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無止境!英國電改“回頭看”
編者按:英國政府繁榮基金是英國外交與聯邦事務部建立的旨在實現各國互利共贏的外交基金。促進可再生能源消納的電力市場規則研究項目在英國政府繁榮基金的支持下由華北電力大學的電力市場研究團隊完成。該團隊系
編者按:“英國政府繁榮基金”是英國外交與聯邦事務部建立的旨在實現各國互利共贏的外交基金。“促進可再生能源消納的電力市場規則研究”項目在“英國政府繁榮基金”的支持下由華北電力大學的“電力市場研究團隊”完成。該團隊系統地探究英國電力市場運營機制、可再生能源消納機制和輸配電價機制,總結了成熟市場實踐經驗對我國電力市場建設的啟發,希望該課題的研究能夠為我國電力體制改革,特別是電力市場建設提供參考借鑒。
(來源:微信公眾號電力市場研究 微信號:EMRI_WeCanFly 作者:王鵬)
按照英國使館-華北電力“繁榮基金電力市場”項目研究日程安排,2016年底華北電力大學電力市場研究所在倫敦交流訪問了10天,期間與英國商務、能源和工業戰略部、電力監管機構、電網公司、劍橋大學、帝國理工大學、巴斯大學、咨詢機構的相關人員較為充分地交流,并有幸分別與3位退休的英國副部長近距離會談交流,努力體味近30年來的英國電力體制改革變遷。談5點體會:
一、改革起步很艱難
英國上世紀80年代的私有化浪潮自有其歷史背景,說來話長,但電力工業改革也遠非多年之后大家抽象化認為:“一夜之間”和順風順水。電力工業結構重組異常艱難,中央發電局(CEGB)強烈反對,甚至于以集體辭呈來要挾。電力市場環境下電力安全能否得到保障,是一個激烈爭論的話題,中央發電局直接邀請政府高官參觀電力調度中心,強調電力運行的復雜性。撒切爾夫人和中央發電局領導私交篤厚,一定程度上局長是賣了面子;但關鍵還是采取組織行為、動了干部,英國的說法叫設立電力工業的影子內閣。
二、模式選擇不僅僅是技術問題
英國市場化改革,首先建立的是以強制電力庫(POOL)為平臺的交易模式,但并不是POOL模式問題暴露,運行舉步維艱后,才想出來一個后人稱道的NETA新交易模式。改革之初,專家們就提出建立比POOL模式更為復雜的雙邊交易和平衡市場相結合的電力批發市場機制。但選取POOL模式的重要原因之一,是政黨制度,五年執政期內能否給予老百姓看得見摸得著的紅利?受到改革時間表的限制,政府相關部門退而求其次選擇了基于CEGB的原有經濟調度系統的POOL模式。改革理念通俗易懂,具體操作簡單明了,用戶側降價立竿見影。
三、改革動機制也動體制
英國電力市場化改革堅持問題導向,不斷深化改革破解市場難題。1990年電力私有化改革之后,電力批發市場的發電側主要存在三大發電商,電力監管機構OFFER(theOfficeofElectricityRegulation)調查認為NationalPower和PowerGen兩家在電力市場中行使了市場力,造成了過高市場出清價格。于是,1994年OFFER推出了價格上限制度,同時要求NationalPower和PowerGen分別出售4GW和2GW的裝機。但針對兩發電商利用市場力操縱系統邊際電價的投訴不斷,這成為政府于2001年推出NETA模式的主要動因。應運而生、承擔平衡服務結算職能的ELEXON公司相對獨立,也就是說ELEXON雖是電網公司的全資子公司,但電網公司不得參與其日常運營、選派董事和重要決策。承擔批發市場的電力交易所APX和N2EX,是獨立市場運營機構,十幾年來股權結構多次變化。NETA模式下為能夠從事售電業務,NationalPower和PowerGen按要求又分別出售了4GW的裝機。體制與機制雙輪驅動、并行用力,是英國電力市場不斷成熟的寶貴經驗。
四、電網調度中立也需激勵
英國國家電網公司的盈利模式基于OFGEM審批的輸配電價,而不是吃發用兩端的購銷價差,所以電網公司是否有活力,關鍵在于其輸配電準許收入監管模型。最新的RIIO模型加強調輸配電企業的收入(Revenue),應該是依據激勵機制(Incentives)、創新機制(Innovation)和產出績效(Outputs)來綜合進行確定。電網調度中心隸屬于國家電網公司,根據電力系統安全運行的需要,通過接受發電售電平衡單元提交賣電報價(Offers)和買電報價(Bids),接受平衡調整機制和負荷控制機制,調用輔助服務等方式,保障系統平衡和安全。受到電網公司激勵監管政策的帶動,調度中心有意愿發揮主觀能動性,綜合判斷各種手段的成本,使用最經濟的手段去保持系統安全穩定運行。
五、改革無止境
面對能源安全和應對氣候變化的壓力,英國近年來不斷優化調整國家能源行政管理機構及其職能。2008年成立了能源與氣候變化部,在其位謀其政,該部成立后立即制定低碳減排路徑,謀求建立與低碳發展相適應的電力市場機制;2011年發布的《電力市場化改革白皮書》提出,針對低碳電源引入固定電價和差價合同相結合的機制、對新建機組建立碳排放性能標準、建立容量市場等。為了實現對氣候變化的法定承諾,英國認識到必須實施低碳工業轉型,于是2016年底將能源與氣候變化部和商業、創新與技能部合并,成立商業、能源與工業戰略部,旨在結合商業、科學和能源的優勢,重點面向市場、消費者和投資者,建立滿足可負擔的清潔能源需求的基礎設施和工業體系。戰略調整方面,英國強調目標導向。
以上是我在以往理解英國電力改革基礎上的再認識,仍很粗淺,供參考批評。想起一句話,出自《淮南子˙氾論訓》,“知法治所由生,則應時而變;不知法治之源,雖循古終亂。”共勉!

責任編輯:大云網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
我要收藏
個贊
-
深度文章 | 能源互聯網環境下的多能需求響應技術
2020-10-23能源互聯網,分布式電源,多能互補 -
秒懂:輸配電價核定的流程與要義!
2020-09-21電價,輸配電價,電力體制改革 -
如何挖潛區縣綜合能源市場?答案來了:規劃先行!
2020-06-16綜合能源服務,清潔能源,新能源消納
-
有話好好說——漫談售電合同爭議
2020-10-12售電合同爭議 -
金風科技今年交付量有望全球第一!
2020-06-30金風科技,風電機組,風電市場 -
探索 | 既耗能又可供能的數據中心 打造融合型綜合能源系統
2020-06-16綜合能源服務,新能源消納,能源互聯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