售電公司未來出路在哪?深化電改攻堅克難
今年"兩會",全國政協委員、新奧集團董事局主席王玉鎖《深化配電改革,升級售電模式,加快能源互聯網實效落地》的提案為電力改革下一步的走向提出了新的問題和解決之道。2015年黨中央國務院共同發布的中發〔2015
該如何解決這一問題?王玉鎖委員提出要靠信息化,特別是大數據。發展大數據的根本目的就是預測。對于用戶的用能數據進行長期跟蹤,在數據中挖掘規律,用規律來預測未來。掌控需求的變化規律,一方面幫助用戶來優化負荷,進行智能化的需求側管理;另一方面幫助供電方及時應對,根據預測進行預先響應準備;再在一方面幫助電網及時掌控需求變化,保障供電質量。王玉鎖委員為售電公司指了一條明路,以智取勝!大數據是智能電網優化配電的關鍵,也是售電企業要必備的本事。
尊重規律
誰賣東西誰收錢,誰收錢財誰擔責,買賣雙方,這是千百年來做買賣的基本規律。而電力改革中出現了售電企業的不能收費,不能開票,買賣雙方的事要由第三方的電網收錢開票。如果這個第三方是一個中立機構也就罷了,可第三方是電網,是售電企業的競爭對手,他要是收了錢不供電用戶該找誰?他要是拖著不給售電企業的服務費,就可以把競爭對手活活搞死。
目前,不具有配電網經營權的售電公司開展售電業務,仍由電網企業向客戶收取電費并開具發票,售電公司不具備電費結算權和開票權,只能按照電費價差后期和電網公司進行結算。將售電企業的生殺大權交給競爭一方,這樣的市場經濟也算是別出心裁了。
《民法通則》和《合同法》的基本要義都是雙方合同不能涉及第三方,這將導致售電企業連合同都無法與用戶簽署。如果是三方合同,電網公司是否會因為售電公司與自己的競爭關系而拒絕簽署,或者拒絕履行相關義務,這樣的交易如何實現?
顯而易見,這是當初改革制度設計中對電網妥協形成的一個漏洞。9號文件確定的"通過改革,建立健全電力行業'有法可依、政企分開、主體規范、交易公平、價格合理、監管有效'的市場體制"的目標是沖突的。改革應該遵循市場經濟的基本規律和規則,要依據國家法律為基本原則。
電力供需交易最終由電網結算,主要是為了維持電網作為500強的交易量,靠交易規模支撐住電網的信用,降低電網的融資成本。目前的國家電網和南方電網規模已經足以傲視全球,不需要擔心信用不夠。電網公司是國有企業,背后是國家的信用,是不是500強并不重要。電網是公共事業,服務好整個社會更加重要。通過開放,吸引更多的社會資金投入;通過改革,促進能源行業的積極創新;通過競爭,提升中國經濟社會的整體效率,這是我們追求的根本目標。
如何填補這個漏洞?王玉鎖委員的建議是,調整交易電費結算機制,不論是否具有配電網資產,都應按照市場化方式由售電公司直接與用戶結算電費、開具發票。建立健全交易電費資金安全保障機制,完善電力市場信用體系。讓買賣雙方直接相互承擔責任,可以最大限度地避免風險。電網目前也面臨一些用戶欠繳電費問題,特別是一些僵尸企業,地方政府以就業、穩定等理由要求電網欠費供電。一旦市場化,專業化的售電公司按照市場規律進行電力交易,可以最大限度地保護電網利益。
總而言之,電力市場化的改革是一個不斷摸索漸進的過程,一邊需要我們及時發現問題揭示矛盾,另一方面要求我們面對矛盾解決問題。只有建立一個實事求是的氛圍,深刻領會黨中央國務院深化電力改革的初衷,堅持進取攻堅克難,改革才能健康發展,能源產業產能順利轉型升級。
(作者為中國能源網首席信息官)

責任編輯:大云網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
我要收藏
個贊
-
深度文章 | 能源互聯網環境下的多能需求響應技術
2020-10-23能源互聯網,分布式電源,多能互補 -
秒懂:輸配電價核定的流程與要義!
2020-09-21電價,輸配電價,電力體制改革 -
如何挖潛區縣綜合能源市場?答案來了:規劃先行!
2020-06-16綜合能源服務,清潔能源,新能源消納
-
有話好好說——漫談售電合同爭議
2020-10-12售電合同爭議 -
金風科技今年交付量有望全球第一!
2020-06-30金風科技,風電機組,風電市場 -
探索 | 既耗能又可供能的數據中心 打造融合型綜合能源系統
2020-06-16綜合能源服務,新能源消納,能源互聯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