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首部電力現貨市場交易規則問世
8月30日,國家能源局南方監管局會同廣東省經濟和信息化委員會、廣東省發展改革委聯合發布《關于征求南方(以廣東起步)電力現貨市場系列規則意見的通知》,印發《廣東電力市場運營基本規則(征求意見稿)》和配套的關鍵實施細則,這也標志著我國首部電力現貨市場交易規則的正式問世。
作為首批8個電力現貨市場試點地區之一,南方(以廣東起步)電力現貨市場建設走在全國前列,南方(以廣東起步)電力現貨市場系列規則結合南方區域和廣東實際,創新性地提出電力現貨市場利益平衡、風險控制、市場銜接等關鍵問題的解決方式,是符合我國國情、具有中國特色的電力現貨市場交易規則。同時,隨著現貨市場試點的穩步開展,售電行業將加速向專業化、技能化發展,真正激活電力市場,促進市場競爭,這也對市場風險防控和市場監管提出了更高要求。
結合實際,編制符合國情的現貨規則
南方(以廣東起步)電力現貨市場系列規則歷經4次集中討論和2次專家意見征集而成,包括《廣東電力市場運營基本規則(征求意見稿)》及配套的市場管理、中長期交易、現貨電能量市場交易、調頻輔助服務市場交易等8個關鍵實施細則。其中,運營基本規則是系列規則的基礎和基本原則。
根據規則,廣東電力市場將形成“中長期+現貨”市場體系,包含基于差價合約的日以上周期的中長期電能量市場和全電量競價的日前、實時現貨電能量市場。同時,發電側以發電機組對應上網節點的節點電價作為現貨電能量市場價格,用戶側以全市場節點的加權平均綜合電價作為現貨電能量市場價格。
牽頭負責制定電力市場規則的南方能源監管局相關負責人表示,現貨市場代表著電力市場發展的方向,但國內電力現貨市場建設尚屬首次,僅有國際電力市場的技術性經驗供參考,而國外與我國國情不同,因此該局結合我國電力計劃與市場雙軌制運行的特點和國情,以及廣東省和南方區域的實際情況,編制了國內首部電力現貨市場交易規則。
“舉個例子,為增強可操作性,現貨市場現階段按照‘發電側報量報價、用戶側報量不報價’的模式起步,再平穩發展到‘發電側報量報價、用戶側報量報價’模式,同時設置合理的上下限。”該局相關負責人解釋,從穩步起步、逐步完善的角度考慮,現貨市場起步階段利益格局調整不宜過大,且市場的成熟發展需要一定時間,該局將視市場進程適時探索完善規則,切實推動電力市場向縱深發展。
“改革從來不是一蹴而就的,從2006年臺山發電廠與6家電力大用戶開展直接交易試點,到2013年啟動全省直接交易試點,再到如今的現貨試點,是廣東10多年來電力市場培育發展的成果,并不是單一割裂的。”該位負責人強調,只有結合實際編制的規則才具有生命力和可操作性,廣東電力市場方可延續發展至今。為此,在現貨市場規則編制過程中,該局廣開言路,敞開大門編規則,邀請市場主體廣泛參與,使規則得到廣大市場主體的認可,更具可操作性。
平衡風險,創新解決市場關鍵問題
廣東省內電源裝機容量大,電源結構復雜,不同機組間成本懸殊。若現貨市場采用絕對價格競爭的市場模式,則部分高成本發電機組缺乏競爭優勢,面臨生存困境。
對這備受市場主體關注的現貨市場中不同成本機組同臺競價問題,規則提出了創新性的解決方案。考慮到社會對電價波動的承受度,南方能源監管局在測算不同機組真實運行成本和綜合成本的基礎上,高成本機組參照執行與常規燃煤機組的同一成本,在競得及發出電量后,實際結算時向其給予一定的補貼以保障機組收益,補貼資金由市場用戶分攤。該方案得到了國家發展改革委副主任連維良的高度贊賞,他說:“這個解決辦法非常好,對全國電改都有重要的推動作用,我們全力支持。”
此舉也有利于在市場起步階段設置交易限價。據了解,為避免市場操縱及惡性競爭,經能源監管機構和政府部門同意后,市場運營機構可根據測算,對電能量市場和輔助服務市場的申報價格和成交價格設置合理的上限及下限,以有效調整市場競爭度,及時防范過度投機行為。
除此以外,規則還充分考慮我國電力計劃與市場雙軌制運行的特點,創新性地解決了二者銜接的問題。其中,計劃與市場的銜接方面,省內A類機組年度基數合約電量作為電能量市場交易開展的邊界條件,由政府主管部門制定下達,落實優先發電、優先購電政策;B類機組的分月合約電量根據市場規則以差價合約形式參與市場。跨省區交易與廣東電力市場交易的銜接方面,廣東是“西電東送”國家戰略的重要受電端,現階段,向廣東跨省區送電不參與廣東電能量市場交易,作為廣東電能量市場交易的邊界條件,其中長期合同分解、交易結算以及后續參與廣東電能量市場交易的具體規則另行制定。
加速分化,售電公司向專業化發展
現貨市場的到來,如同一條鯰魚攪動整個廣東電力市場,售電公司將進入新的發展時期。
2015年1月30日,全國首家工商注冊的售電公司在深圳成立;截至2017年底,獲得廣東電力市場準入資格的售電公司達374家;2018年5月,廣東電力交易中心收到廣東首例售電公司退出電力市場的自愿退出申請。數年時間,廣東培育了售電公司,但在激烈市場競爭下,行業洗牌已然開始,部分售電公司艱難前行。
“外界不理解,認為售電公司沒有必要,乃至是皮包公司,這是不對的。”南方能源監管局相關負責人強調,售電公司是電力市場發展到一定階段的必然產物。他表示,售電公司的相對成熟,為現貨市場的開展奠定了基礎,這也是未來現貨市場“發電側報量報價、用戶側報量報價”模式的重要基礎,若沒有售電公司,用戶直接參與現貨市場交易將承擔極大風險。“根據規則,現貨交易的顆粒度是1個小時,對用戶來說,不可能每小時跟蹤電價波動,尤其是中小用戶,此時由專業化、技能化的售電公司代理是必然趨勢。”
業內人士預測,隨著現貨市場的發育,售電公司將進行分化,乃至分類。現行的廣東中長期電力市場交易中,售電公司可參與的交易品種較少,以電量多寡論英雄。然而在現貨市場中,售電公司需憑專業技術取勝。“現貨市場涉及電力、金融、經濟等領域知識,售電公司對電力特性、負荷預測曲線、社會價格成本走勢等專業問題的掌握缺一不可。”該業內人士預計,專業水平高的售電公司將來主要參與一級市場,而專業技能較弱的售電公司也不一定倒閉,可主營二、三級市場代理。
多方發力,加強市場監管能力建設
按照計劃,今年底廣東電力現貨市場將啟動模擬運行,運營風險不容小覷,監管力度必須加強。
為此,南方能源監管局充分發揮互聯網優勢,要求廣東電力交易中心在現貨市場技術支持系統中同步建立監控系統,并接入該局監管系統,以便該局查看交易數據,運用技術手段加大對市場運營機構的監管力度。對電網公司、大型發電企業等市場主體,該局將采用不對稱監管。針對現貨市場專業化水平高的特點,該局還將參考國際經驗,引入第三方稽核力量協助監管。
與此同時,南方能源監管局提前預判市場形勢,完善修訂配套監管體系,形成了監管執法的有力抓手。如現行的《廣東電力市場監管實施辦法(試行)》《南方區域跨區跨省電力交易監管辦法(試行)》《廣東電力市場售電公司履約保函管理辦法(試行)》《廣東、廣西、海南售電公司監管辦法(試行)》等系列監管舉措,構筑了一套較為完善的監管體系,從規章制度、法治上保證了依法監管。
市場監管的核心,無疑是市場交易的公平性,防范串謀與市場力是重中之重。“只要市場力不平衡,就會影響市場。”南方能源監管局相關負責人舉例,單一售電公司及其關聯企業所占市場份額不得超過20%的明文規定,既是將監管前移至事前的體現之一,也是市場公平的重要基礎。在接下來的市場監管中,該局將在人力物力、法治技術上下功夫,進一步加強市場監管能力建設,保障電力市場的有序運轉。
南方能源監管局相關負責人表示,電力市場化改革已進入深水區,該局將積極響應習近平總書記對廣東提出的“四個走在全國前列”的明確目標,積極推進電力市場化建設,并迅速啟動模擬推演,力爭今年底啟動南方(以廣東起步)現貨市場模擬運行,達到試運行條件,探索出一條符合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電力市場機制的新路子,為改革開放40周年獻禮。

責任編輯:繼電保護
-
云南公布2022年電力交易服務費收費標準
2021-12-222022年電力交易服務費 -
北京電力交易中心公示1家售電公司注冊信息變更有關情況
2020-10-30售電公司,電力市場,北京電力交易中心 -
重慶零售側掛牌交易操作辦法征求意見稿:采用“雙掛雙摘”模式
-
廣西電力市場2021年5月月度競價交易價格環比上漲近9分 首次出現……
2021-04-26廣西電力市場 -
【重磅披露】國家電網前三季凈利不足200億,同比降幅仍超50%!(附國網利潤表)
2020-11-03國家電網,毛偉明,電改 -
14起典型電力事故案例分析,電力人必看!
2020-11-02典型電力事故,案例分析,電力
-
售電必備技巧:電力營銷、風險規避、交易和運營策略
2020-10-21電力交易,電價,售電研討會 -
全國售電市場發展趨勢及售電公司盈利模式
2020-10-20售電,售電公司,售電研討會 -
售電|售電市場絞殺激烈,售電公司該如何度過售電寒冬?
2020-10-16售電,寒冬,電網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