售電公司以聚合方式代理用戶,但用戶因停業而少用電,售電公司可否主張電量偏差考核?
前言
本文介紹一個案例:售電公司代理用戶是以聚合方式參與批發交易,但雙方在購售電合同中,一方面約定由售電公司負責全額承擔用戶少用電量造成的電量偏差考核費用,另一方面又約定因用戶少用電量造成的電量偏差考核費用的,售電公司有權向其追償。合同簽訂后,用戶在整個年度處于停業狀態,實際用電量遠遠低于雙方在購售電合同中約定的年度電量。售電公司在向電網企業支付電量偏差考核費用后,將用戶訴至法院,要求用戶承擔電量偏差考核費用。
01案情回顧2022年10月,硅業公司(甲方)與售電公司(乙方)簽訂了購售電合同和委托書(以下統稱“購售電合同”),約定硅業公司全權委托售電公司在2023年度代為處理電力市場化交易業務相關事宜。其中,雙方約定的部分內容有:甲乙雙方的權利義務:甲方的義務向乙方或者甘肅代理交易中心提供、電力交易容量、電量、負荷曲線及其他生產運行信息。根據實際用電量需求,準確預測年度用電量以及交易月份用電量等;乙方的義務按照根據有關法律、法規和技術規范,為甲方提供電力交易服務,參與電力市場交易并按規定結算。交易電量:甲方預估交易周期類總用電量為1.33億千瓦時;協議訂立以《甘肅省中長期交易計劃申報表》(附件2)為準,在甘肅省××組織年度交易前5個工作日提交備案;經甲乙雙方協商一致,每月可調減全年協議電量后續月份月用量計劃,由任意一方在甘肅省××組織次月度經營前3個工作日,在交易平臺提交電量計劃調整申請,并需由雙方在平臺上進行確認;按照交易周期內年度總用電量計算代理服務費,具體收費標準為每千瓦時代理服務費為人民幣0.001元;第4.5條 偏差考核:在結算周期類,對甲方偏差率超過有關交易規則的免考核范圍的,雙方約定按以下方式對偏差考核費用進行分攤;(1)乙方全權負責全額承擔甲方因少用電量造成的經營偏差考核費用,乙方通過技術手段、內部電量平衡結合日常交易最大限度減免交易偏差;(2)偏差考核費用根據《甘肅省2023年省內電量中長期交易實施細則》的要求執行;第8.2條 違約和補償:因甲方少用電量造成的交易偏差考核費用超過代理服務費的,對超過部分乙方有權向甲方追償;2022年11月16日,硅業公司在國家電網電力營銷業務應用系統申請暫停了交易電量。2023年度某硅業公司全年停產未經營。售電公司就電量偏差考核費用與硅業公司協商不成,將硅業公司訴至法院,要求硅業公司賠償偏差考核費用276余萬元。在訴訟中,售電公司提交了其在2023年12月份向國家電網繳納的偏差電費明細及發票。另,經法院庭審查明,售電公司未向硅業公司提供與售電企業每月的結算明細,且售電公司同時代理多家電力用戶,無法區分出其向國家電網繳納的偏差電費。(備注:因篇幅有限,以上案例根據真實案例進行簡化)
02庭審情況 原告觀點:被告卻因為自身停產、減產等原因,實際用電量嚴重低于申報交易電量,產生大額交易偏差考核費用,并導致原告向某某電力公司承擔了上述偏差考核費用。根據購售電合同第8.2條“因甲方少用電量造成的交易偏差考核費用超過代理服務費的,對超過部分乙方有權向甲方追償”的約定,被告應承擔偏差考核費用。 被告觀點:1.根據購售電合同第4.5條的約定:“偏差考核:在結算周期內,對甲方偏差率超過有關交易規則規定的免考核范圍的,雙方約定按以下方式對偏差考核費用進行分攤:(1)乙方負責全額承擔甲方因少用電量造成的交易偏差考核費用。乙方應通過技術手段、內部電量平衡結合日常交易最大限度減免交易偏差。”可知,雙方明確約定了因被告少用電量造成的交易偏差考核費用由原告全額承擔。2.雖然購售電合同第8.2條約定與第4.5條的約定存在矛盾,但我們認為,對于同一份合同中的矛盾條款,專屬章節的約定一般優先于其他部分的約定。案涉合同4.5屬于對于偏差考核費用承擔的專屬章節,明確、具體的約定了偏差考核費用的承擔主體、計算方式,而案涉合同8.2的內容屬于其他部分的約定,不應當適用。3.原告已經在國家電網電力營銷業務應用系統暫停除2023年度4月份、5月份以外月份的電量使用,被告應當及時在電力平臺調減電量用電計劃或者及時賣出申報電量,未及時賣出電量產生的偏差考核費用應當由原告自行承擔。4.原告對于被告停產情況是明知的,其為了將協議電量轉賣其他人賺取代理服務費,而未及時調減用電量。5.原告代理著多家電力用戶,其提供的網上銀行電子回單與2023年12月份售電公司費用明細表無法反映是否是替被告繳納的偏差電費,也無法確定替被告繳納的偏差電費數額是多少。
03法院判決對于有關電量偏差考核費的訴訟請求,法院認為無事實和法律依據,判決駁回原告售電公司的訴訟請求,主要理由如下:1. 售電公司作為電力購銷的專業機構,明知硅業公司已申請暫停電量交易,2023年停產,應當對全年協議電量進行調減或者與硅業公司按照合同約定處理。2. 經法院庭審查明,售電公司未向硅業公司提供與售電企業每月的結算明細,且售電公司同時代理多家電力用戶,無法區分出其向國家電網繳納的偏差電費。
04案例啟示從本案相關信息來看,本案中的售電公司代理用戶是以聚合方式參與批發交易。具體而言,“聚合方式”是指售電公司將代理的多個或全部零售用戶作為一個整體,打包參與批發市場交易申報,在批發市場交易中以整體電量、電價開展交易,不體現單個零售用戶的電量和價格。在“聚合方式”模式中,售電公司如認為電量偏差考核費用應由用戶承擔,應當注意:1. 售電公司與電網企業結算的電費不體現單個零售用戶在“聚合方式”模式中,因售電公司將代理的多個或全部零售用戶作為一個整體,打包參與批發市場交易申報,因此售電公司與電網企業結算的電費(包括電量偏差考核費)是無法體現單個零售用戶的電量和價格。以上述案例為例,售電公司未向硅業公司提供與售電企業每月的結算明細,且售電公司同時代理多家電力用戶,無法區分出其向國家電網繳納的偏差電費。2. 合同中應明確約定有關電量偏差考核的方法和標準如上所述,在“聚合方式”中,電網企業向售電公司收取的電量偏差考核費是無法體現單個零售用戶的電量偏差考核費,因此,售電公司若需對用戶進行電量偏差考核,則應在合同條款中明確約定具體的計算方式。以上述案例為例,雙方之間的購電合同僅約定“因甲方少用電量造成的交易偏差考核費用超過代理服務費的,對超過部分乙方有權向甲方追償”,未約定具體的考核標準。3. 合同條款之間應避免矛盾以上述案例為例,一方面雙方在購售電合同中約定:“第4.5 ……(1)乙方全權負責全額承擔甲方因少用電量造成的經營偏差考核費用,乙方通過技術手段、內部電量平衡結合日常交易最大限度減免交易偏差;(2)偏差考核費用根據《甘肅省2023年省內電量中長期交易實施細則》的要求執行”,同時又約定“違約和補償:因甲方少用電量造成的交易偏差考核費用超過代理服務費的,對超過部分乙方有權向甲方追償”。兩個條款之間存在明顯矛盾。作為專業機構的售電公司而言,應當妥善填寫合同條款,避免產生歧義。4. 雙方有關電量偏差考核的約定應符合當地交易規則上述案例中雙方參與的是甘肅省電力交易市場,在電量偏差考核方面,應適用當地相關規定。筆者未在公開渠道上找到甘肅省2023年有關電力中長期交易實施細則,但找到了2022年的細則,作為參考:《甘肅省2022年省內電力中長期交易實施細則》第四十條(一)電量結算1……由售電公司代理參與交易的電力用戶,因少用電量造成的偏差考核由售電公司承擔,少用電量按售電公司所代理用戶整體用電量計算……(3)售電公司代理用戶少用電量=其代理所有用戶峰 (平、 谷)時段應執行合同總電量-其代理所有用戶峰 (平、谷)時段 實際總用電量.若合同雙方的約定不符合交易規則,則無法得到電力交易中心在結算層面的認可。
作者介紹
執業律師10年+,從法律人的視角觀察新能源行業和工控數據安全,具有服務有關能源類、互聯網企業的經驗,合作、咨詢歡迎私信。

責任編輯:雨田
-
海南公布2025年具備參與電力市場交易資格的售電公司名單
2025-02-06電力市場交易 -
廣西電力交易中心暫停12家售電公司交易資格!
-
西藏2家發電企業注冊為電力交易市場主體
2024-03-07西藏2家發電企
-
海南公布2025年具備參與電力市場交易資格的售電公司名單
2025-02-06電力市場交易 -
廣西電力交易中心暫停12家售電公司交易資格!
-
西藏2家發電企業注冊為電力交易市場主體
2024-03-07西藏2家發電企
-
深度文章 | 能源互聯網環境下的多能需求響應技術
2020-10-23能源互聯網,分布式電源,多能互補 -
秒懂:輸配電價核定的流程與要義!
2020-09-21電價,輸配電價,電力體制改革 -
如何挖潛區縣綜合能源市場?答案來了:規劃先行!
2020-06-16綜合能源服務,清潔能源,新能源消納
-
有話好好說——漫談售電合同爭議
2020-10-12售電合同爭議 -
金風科技今年交付量有望全球第一!
2020-06-30金風科技,風電機組,風電市場 -
探索 | 既耗能又可供能的數據中心 打造融合型綜合能源系統
2020-06-16綜合能源服務,新能源消納,能源互聯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