中介,實現公平激勵,也是可以接受的。
第三個方面是community,共建,共享,共贏,眾籌,眾包,眾創,這些詞匯都指向community。所以不是一定要等到區塊鏈技術成熟一定程度才開始行動,當有這三種思維模型的時候,現在就可以行動。同行、友商行動了,等到市場足夠成熟的時候,機會就不屬于你。區塊鏈所帶來的網絡效應是非常強的,不是那么壟斷的一種商業模型,如果想做這個生態的構建者定義者,要時不我待,盡快去啟動。
10
傳統組織“幣改”的關鍵動作
傳統組織“幣改”的關鍵動作有哪些呢?
第一個關鍵動作,是打造公開可信的產業公共賬本。區塊鏈就是一個公共賬本,底層公鏈就是整個社會的公共賬本。如果有志成為產業王者,在上一個股權時代,是基于股權做并購整合。在區塊鏈時代是基于幣權,基于通證,做產業協作,產業協作的核心基礎設施就是產業公鏈。如果有志于去打造新的產業王者,我建議至少要打造一個公開可信的產業公共賬本,大家在一個賬本上協作。今天上下游可以形成可信的協作,提供基礎設施的公鏈,這種高效協作的組織所帶來的生態規模,分到對應的租金、服務費等。
第二個關鍵動作,設計去中介的產業共贏的組織系統。也叫通證經濟設計,核心就是大家如何高效的協作,在這個協作網絡當中,通證怎么流轉,怎么激勵,怎么消費,怎么就驅動大家形成自協作。
第三個關鍵動作,打造用戶驅動的價值創造機制。用戶驅動也就是前面講的C2B,現在的時代,價值驅動還是生產者驅動,不是消費者驅動,就沒有充分發揮區塊鏈的價值。要找用戶驅動的價值創造機制,未來的各個產業協作都可以是C2B,因為形成可信的網絡的用戶可以把資金提前給生產者,然后生產者完成交付的時候,消費者和生產者進行價值共贏。
第四個關鍵動作,打造智能化的產業協作網絡。上下游或者分布式協作的組織,在成員之間,至少要有一個IT化的、智能化的協作網絡,大家基于此協作得到這個基礎的動作必須要有。
講到這里,幣改到底有沒有價值啊,通證經濟到底能否代表未來,這些顧慮就基本可以打消了。如果給你一個打造產業自金融與自組織系統的機會,有什么理由來拒絕?看懂了BTC組織的種種好處,是沒有理由拒絕的,仍然面臨著很多的不確定性,技術的、市場的、政策的不確定性,但如果通證經濟、幣改代表方向,剛才講過的這些問題都是需要被克服的,而且確實有實現的路徑,打造BTC組織是通證經濟的必然之選。
當區塊鏈的經濟走向深水區的時候,可能就離共產主義不遠了,當然我們講的共產主義還不是馬克思那個時代的共產主義,是迭代版本,是區塊鏈版本的共產主義,社群成員共用、共治、共享,套用當年林肯的演說的三民主義:of the people,by the people,for the people,未來也有希望能夠去看到。
責任編輯:售電衡衡
-
5大重點任務11個重點細分 河北加快構建省級能源大數據中心
-
能源互聯網注入數字經濟新動能 電力大數據實現更多價值
2020-07-21能源互聯網,電力大數據,電力企業 -
中國首個100%利用清潔能源運營的大數據產業園投運
2020-07-21清潔能源,清潔能源消納,青海
-
探索大數據 區塊鏈實現與能源互聯網良好契合
2020-06-09區塊鏈,電力行業,能源互聯網 -
基于區塊鏈的含安全約束分布式電力交易方法
-
區塊鏈在能源交易與協同調度的應用前景:提升電力交易的自由度和實時響應效率
2019-11-04區塊鏈在能源交易與協同
-
5大重點任務11個重點細分 河北加快構建省級能源大數據中心
-
中國首個100%利用清潔能源運營的大數據產業園投運
2020-07-21清潔能源,清潔能源消納,青海 -
大數據產業園四處開花
2019-03-05大數據產業園
-
能源互聯網注入數字經濟新動能 電力大數據實現更多價值
2020-07-21能源互聯網,電力大數據,電力企業 -
全國人大代表、貴州六盤水市市長李剛:借力大數據綜合試驗區 建設六盤水5G示范城
2020-05-27大數據,5G,電力,六盤水,物聯網 -
融媒體平臺建設及縣域融媒體平臺軟件系統
2019-04-03融媒體平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