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云要做云計算“公共電網”
蘋果公司曝出泄密事件后,傳出蘋果公司將把中國用戶的iCloud數據從原先的美國云服務商處遷移到中國電信云上,以打消中國用戶對數據安全的顧忌。這一事件引發業界對云服務的關注。一度由亞馬遜、微軟、谷歌等國外
云計算帶來效率提升和成本有效控制,顯而易見。比如,采用云服務的眾安保險只雇用了10名技術人員,可在7個月內就累計服務9300萬客戶,而某傳統保險公司積累2500萬客戶用了10年時間。市場研究機構IDC數據也顯示,2014年第二季度,全球云服務市場增長45%,傳統IT市場只增長4%。此外,企業在云服務上每消費1塊錢,傳統IT投資可減少4塊錢,且這一趨勢將越來越明顯。據預測,中國云服務產值可高達萬億元級。
阿里招募1萬家云服務商
云服務市場現況是國外品牌強、國內品牌弱。阿里巴巴集團表示要用“云合計劃”助推中國云服務商發展,通過招募1萬家云服務商,為企業、政府等用戶提供一站式云服務。
阿里云總裁王文彬表示,“云合計劃”強調平臺與云服務商合作發展,其模式與淘寶十分類似。即由阿里巴巴集團搭建平臺,招募的店主是各有特色的云計算服務商,其中包括100家大型云服務商和1000家區域及中型云服務商。這些服務商可以為企業和政府機構提供更加有效率和個性化的服務。而企業或政府部門也可以像“淘寶”一樣,在阿里云平臺上找到自己需要的服務商。
“云合計劃”為入駐云服務商提供了扶持措施。其中一點就是由阿里云承擔基礎建設。王文彬打了個比方:“阿里云要做中國云計算的‘公共電網’,而與阿里云平臺達成合作的云服務商,則是在阿里云這個‘公共電網’上做‘電器’公司,他們并不需要知道電廠在哪里,但是只要想用電,插上插座即可得到。”
王文彬認為,中國之所以沒有像微軟、甲骨文這樣的信息技術巨頭,是因為長期以來,中國絕大部分軟件企業將信息技術預算中80%的錢,投入到軟硬件平臺建設上,真正花在應用創新上的成本不到20%。這就形成了一個惡性循環:國際信息技術巨頭拿走大部分收入;國內服務商缺乏創新動力;用戶花大錢投入信息化轉型卻難見成效。“云合計劃”旨在改寫這一市場格局,至少為平臺上的云服務商提供服務收入的80%,激發他們的創新積極性。
原標題:阿里云要做云計算“公共電網”

責任編輯:葉雨田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
我要收藏
個贊
-
深度文章 | 能源互聯網環境下的多能需求響應技術
2020-10-23能源互聯網,分布式電源,多能互補 -
秒懂:輸配電價核定的流程與要義!
2020-09-21電價,輸配電價,電力體制改革 -
如何挖潛區縣綜合能源市場?答案來了:規劃先行!
2020-06-16綜合能源服務,清潔能源,新能源消納
-
有話好好說——漫談售電合同爭議
2020-10-12售電合同爭議 -
金風科技今年交付量有望全球第一!
2020-06-30金風科技,風電機組,風電市場 -
探索 | 既耗能又可供能的數據中心 打造融合型綜合能源系統
2020-06-16綜合能源服務,新能源消納,能源互聯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