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入市后售電公司的蛻變之路
2025年2月9日,國家發改委、國家能源局印發《關于深化新能源上網電價市場化改革促進新能源高質量發展的通知》(發改價格〔2025〕136號,以下簡稱《通知》),這是繼國家發展改革委印發《關于進一步深化燃煤發電上網電價市場化改革的通知》(發改價格〔2021〕1439號)、《關于建立煤電容量電價機制的通知》(發改價格〔2023〕1501號)后,深化電價市場化改革的又一重大舉措。近年來,為加速推進我國能源綠色低碳轉型,新能源產業發展態勢迅猛。截至2024年末,我國新能源發電裝機容量約達14.1億千瓦,在全國總裝機容量中占比約42%,新能源發電量在全國總發電量中的比重已超過17%。隨著新能源全方位進入市場,其電量將成為售電公司在電力市場中主要的購電來源之一。然而,受新能源發電出力波動性、間歇性和隨機性的影響,以及新能源參與市場交易頻次的增加,現貨市場價格必將隨之頻繁波動。未來售電公司將面臨市場競爭加劇、風險管理難度增加以及服務質量要求持續提高等挑戰。為更好實現可持續健康發展,作為市場交易的操盤手,售電從業者需在積極推動市場化交易機制改革、提高專業技術能力以及探索售電市場新業態等多個維度持續深耕發力。
#FormatImgID_0#
售電市場現狀剖析
自我國提出推進售電側改革,面向社會資本開放售電業務以來,至今已悄然走過近十個春秋。在這十年的時光里,售電市場歷經了從無到有、從萌芽到成長的關鍵階段,如今即將步入成熟階段。在參加電力市場交易并謀求自身發展的過程中,當下的售電公司呈現出三大顯著特征。
一是發售兩側可根據實際需求約定中長期交易曲線。
在當前電力市場,售電公司多與火電企業進行交易。在綠電交易中,售電公司和新能源發電企業通常不需要約定交易曲線,按照電力交易中心給定的新能源典型曲線簽約一口價合約。同時新能源發電企業無需承擔因欠發電量而額外支付的偏差考核費用,售電公司通常可以在綠電交易市場中依據代理用戶綠電需求足額簽約。
二是售電公司在年度交易中基本落實高比例簽約要求。
隨著越來越多的售電公司入場,零售側競爭愈發激烈。部分售電公司在零售市場通過低價搶奪用戶,利用“價格戰”提升市場份額。在批發市場中,為落實發售兩側高比例簽約的硬性要求,避免因未足量簽約導致偏差考核,發電企業不得不以低價與售電公司完成中長期合約簽訂。因此售電公司一般在年度交易中,就基本能夠高比例完成其代理用戶電量的簽約工作。
三是售電公司職能呈現明顯單一性。
目前,一方面通過了解電力市場的供需情況、價格走勢以及政策變化,制定公司參與市場競價、客戶拓展、價格制定等策略,實現從電力中長期市場和現貨市場中購買電能量。另一方面作為零售商向中小電力用戶出售電能量,幫助中小電力用戶避免直接面對電力市場中的價格波動。整體業務模式相對傳統,市場職能相對單一。
面臨的問題和挑戰
伴隨著新能源發電企業全面入市參與市場競爭,作為新能源消納的重要平臺,電力現貨市場的市場環境將發生相應的變化,這也將給售電公司帶來新的市場問題和挑戰。
一是售電公司與新能源發電企業在中長期交易中帶曲線簽約難度增加。
長期以來,中長期交易被認為具有鎖定收益、規避現貨風險的作用。在現有市場機制下,中長期合約是一份需要帶分解曲線的合約。例如,中長期簽約電量較多的時段,如果新能源出力受限,現貨價格很可能將由于供給減少而抬高,超過中長期簽約價格后,新能源企業只能通過購買現貨高價電來補發自己的中長期合同電量,導致虧損。而售電公司為保障自身收益,在交易中更傾向于根據其代理零售用戶的負荷曲線完成簽約。雙方基于不同的利益考量,使售電公司在和新能源發電企業進行中長期交易帶曲線簽約時難度增加。
二是售電公司在年度交易中的簽約比例不確定性增加。
根據《通知》的相關規定,新能源發電企業可自主確定年度、月度、月內等交易周期簽約比例。這一政策調整,賦予新能源發電企業更高的靈活性。隨著交易頻次的增多和交易時間的縮短,新能源發電企業能夠依據中長期市場與現貨市場的價格對比,對中長期交易合約的電量比例進行實時動態調整。為避免承擔較高的預測誤差風險和價格波動風險,新能源企業會更加靈活地調整在年度交易中的簽約比例。
三是大量分布式新能源項目進入市場,傳統模式下的售電公司或將力不從心。
在全球能源轉型的宏大浪潮中,分布式新能源憑借自身的獨特優勢,在我國能源領域呈現出迅猛發展的態勢,目前分布式新能源裝機規模已與集中式新能源旗鼓相當。但與集中式新能源不同的是,分布式項目具有裝機容量小、主體類型多樣、地理位置分散的特點,不同規模、主體的分布式項目“可觀、可測、可調、可控”的能力也存在較大差異。當這些分布式項目進入市場后,批發側經營主體數量將大幅增加,,從而耗費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財力。
應對方法和策略
隨著全國現貨市場建設穩步推進和新能源發電企業全面進入市場,售電公司作為市場交易的重要參與者,實現其可持續健康發展至關重要。為保障售電公司穩健運營,售電從業者未來需在積極推動市場化交易機制改革、提高專業技術能力以及探索售電市場新業態等方面持續發力。
隨著中長期交易周期的逐步縮短和交易頻次的提高,未來中長期交易不帶曲線簽約將是大勢所趨,
一是探索中長期交易不帶曲線簽約和VPPA綠電交易機制,加強售電從業人員技能培訓。允許經營主體可以自主選擇中長期是否進行曲線分解以及分解的顆粒度。連續開市交易疊加取消強制曲線分解能夠進一步提升電力中長期市場的靈活性和流動性,激發中長期市場活力,為經營主體提供更多交易和調倉機會,幫助經營主體有效管理風險。持續推動綠電機制改革,探索通過虛擬長期購電協議(VPPA)完成可再生能源交易。電力用戶按照自身綠證需求與新能源發電企業簽訂合約,當新能源發電企業不能如期交付全部綠證時,應通過在綠證市場中購買綠證完成交付。與此同時,對售電從業人員專業技能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實現由電量分析預測向電力分析預測能力的轉變,根據自身公司規模、風險偏好及風險承受能力,制定營銷策略,通過合約規模控制、止損機制、風險監管等金融管理技巧,合理分配年度、季度、月度等各類中長期交易比例,實現資產的最優組合。
機制電價政策的提出和中長期簽約比例的靈活調整,標志著我國中長期合約正逐步向標準化合約轉變,其背后本質就是電力期貨交易
二是中長期交易金融屬性不斷強化,進一步推動電力期貨市場建設進程。我國電力現貨市場為集中式電力市場模式,在此模式下,中長期合約不進行實際的物理交割,僅進行金融結算,發揮避險作用。從國際經驗來看,美國、歐洲、日本等地區的電力中長期合約并不在傳統電力市場中簽訂,而是通過期貨交易所在場外簽訂標準化合約,以金融手段計算盈虧,實現風險對沖。新能源全面入市后,。金融屬性增強的中長期交易合約,將加速推動我國電力期貨市場建設,同時大幅提升合約在市場中的流動性和換手率,有效打破經營主體在電力現貨市場中通過行使市場力抬高交易價格的不良局面,保障市場的公平與高效運行。
發揮“化零為整”的整合優勢,以聚合方式幫助多個分布式新能源項目參與電力交易。
三是售電公司需以聚合商身份,助力分布式新能源企業投身電力市場。在國際電力市場的實踐中,美國、英國均通過巧妙設計聚合商入市機制,達成了“分布式新能源以聚合方式直接參與市場”的模式。這種模式大幅簡化了交易流程,降低了分布式新能源參與市場的難度。我國售電公司都是經過嚴格審核、具有資質的企業,不僅有專業的交易員,而且能夠連接電力用戶的購電需求,符合成為聚合商的基本要求。售電公司在電力交易平臺注冊成為聚合商經營主體后,面對復雜多變的市場化交易規則,售電公司能夠憑借專業技術服務,為分布式新能源主體提供全方位支持。通過深入分析和精準預測出力曲線與交易價格,協助分布式新能源主體制定周全的交易策略,確保其在復雜的市場環境中實現收益最大化。以英國的 Octopus Energy(章魚能源)為例,它以“能源聚合商”的身份活躍于市場,當分布式新能源發電主體的發電量無法通過自發自用100%完全消納時,Octopus Energy 提供多種不同的電價方案,收購這部分剩余電量參與市場交易。通過敏銳捕捉現貨市場形成的峰谷價差,實現經濟收益的最大化。
正如習近平總書記所說,要堅定不移推進能源改革,還原能源商品屬性,構建有效競爭的市場結構和市場體系,形成主要由市場決定能源價格的機制。新能源發電企業全面入市后,售電公司需要盡快適應新的市場形勢,深入研究市場政策,持續提升自身業務能力。只有這樣才是售電公司實現可持續發展的關鍵路徑,才能在電力市場化改革道路上一路披荊斬棘,凱歌前行!

責任編輯:雨田
-
海南公布2025年具備參與電力市場交易資格的售電公司名單
2025-02-06電力市場交易 -
廣西電力交易中心暫停12家售電公司交易資格!
-
西藏2家發電企業注冊為電力交易市場主體
2024-03-07西藏2家發電企
-
海南公布2025年具備參與電力市場交易資格的售電公司名單
2025-02-06電力市場交易 -
廣西電力交易中心暫停12家售電公司交易資格!
-
西藏2家發電企業注冊為電力交易市場主體
2024-03-07西藏2家發電企
-
深度文章 | 能源互聯網環境下的多能需求響應技術
2020-10-23能源互聯網,分布式電源,多能互補 -
秒懂:輸配電價核定的流程與要義!
2020-09-21電價,輸配電價,電力體制改革 -
如何挖潛區縣綜合能源市場?答案來了:規劃先行!
2020-06-16綜合能源服務,清潔能源,新能源消納
-
有話好好說——漫談售電合同爭議
2020-10-12售電合同爭議 -
金風科技今年交付量有望全球第一!
2020-06-30金風科技,風電機組,風電市場 -
探索 | 既耗能又可供能的數據中心 打造融合型綜合能源系統
2020-06-16綜合能源服務,新能源消納,能源互聯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