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產業在物聯網時代能獲得何種機會?
物聯網已成為國家級重大政策
如今物聯網的應用市場已初見雛型,而各種網通、無線感測/資料擷取、微控制器與嵌入式技術的發展也已步入成熟。觀察世界經濟強權,無不將物聯網發展納入國家長遠發展計劃當中,紛紛以國家級政策高度,制定物聯網產業政策。
如美國總統歐巴馬在2008年時,提出“物聯網振興經濟戰略”,確定將物聯網提升為美國國家戰略之一,推動并強化感測技術和智能型基礎設施的建置。歐盟則在2009年6月,提出歐盟物聯網行動計劃,強調廣泛應用RFID建構信息網絡,同時強化信息安全技術能力。
日本緊接著在2009年8月,提出i-Japan國家藍圖,計劃在原u-Japan計劃基礎上增加強調電子化政府業務、社會信息服務應用。同時間大陸也提出「感知中國」計劃,將物聯網定調為大陸戰略性新興產業,加速發展傳感網絡與物聯網絡關鍵技術,及早部署后IP時代的網絡技術研發。
大陸工業和信息化部(工信部)在2011年底,正式發布“物聯網十二五發展規劃”,也正是啟動一直“只聞樓梯響”的物聯網工程。根據工信部的規劃,由于大陸的物聯網核心技術和高端產品與國外差距較大,高端綜合集成服務能力不強,缺乏骨干龍頭企業,應用水平較低,且規模化應用少,信息安全方面存在隱患等。因此將要求到2015年時,大陸要在核心技術研發與產業化、關鍵標準研究與制定、產業鏈條建立與完善、重大應用示范與推廣等方面取得顯著成效,初步形成創新驅動、應用牽引、協同發展、安全可控的物聯網發展格局。
為實現以上目標,屬于產業鏈核心技術的超高頻和微波RFID標簽、智能傳感器等領域為主的產業,勢必將因此而受益。因為大陸企業的低頻和高頻技術相對成熟,超高頻和微波相關應用則需要仰賴進口。但由于超高頻波段成本更低,應用范圍更廣,已被明確列為物聯網產業發展的重點,相關產業未來只要能掌握大陸商機,勢必會有明顯的成長。
大陸啟動物聯網十二五規劃
保守估計,物聯網的產業鏈至少涵蓋了芯片/處理器、感知器件(如傳感器、RFID等)、感知設備(如智能終端、標簽讀寫器)、網絡通信設備、云端運算數據處理平臺、應用軟件、系統集成、服務提供等環節。
而在應用領域方面,根據剛出爐的「中國物聯網十二五規劃」,至少包括智能電網、智能交通、智能工業、智能農業、智能物流、智能環保、智能醫療與智能家居等領域,目前光是大陸就已有28個省市將物聯網作為新興產業發展重點之一,不少一二線城市都已在建設或籌建物聯網產業園,可見物聯網的龐大規模。
除了關鍵零組件及技術,可能為臺灣科技產業帶來發展機會外,在大陸物聯網十二五規劃中所涵蓋的領域之中,也有不少產業的內容都是臺灣廠商強項,也是未來臺廠可切入的商機的所在。而智能電網為物聯網應用中投資比重最高的項目,其中感測元件和控制元件可說是用途最廣的部分,臺廠剛好具備相關技術,可挾此切入大陸市場。
此外,由于大陸未來希望能透過物聯網的規劃,推動藥品流通和醫院管理智能化,并且能以人體生理和醫學參數采集及分析為切入點,進一步將醫療服務,延伸至家庭和社區開展遠程醫療服務。臺灣發達的醫療技術,將是臺廠切入物聯網中的智能醫療產業的一大機會。
智能醫療有利臺灣業者切入
以大陸十二五物聯網規劃的幾個重點領域為例,在智能農業方面,大陸日前已公布“全國農業農村信息化發展十二五規劃”,明確指出將設立農業農村信息化試驗區,主要包括農業部確定的200個國家級現代農業示范區,重點發展3G、物聯網、傳感網、機器人等現代信息技術在該區域的先行先試,推進資源管理、農情監測預警、農機調度等信息化的試驗示范工作,完善營運機制與模式。
按照規劃中要求,具體指標包括,大陸農業生產信息化整體水平成長2倍,達到12%;農業經營信息化整體水平成長2倍,達到20%;農業管理信息化整體水平達到60%;農業服務信息化整體水平達50%等。
而在智能醫療方面,由于大陸未來希望能透過物聯網的規劃,推動藥品流通和醫院管理智能化,并且能以人體生理和醫學參數采集及分析為切入點,進一步將醫療服務,延伸至家庭和社區開展遠程醫療服務。臺灣發達的醫療技術,將是臺廠切入物聯網中的智能醫療產業的一大機會。
物聯網的商機,也開始吸引外商在臺投資,如多年前即提出物聯網概念的IBM,已計劃在臺設立物聯網研發中心,并已向經濟部提交相關營運計劃書,積極爭取在臺灣設立繼北京之后第2個專攻物聯網的研發重鎮,待臺灣主管機關核準后,最快2012年可望對外宣布。
移動化與實時性是應用普及關鍵
美國研究機構Forrester預測,物聯網產值到了2020年,將是目前互聯網相關產業產值的30倍,形成下一個充滿商機的兆元級產業。如何復制互聯網在1990年代商業化的成功經驗,培植出更多優秀的企業,是未來的主要挑戰。
臺灣資策會智能網通系統研究所與產業情報研究所(MIC)聯合針對臺灣民眾的物聯網應用需求進行調查發現,超過60%的受訪者希望能使用智能型手機來操作各項物聯網的應用服務,特別是在“居家安全”及“智慧節能”方面的增值服務,這兩項也是消費者付費意愿最高的應用服務,顯示消費者對于物聯網服務具有高度行動化與實時性的需求。資策會MIC表示,整合移動工具及應用服務,將是未來發展物聯網的重要方向。
資策會調查發現,臺灣消費者對于物聯網的采購意愿集中在“居家安全”及“智慧節能”兩大項目,有53%的受訪者對“居家安全”服務有采用意愿,有40%的受訪者則表示對“智慧節能”服務有興趣,其中高雄市受訪者對于采用“居家安全”的意愿,比重遠高于其它地區。此次調查,著重于物聯網與民眾生活切身相關的五大應用,包括“智能節能、智能居家安全、智能醫療照護、智能娛樂、智能停車場”等應用需求調查。
但調查也發現,民眾對于“可能造成信息安全問題或個人隱私風險”及“付出費用與獲得效益不對等”等議題相當關注,在個人信息及隱私的網絡安全性日益受到重視的情況下,也可能因此成為推動物聯網過程的最大阻礙,不管是政府或業者,未來都應致力于教育市場,建立正確的信息應用觀念,才能讓物聯網的美好愿景得以實現。
資策會資深產業分析師蔡玉青表示,物聯網對臺灣消費者而言,仍屬于新興的應用服務范疇,消費者對于相關服務內容的認知仍處于陌生階段,無法具體判斷采用物聯網服務后所能帶來的效益,而且個人信息在物聯網應用流程中的傳輸、處理及運用,目前也沒有明確的法令規范與保護,這些因素都將可能成為未來業者推動物聯網過程中,消費者決定要不要采用的最大阻礙。也就是說,如何讓物聯網使用者感到安心、放心,是業者推廣物聯網的關鍵挑戰。
責任編輯:黎陽錦
-
發電電力輔助服務營銷決策模型
2019-06-24電力輔助服務營銷 -
繞過安卓SSL驗證證書的四種方式
-
網絡何以可能
2017-02-24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