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電力市場雙邊協商交易中,用戶自身原因導致交易電量未得到確認,電廠不承擔責任
前言
電力屬于“看不見摸不著”的特殊商品,成交與交割依賴于電力交易中心發布的相關規則,各市場主體應遵守交易規則。本文介紹一件發用兩方在雙邊協商交易中產生的糾紛案例,用戶認為發電廠未為其保留電量而提前出售給他方,發電廠認為該用戶自身遠到導致合同無法履約。我們先看這個案例。
01案情回顧科技公司與發電廠于2020 年9月簽署了《購售電合同》,約定在2021年1月1日至2021年12月31日,科技公司根據雙方約定的優惠價差向發電廠購電10億千瓦時,合同并約定合同電量以經過電力交易中心校核為準。2020年9月21日,電力交易中心印發通知,要求有關市場主體提交新的履約保函。科技公司持有的銀行保函有效期至2020年12月11日屆滿。電網公司分別于2020年10月28日至11月10日共4次向包括科技公司在內的相關市場主體發出提示短信,提示盡快按要求提交資產總額證明材料及履約保函,提交齊全后方可建立2021年零售關系。此后,科技公司于當年11月13日、23日分別向電網公司提交新的保函。2020年11月12日,2021年度雙邊協商交易通過電力交易中心的技術支持系統正式開始。當日,科技公司的交易上限為0,未完成任何交易。當日17:54分,發電廠通過微信向科技公司發函,督促科技公司于11月13日12時前將合同電量、價差價格等信息要求錄入系統并取得發電廠確認。2020年11月13日9:03:18,發電廠通過電力交易中心的交易平臺向科技公司發起2.5億千瓦時的電量交易,科技公司予以確認。當日9:07:02,發電廠再次向科技公司發起申報2.5億千瓦時的電量交易,因科技公司未予以確認,發電廠于9:42:54予以撤回;案外人某能源有限公司于11月13日9:03:40、9:03:57分別向科技公司發起申報兩筆5億千瓦時,科技公司分別于9:09:45、9:09:24予以確認。當日12:42發電廠向科技公司發函,指出科技公司未按照約定進行剩余7.5億千瓦時電量申報工作,為避免損失擴大,故發電廠將直接與第三方簽訂購售電合同。當日14:10:06,發電廠在本次雙邊協商交易中達到交易電量上限,15時18分,當地全市場成交電量達到2100億千瓦時,年度交易結束。此后,雙方因合同履約賠償問題發生爭議,科技公司訴至法院,要求判令發電廠向其支付違約金4050萬元。(備注:因篇幅有限,以上案例根據真實案例進行簡化)
02雙方觀點原告科技公司的觀點:《購售電合同》系雙方的真實意思表示,合法有效,雙方應當按照合同約定全面履行義務,但被告卻在未經原告同意的情況下擅自與其他售電公司簽訂購售電合同,并將其電量出售給了其他售電公司而導致原告剩余的7.5億千瓦時電量最終未完成交易,被告的行為已嚴重違反合同約定,構成了根本違約,應當按照合同約定向原告承擔違約責任。被告發電廠的觀點:被告多次發起交易,但原告未予以確認,反而確認其他單位的交易電量,達到原告交易的上限,導致案涉《購售電合同》約定的剩余7.5億千瓦時電量未能成交,完全系因原告自身原因導致,被告不存在任何過錯。被告在原告違約后,為了防止損失擴大,將7.5億千瓦時電量出售給被告的全資子公司,防止損失擴大。
03法院判決法院經審理后認為:本案中,2021年度雙邊協商交易自2020年11月12正式開始,原告于2020年11月13日才向電網公司提交履約保函,該行為直接導致了原告在2020年11月12日的可交易電量上限為0,無法在該日與被告發生任何電量交易。然而,由于原告在2020年11月12日所建立的零售關系不足和優先確認電量優惠價差較高的與案外人某能源有限公司的10億千瓦時合約電量交易等因素,導致原、被告在11月13日僅完成了一筆2.5千瓦時的合約電量交易,爾后原告因自身剩余凈合約電量超出限額而無法確認被告申報的另一筆2.5億千瓦時的合約電量交易,且最后由于全市場成交電量于11月13日15時18分達到2100億千瓦時而結束了2021年度交易。綜合上述事實可以看出,在2021年雙邊協商交易期間,造成原、被告未能完成涉案兩份《購售電合同》剩余7.5億千瓦時電量交易的根本原因在于原告的自身準備不足及交易持續時間過短等因素,被告在此交易期間并無過錯,不存在任何違約行為。
04案例啟示
本案發生在電力市場運行初期的背景下。一些初入用戶因缺乏提前準備,無法在短時期內完成交易的發起和確認,有的甚至因未及時提交保函導致喪失交易資格。上述情形就屬于比較典型的案例。對于各市場主體而言,若進入市場化交易中,需要提前研究交易中心相關規則,提前做好準備。另外,本案中,電廠最終不承擔違約責任,除法院論述的理由外,筆者認為有一個比較重要的因素,即電廠在申報期間通過短信、微信等書面方式督促用戶申報和確認交易,相關督促行為形成證據,得到法院的采信,有利于理清雙方責任,維護己方合法權益,這種做法值得市場主體參考。
作者介紹
執業律師10年+,從法律人的視角觀察新能源行業和工控數據安全,具有服務有關能源類、互聯網企業的經驗,合作、咨詢歡迎私信。

責任編輯:雨田
-
海南公布2025年具備參與電力市場交易資格的售電公司名單
2025-02-06電力市場交易 -
廣西電力交易中心暫停12家售電公司交易資格!
-
西藏2家發電企業注冊為電力交易市場主體
2024-03-07西藏2家發電企
-
海南公布2025年具備參與電力市場交易資格的售電公司名單
2025-02-06電力市場交易 -
廣西電力交易中心暫停12家售電公司交易資格!
-
西藏2家發電企業注冊為電力交易市場主體
2024-03-07西藏2家發電企
-
深度文章 | 能源互聯網環境下的多能需求響應技術
2020-10-23能源互聯網,分布式電源,多能互補 -
秒懂:輸配電價核定的流程與要義!
2020-09-21電價,輸配電價,電力體制改革 -
如何挖潛區縣綜合能源市場?答案來了:規劃先行!
2020-06-16綜合能源服務,清潔能源,新能源消納
-
有話好好說——漫談售電合同爭議
2020-10-12售電合同爭議 -
金風科技今年交付量有望全球第一!
2020-06-30金風科技,風電機組,風電市場 -
探索 | 既耗能又可供能的數據中心 打造融合型綜合能源系統
2020-06-16綜合能源服務,新能源消納,能源互聯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