售電公司—電力行業的下一個洼地還是陷阱?
說到售電公司,電力系統外的人們或許會覺得這個名詞很陌生。在普通人的眼里,售電公司應該就等同于國家電網或是南方電網。但是隨著國內電改的逐漸推進,在不久的將來,向您收電費的那家公司或許不再是國網或南網
說到售電公司,電力系統外的人們或許會覺得這個名詞很陌生。在普通人的眼里,售電公司應該就等同于國家電網或是南方電網。但是隨著國內電改的逐漸推進,在不久的將來,向您收電費的那家公司或許不再是國網或南網了。
PS:關于擁有配電網的售電公司模式在這里先不涵蓋,回頭放到專欄里的配電文章去寫。
1. 首先談談什么是售電公司?
通俗的說,售電公司就是替用電客戶去跟發電廠議價,然后盡可能降低客戶的用電成本,并自己從中分一杯羹。當前的售電公司角色是由國網和南網扮演的。
2. 那么為什么需要引入售電公司?
1)環節
“增加售電公司這一環節會提高用電的整體成本么?” 首先這不是增加環節,而是打開售電環節,引入社會資本。當前電力的輸配售都是由南網或國網獨立完成的,所以存在客觀壟斷。各位用戶沒有選擇權,只能被動接受。但是多家售電公司的加入能引入市場競爭,讓大家可以在不同售電公司之間選擇你認為最便宜或者說最適合你的用電價格方案(注意供電質量不會因為售電公司的選擇而改變,供電質量是由輸配電公司保證的。)。
2)政府
政府決定開放售電的原因在我看來主要有兩點:
當前的民用電大約是0.5元每度,而工業用電則大約是1.0元每度。所以政府想逐漸實現電力市場自由化,由市場根據不同對象的用電情況來自主定價,以打破長期的工業用電反哺民用電的局面,為工業用戶減負。(所以未來居民電價應該是要漲的)
通過雙邊的電力買賣,逐漸破除傳統的火電計劃上網機制,降低用電成本。并利用市場的力量幫助淘汰過剩低效的發電機組。“批條子”發電的日子可能一去不復返了。
3. 售電公司的運營模式
1)首先簡要介紹一下開放市場下的常規電力買賣三步曲:
第一步最穩妥:用電者(買方)提前與發電廠(賣方)簽訂合同(bilateral contract),寫明你的用電時間(比如下午4點到5點)和需求幅值(比如50MW)。
第二步風險稍高:買方和賣方到電力市場(day-ahead market in US and wholesale market in UK)里自行報價(black box形式),然后電力市場管理者根據供需關系決定哪些哪些賣方能發電,哪些買方能買到電。
第三步無控制權:電力市場管理者根據買方的實時用電情況(in balancing market),隨時命令賣方增發或者減發。只要買方所用電量跟前兩步買下的電量不匹配(imbalance),就會遭受相應懲罰。而且這個懲罰的力度是由市場運行狀況決定的,買方沒有控制權。
2)再談談作為對照組的直購電。
因為有一些大型工廠的用電需求的數值和時間較為固定,所以可以通過直購電模式直接打通發電企業和大型工廠之間的售電通道。所以售電公司在這一塊應該是沒什么作為了。
其實從上面對直購電的解釋,可以看出需不需要售電公司有兩個關鍵點:
用電需求是否足夠大,足夠穩定
用電時間是否固定
所以作為非工業用戶,我們不能直接去跟發電企業簽合同原因就在這里:負荷太小只是一小部分問題,關鍵是你沒辦法保證你每天有固定的用電習慣(比如你出去旅游了,你家里還會照常用電么?)。
3)售電公司的出現
售電公司代替用戶跟發電企業簽合同。通過把多個用戶的負荷疊加起來,可以利用diversity of demand, 得到一個較為穩定的負載曲線。如下圖所示,左邊為每一戶使用天然氣供暖的家庭的電力負載曲線,而右圖為1000戶家庭疊加后的結果。數據都是利用[1]中的我自己建的數學模型得到的。
你可以嘗試再用另外1000個家庭的負荷疊加一次,差別跟上圖不會太大。這種現象就是由用戶用電習慣的隨機分布性所造成的。
責任編輯:大云網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
我要收藏
個贊
-
深度文章 | 能源互聯網環境下的多能需求響應技術
2020-10-23能源互聯網,分布式電源,多能互補 -
秒懂:輸配電價核定的流程與要義!
2020-09-21電價,輸配電價,電力體制改革 -
如何挖潛區縣綜合能源市場?答案來了:規劃先行!
2020-06-16綜合能源服務,清潔能源,新能源消納
-
有話好好說——漫談售電合同爭議
2020-10-12售電合同爭議 -
金風科技今年交付量有望全球第一!
2020-06-30金風科技,風電機組,風電市場 -
探索 | 既耗能又可供能的數據中心 打造融合型綜合能源系統
2020-06-16綜合能源服務,新能源消納,能源互聯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