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低壓電器行業未來之星——記蘇州未來電器股份有限公司創新發展之路
在發電、輸電、配電及用電整個產業過程中,終端用電是一個極其重要的基礎環節,低壓斷路器則是一種使用量大面廣的電器。據介紹,我國低壓電器行業經歷了全國聯合設計、吸收模仿、自主開發三個階段。進入90年代,隨著國際低壓電器技術飛速發展,莫建平敏銳地意識到,我國低壓電器行業也將進入產品更新換代、技術引進開發的新時期。為此,瞄準市場需求,他們進行了大量技術層面的準備,確定新的技術路線,與時俱進超前研發。
實踐證明,這與國內知名斷路器企業研制新型產品的策略不謀而合,“很快成為正受附件產品技術困擾的常熟開關的惟一供應商”。自此,翻開了未來電器真正走向市場、駕馭競爭的嶄新篇章。
“人家不愿做的你做了,企業可以差異化競爭。”
在不再搞聯合設計的時期,低壓短路器企業紛紛自主研發,先后推出塑殼斷路器、框架斷路器、微型斷路器1-4代產品。按照傳統規律,給品種、電流等級紛繁冗雜的斷路器配套附件,只有采取降低成本、大批量生產的方式,才能實現利潤大于投資的目的。
但事實上,隨著主機廠個性化需求的日益增強,附件生產廠的生產和管理難度不斷加大。因此,對于這類不受重視、又微利的小產品,很多廠家或不感興趣、或望而卻步。
瞄準市場需求,未來電器迎難而上。他們采取日本企業精益化的生產管理方式,大力實施工藝出精品、精品創品牌核心戰略;憑借精益生產、嚴格管理優勢;以一流管理、一流設備、一流技術、一流質量和一流服務,為低壓斷路器企業提供了眾多值得信賴的配套元器件。為各種斷路器提供:
工作狀態(分、合)信號輸出---輔助觸頭;
故障狀態(脫扣)信號輸出---報警觸頭;
快速斷開的遠程操作---分勵脫扣器;
欠電壓和失壓狀態保護---欠電壓脫扣器;
遠程控制和自動控制---電動操作器;
電器轉接和快速更換---接插件
保證連續供電---雙電源自動切換器
使斷路器的應用增加了多種保護及控制功能。隨著信息技術的快速發展,對斷路器各種功能的需求拓展更大,如各種信息數據采集、存儲、雙向通訊傳輸、故障自診斷等多種智能化功能。
“目前我們已擁有11大類、9000多種產品。”談到自己研發的龐大“產品家族”,莫建平如數家珍、頗為自豪。莫建平坦陳,我們始終堅定秉承以質量取勝信念,“品質永遠是第一位的。”
談及未來電器的產品定位,莫建平以其非常敏銳的商業眼光對市場進行了深刻剖析:“我國生產低壓斷路器的企業眾多,競爭十分激烈。但斷路器必須要有附件配套,而附件的可靠性直接影響主機質量。當時很多小企業做不好,大企業又不愿做。”莫建平當時看好并奮力開拓的正是市場的“藍海”。
在業內專家看來,專業、精致、特色,已成為未來電器贏得市場競爭的核心法寶。30年辛勤耕耘,他們從塑殼斷路器附件到框架斷路器附件,再到微型斷路器附件,以“未來電器”為品牌商標,將產品做到極致,實現低壓斷路器幾代產品的全覆蓋,猶如一匹“黑馬”,迅猛成為行業的佼佼者。小附件做出了大市場,未來電器成為低壓電器行業的“隱形冠軍”。
“人家做不到的,你做到了成功就在眼前。”
在莫建平看來,創新永無止境。一直以來未來電器志存高遠、卓越領先,在附件領域誓做第一個“吃螃蟹”的人。熟悉莫建平的人認為,“他決策眼光超前獨到,技術管理經驗豐富,善于果敢科學決策。”
為全面提升智能電器綜合性能,我國低壓電器不斷向高性能、小型化、高可靠、智能化、網絡化方向發展。這為附件生產企業創造了極大機遇,也帶來了嚴峻挑戰。
莫建平深知,核心零部件的發展和欠缺是我國裝備制造業的最大短板。由于缺少核心技術和關鍵零部件,很多產業受制于人。在我國微型斷路器遠程控制電動操作器領域,正是如此。
事實上,我國低壓斷路器在技術、性能、指標方面近幾年提升較快,但在系統性、可靠性等方面難與外企抗衡。“微型斷路器遠程控制電動操作器雖然是小型附件產品,然而技術一直不過關,市場一直被外企壟斷。”莫建平分析認為,我國在該領域落后的原因,一是重主機、輕零件研發的觀念作祟;二是很多企業苦于技術創新能力制約而難以涉足。
成也細節,敗也細節。作為一名以振興民族工業為己任的企業家,為了讓附件廠眼中的主機廠(斷路器企業)不再受制于人,錯失發展良機。莫建平以“擴大民族品牌,共同應對國際競爭”為目的,于2007年毅然辭去村黨委書記職務,全心投入企業,親率研發團隊挺進這一“難啃”的領域。這其中有過多少個吃苦耐勞、夜以繼日、百折不撓的故事已難以細數。但命運是自己把握的。
在2010年推出第一代微型斷路器電動操作器,2011年進行二次改進研發的基礎上。
未來電器確實研制出了一個好產品,獨具優勢。不僅經濟效益顯著,更為重要的是,打破國外壟斷,填補了國內空白,在國內外市場擁有了較高的話語權,突破了該終端用電領域最后一千米國產化的瓶頸,為促進我國民族工業轉型升級、創新發展做出了突出貢獻。
談到此處,莫建平的臉上寫滿了喜悅和自豪。他進一步介紹說:“在全球這個產品無論是體積、功能、可靠性都具一支獨秀的領先優勢:一是體積小;二是動作快;三是采用PIC技術,具有雙向可通訊功能;四是可拓展故障自診斷功能;五是具有明顯的性價比優勢。“該項技術獲得7項實用新型專利、5項發明專利(其中兩項國際發明專利)”。而更讓莫建平引以為傲的是,“更高的技術含量,使國內外同行難以追隨。”
此產品的誕生,不僅限于上述優勢,它將在我國各終端用電領域的智能化、信息化、互聯網+時代的來臨,提供了最基礎的器件保障和開創了潛力巨大的市場“藍海”。它與目前我國年產12億極各種微型斷
路器(MCB)匹配,可組合成應用于多種領域的智能化終端電器。
電網終端用電智能電表的全自動預付費系統中,以“未來電器“品牌為代表的外置式專用斷路器,年需求以千萬級計量。

責任編輯:大云網
-
深度文章 | 能源互聯網環境下的多能需求響應技術
2020-10-23能源互聯網,分布式電源,多能互補 -
秒懂:輸配電價核定的流程與要義!
2020-09-21電價,輸配電價,電力體制改革 -
如何挖潛區縣綜合能源市場?答案來了:規劃先行!
2020-06-16綜合能源服務,清潔能源,新能源消納
-
有話好好說——漫談售電合同爭議
2020-10-12售電合同爭議 -
金風科技今年交付量有望全球第一!
2020-06-30金風科技,風電機組,風電市場 -
探索 | 既耗能又可供能的數據中心 打造融合型綜合能源系統
2020-06-16綜合能源服務,新能源消納,能源互聯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