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計算安全的共識、共鳴和挑戰
不言而喻,云計算仍是一個迅速變化的領域,要么保持在最前沿,要么落后。2010年10月18號,工信部和發改委共同發文將云計算和虛擬化寫入十二五的戰略規劃,確定在北京、上海、深圳、杭州和無錫五個城市先行開
不言而喻,云計算仍是一個迅速變化的領域,要么保持在最前沿,要么落后。2010年10月18號,工信部和發改委共同發文將云計算和虛擬化寫入“十二五”的戰略規劃,確定在北京、上海、深圳、杭州和無錫五個城市先行開展云計算服務創新發展試點示范工作。遠看,我們需要抓住云計算所帶來的機遇,持續并快速的改變思維,優化流程、找尋方法、變革技術;近看,遷移到云計算的過程,為我們提供了新的契機,來重新審視和謀劃現有的基礎設施、應用等與業務的關聯性。不論是遠謀還是近思,云計算與任何新概念和技術一樣,它會帶來新的機遇,也將創造新的風險,不可預期的安全風險甚至會超過企業當前的安全需求。在你思考選擇是否選擇云計算的時候,安全的位置和憂慮到底是怎樣的?本文將通過我們的所見所聞,與你共同探討云計算安全的問題,以期所思所想與大家共鳴。
共識:云計算是安全機遇
不論是廣義的云計算安全,還是狹義的云安全。目前普遍的共識是云計算是安全技術創新和發展的機遇,在云計算還未像今天如此火爆的時候,狹義云安全的定義就已經風生水起,成為安全廠商展現自身安全技術系統、架構領先性的舞臺。借助云的概念,安全廠商自身技術和架構的可信、規模、積累、對服務模式的思考等,就成為了他們經常掛在嘴邊的關鍵詞。產業也在經歷了云計算是安全的災難,還是安全機遇彷徨之后,意見逐漸趨同。雖然安全目前依然是擺在企業跨入云計算環境的首要擔憂之一,但云計算給安全所帶來的機遇,已經是產業和廠商的共識。
共鳴:信心和耐心為云計算卸下包袱
不論是選擇云服務,構建私有云,還是將現有基礎設施遷移到云。首先需要對這一新興技術概念抱有信心,從2010到2011年的很多報告顯示,由于安全問題,眾多的企業對云計算持謹慎態度,但對云對安全的態度正在發生變化。2010年Harris調查顯示,超過81%的用戶擔心云服務的安全性問題,普遍認為云計算缺少安全性。而到了2011年,眾多的調查報告顯示,企業開始對云計算選擇的比例呈上升勢頭,賽門鐵克《云端現狀調查》報告顯示,88%的受訪者有信心邁進云計算而不會影響信息安全,雖然只有很少比例(15%-18%)認為已經做好過渡到云的準備,雖然說多做少,但根據這份調查報告顯示,譬如企業選擇郵件安全、IM安全等安全云服務的比例要多于其他云服務,從對安全的擔憂到現在的安全性預期的評估,安全造成企業對云計算呈謹慎態度的局面正在改觀。
還有眾多的云計算調查報告的數據,也顯示出企業對云計算的鐘情。雖然安全的擔心仍然存在,但云服務的效能、可用性、評估預期、IT部門對系統的控制權是否會導致崗位流失等更多的隱憂正在浮現,安全從云計算誕生就背上的包袱和陰霾正在被驅散。
同時云計算不可能一蹴而就,所以企業和整個產業都要有耐心走好這個過程,從整個行業進展情況來看,可能很多企業都要花多則6-7年,少則3-5年來過渡,而目標也不是簡單的將數據中心搬到公有云或變成私有云。同樣之于安全,云計算的技術架構,平臺,終端計算,每個層次都不能忽視安全,每個層面都有安全,包括管理也需要安全,安全不是支離破碎,不是某一個環節把安全考慮好了就一勞永逸。所以需要從各個層面看現有架構走到安全體系的階段,包括傳統組件,基礎架構,技術應用,開發等,當新的應用方式出現的時候,都是對安全的巨大挑戰,如果不能很好的處理將帶來不可預期的后果。比如新老應用,與云與現有安全架構的兼容性問題?數據在云端和本地的風險和合規問題是完全不同的?遷移策略是怎樣的,遷移過程中,安全策略如何掌控動態變化?虛擬化打破了物理的硬性綁定,流動的數據和應用,安全如何考慮?
共鳴:安全責任歸屬發生的改變
根據CSA云安全聯盟發布的《云計算關鍵領域安全指南》對云計算安全的定義,云計算中安全控制的主要部分與其他IT環境中的安全控制并沒有太大的區別,但是根據企業采用的云服務模型、運行模式以及提供云服務的技術,與傳統IT解決方案相比云計算可能面臨不同的風險。
如上文所述,企業對云計算安全的謹慎態度,已經隨著云的逐步深入,轉嫁到其他方面的擔憂,比如云的效能,可用性等。。云計算的重要吸引力之一就在在于經濟上的可擴展性、標準化提供的成本效率,為了支撐這種成本效率,云提供商提供的服務和解決方案必須足夠靈活,以服務最大可能的用戶數、最大化企業的市場,而安全集成到這些服務方案中將使得方案變得僵化。雖然安全只是使得云服務僵化的原因之一,但與數據和信息的所面臨的風險相比,安全的集成必不可少。所以明確的可糾責性,清楚企業安全現狀的成熟度,就是有效安全控制的級別等就顯得格外重要了。
CSA聯盟給出的安全責任根據云服務模式劃分為:在SaaS環境中,安全控制及其范圍在服務合同中進行協商,服務等級、隱私和符合性等也都在合同中指出。在IaaS中,低層基礎設施和抽象層的安全保護屬于提供商職責,其它職責則屬于客戶。PaaS則居于兩者之間,提供商為平臺自身提供安全保護,平臺上應用的安全性及如何安全地開發這些應用則為客戶的職責。
共鳴:私有云與公有云誰更安全
首先要清楚公有云和私有云的定義,公有云由云服務供應商提供,其云基礎設施、平臺或應用為公眾或企業提供服務。私有云的基礎設施、平臺和應用只為企業運行和服務,由企業自身負責管理。當然企業也可以在自建私有云的同時,一些業務也可以選擇公有云服務提供支撐,這就是混合云的概念了。
簡而言之,私有云是在企業內部署的,有明確的邊界,我們是否就可以認為私有云就更加安全呢?正如CSA對云計算安全定義的那樣,其實云計算安全控制的主要部分與傳統IT環境的安全控制沒有什么區別。更寫實的理解,公有云供應商來維護其云環境的安全,只是其為公眾提供云服務,私有云是企業維護自身云的安全,為自己提供云服務而已。他們共同面對的安全問題都來自云計算的特性,即虛擬化所提供的動態性,意味著即便是私有云,如果云環境的一個虛擬機存在安全威脅,那么虛擬機間的通信就會存在安全威脅,那么企業傳統安全架構和防護措施可能就會被輕易越過,那么企業私有云安全邊界是需要動態的變化,還是像傳統安全邊界一樣面臨挑戰?
同時,企業正在不斷提升其安全系統的級別,即高級安全系統的構建。那么這樣的系統需要可信,基于信譽,智能感知,背景感知,自動化管理,對安全策略的動態部署等等。簡言之,完全打破人工對安全的更新、維護、管理,盡量節約人工成本。那么問題就出現了,滿足云的安全自動化的能力與目前企業的人工安全實踐并不匹配,企業是該牽強的附和云的自動化要求,強上安全自動化,還是等待技術進一步完善,在安全與云基礎設施完全匹配前,平衡更多的條件和因素?據筆者了解,在未來發布的新版本《云計算關鍵領域安全指南》中,將有專門的主題,討論企業私有云安全的內容。
再看公有云,在《云計算關鍵領域安全指南》V2.1中。所涉及的云計算安全的內容范疇大多數與公有云的安全有關,正如前文所提到的不同云服務模式的職責分配。企業可能會問既然選擇了公有云服務,為什么還要對云環境承擔責任,甚至依然倔強的認為私有云比公有云在安全方面更具優越性。坦率的說,如果企業決定選擇公有云的服務,那么首先要充分信任云供應商的安全防護技術和能力,并與供應商明確各自控制范圍的安全范疇,并盡最大可能將企業本身需要維護的安全內容做到完善;而不是當面對公有云的時候,模糊職責范圍,不去履行企業自身應盡的責任。
總結一下,私有云即使在企業控制范圍內,如果使用不善,依然面臨安全威脅的挑戰,公有云如果與供應商一起,通過合理的職責劃分和合作,也能達到更好的安全性。
在《云計算關鍵領域安全指南》V2.1中,指出了12個關鍵領域的云計算安全控制范圍,分為治理和運行。治理部分包括:治理和企業風險管理,法律和電子證據的發現,合規和審計,信息生命周期管理,可移植性和互操作性。運行部分包括:傳統安全、業務連續性和災難恢復,數據中心運行,事件響應、通告和補救,應用安全,加密和密鑰管理,身份和訪問管理,虛擬化。并給出了詳細的治理和運行建議
責任編輯:和碩涵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
我要收藏
個贊
-
發電電力輔助服務營銷決策模型
2019-06-24電力輔助服務營銷 -
繞過安卓SSL驗證證書的四種方式
-
網絡何以可能
2017-02-24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