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網企業收取“預付電費”合法嗎?如何防范法律風險?
最近幾天,觀茶君接到好幾個在電網企業工作的小伙伴的緊急電話:工商局說我們公司收取預付電費的行為違法,要對我們進行行政處罰!工商局的說法有法律依據嗎?我們能收取預付電費嗎?說來也巧,早在今年5月份,觀
出于對電力行業的敏感,觀茶君連茶都沒有泡就細細讀來:
該行政處罰決定書認定:供電公司濫用其優勢地位,在給專用變、臨時用電戶正式送電之前,以收取“預付電費”的方式(未將此款項抵扣電費、滾動結算,而是長期無償占有),強行收取用電保證金,否則拒絕提供供電服務,該行為違反了《反不正當競爭法》所禁止的限制競爭行為,因而對其作出責令改正違法行為、并處罰款18萬元的行政處罰決定。一審法院維持工商局的處罰決定。
觀茶君再看工商局的處罰理由,簡而言之,意思有以下三層:一是供電公司的行為屬于以“預付電費”之名,行收取“用電保證金”之實;二是有關部門是發布過實行電費、電鍍表保證金制度的規定,那是為了保證國家電費回收,由用戶存出的擔保資金,在用戶因被撤銷、解散等原因未能履行供電合同發生欠費時供電企業才有權處理這筆擔保資金;三是,現在這一制度已被有關部委的通知明令取消,供電企業再收就沒有任何依據了。所以,供電企業再堅持這么做就是在給用戶設置不合理條件,違反《反不正當競爭法》啦,被處罰就是應當的啦!
一審法院說工商局說得有道理,做得也沒錯。
看完上述理由,觀茶君迷茫了,這有點小小顛覆觀茶君一直以來對《合同法》、《擔保法》基本原則的理解。作為民事合同的供電方和用電方能不能協商采取預付電費形式?用電保證金是什么性質?部門規定取消后,供電企業還有權收取用電保證金嗎?
唉,律師的職業病發作,觀茶君再次任性地較真,開始翻箱倒柜查找法律依據。
供電企業能“預收電費”嗎?
在這個問題上,觀茶君相信,您的答案與觀茶君是一樣滴:能!
首先,我國《合同法》第十章專章規定了供用電、水、氣、熱力合同。供用電合同實質為一種特殊的買賣合同,買賣雙方的法律地位完全平等,供電人和用電人的權利和義務完全可以通過合同加以約定:如供電的方式、用電容量和性質、計量方式、電費的結算方式、供用電設施的維護責任等。
其次,國務院《電力供應與使用條例》第27條第二款規定,“用戶應當按照國家批準的電價,并按照規定的期限、方式或者合同約定的辦法,交付電費。”
也就是說,無論從法律還是行政法規來看,經與用戶協商一致,供電企業可以采取預收電費方式。但達成預收電費協議,一定要用戶自愿。這其實也是與正推行的預付費智能電卡形式相符,與通訊行業預存話費的做法性質一樣的。觀茶君認為無可非議。

責任編輯:大云網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
我要收藏
個贊
-
深度文章 | 能源互聯網環境下的多能需求響應技術
2020-10-23能源互聯網,分布式電源,多能互補 -
秒懂:輸配電價核定的流程與要義!
2020-09-21電價,輸配電價,電力體制改革 -
如何挖潛區縣綜合能源市場?答案來了:規劃先行!
2020-06-16綜合能源服務,清潔能源,新能源消納
-
有話好好說——漫談售電合同爭議
2020-10-12售電合同爭議 -
金風科技今年交付量有望全球第一!
2020-06-30金風科技,風電機組,風電市場 -
探索 | 既耗能又可供能的數據中心 打造融合型綜合能源系統
2020-06-16綜合能源服務,新能源消納,能源互聯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