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端倉庫”讓電網運維更高效
三峽近區電網5座換流站是華東、華中、南方三大電網區域互聯、南北互供的大通道。備品備件是電網開展運維檢修工作的物質基礎,一旦出現核心設備備品短缺,將導致故障無法及時處理,造成高壓直流系統停運。國網湖北電力公司充分利用“大云物移”技術,建立換流站備品智能管理系統,打造“云端倉庫”,提升物資管理水平,確保電網安全可靠運行。
“以前迎峰度夏期間是我們最緊張的時候,擔心換流站設備出現缺陷時備品備件不夠或送達不及時,影響跨區電網安全穩定運行?,F在有了‘云端倉庫’,我們管理起來輕松多了。”10月23日,湖北電力檢修公司特高壓交直流運檢中心機具班班長陳文告訴記者。
“大云物移”創新備品管理模式
國網湖北電力5座換流站備品備件4000余種、3萬多件,資產總額達4億元,存放在宜昌、荊門、荊州三地,具有種類多、數量大、金額高、存放散的特點。
“傳統備品管理模式采用人工盤點、手工登記方式,錄入工作量大,易出錯。”陳文介紹,在這種模式下,備品出入庫信息更新不及時,超期送檢和備品缺額問題時有發生。此外,各倉庫分散管理,信息孤立,備品重復配備,增加運維成本;備品調配、領用手續繁瑣,查找困難,降低設備故障處理效率。
2015年,國網湖北電力開始借助“大云物移”技術,建立換流站備品智能管理系統,打造“云端倉庫”。
信息“云端存儲”,實現集中式多維度數據瀏覽。借助信息通信技術,將備品信息集中存放于云端服務器中,實現多站備品信息實時監控、統一調度、集中管理,使備品管控模式由線下人工管理轉變為線上智能信息管理。
“移動管理”實現聯動式管控
利用移動互聯技術,通過研制備品管理APP,在此基礎上建立多層級穿透式管控體系,實現任意時間、任意地點、不同層級的備品管控和少人化管理。
數據“深度挖掘”,實現大數據智能化高級應用。系統內置豐富的圖形化數據查詢、統計、分析、報表功能,配置多種智能應用模塊,對數據進行深度挖掘和全面分析,大幅提升備品管理效率。
資源“統一調配”,實現物聯網集約化備品管理。充分利用物聯網技術,推進換流站備品一體化管理,為國網公司建立備品統一調配機制提供決策參考,保障設備損壞快速恢復。
湖北電力檢修公司特高壓交直流運檢中心技術主管、該項目組負責人顧建新介紹,這一智能管理系統首創了基于云存儲技術的換流站備品多維信息檢索功能、基于物聯網及移動互聯技術的“一鍵式”換流站備品管理模式和基于大數據技術的換流站備品智能分析預警功能,已成功申報國家專利,并獲湖北省企協管理創新成果二等獎。
“云端倉庫”提升電網運檢質效
“傳統的換流站備品管理模式需要專職管理人員6人,僅盤點庫存過去就要10天時間,使用智能‘云端倉庫’后僅需2人,庫存盤點零耗時。”陳文說,不僅備品管理效率大幅提升,同時也為換流站運維檢修提供可靠物資保障。
該項目組負責人顧建新算了一筆賬:國網湖北電力平均每年進行兩次直流停運消缺工作,按照直流系統額定功率300萬千瓦運行計算,使用系統后大幅縮短備品領用周期,共可節約檢修時間50分鐘,由此可多送電量250萬千瓦時。與此同時,系統解決了備品重復配備的問題,可降低備品重復配備成本約20%,以湖北地區5座換流站為例,平均每年新增備品資產5000萬元,則共可節約備品購置1000萬元。
據了解,換流站備品智能管理系統避免備品補充不及時導致重要負荷停電,提高了電網可靠性。該系統除可應用于換流站備品管理外,還可滿足電力系統其他物資管理需求。通過進一步擴展開發,該系統還可廣泛應用于其他行業。

責任編輯:電改觀察員
-
發電電力輔助服務營銷決策模型
2019-06-24電力輔助服務營銷 -
繞過安卓SSL驗證證書的四種方式
-
網絡何以可能
2017-02-24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