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電力市場化交易的“疵”吹起“毛”
上回書說到廣東電力市場化交易第二版新規則三次競價,競價結果受干預影響,超越電刀小組以往的分析方法較多,廣東市場受首次干預的影響較大,主體反應強烈,供需對成交的影響小于行政手段。
書接上回。電刀小組前一段的精力主要針對江湖中各方關注的競價進行分析。作為電力市場機制的關注和研究人員,實質上對于廣東新規則來說需要關注的“重點”還遠遠不止于此。作為“大用戶直接交易”傳承的各省市場化交易或多或少,規則編制者都更重視市場準入、交易方式(雙邊or競價)和出清(配對or邊際),從以上內容在各地規則中的篇幅就能看的出來。其實規則當中還有很多東西要關注,尤其是電力市場的學者和研究人員更應該剝開市場化交易“浮華的外衣”,探究其內在的經濟學原理。本回書,電刀小組這幾個“小妖”在沒有“大王”安排的情況下來“巡山”,對廣東新規的內容和做法個別“疵”吹起“毛”來看一看,“班門弄斧”以期拋磚引玉,愿引起業界關注,幫助廣東走的“更好、更快、更遠”。
(本文轉載自微信公眾號:電力市場研究 微信號:EMRI_WeCanFly )
吹毛求疵之一:基數電量是個什么鬼?
廣東新規第七章整章闡述了年度基數電量和月度基數電量的編制。從電力系統的運行習慣來看,以及《電力中長期交易基本規則(暫行)》(以下簡稱《基本規則》)和廣東新規通篇的描述來看,目前所有簽訂的合同均為實物合同,廣東新規的第四十二條也明確“發電企業、電網企業據此簽訂廠網間年度購售電合同”,該條規定與《基本規則》第三條第二款“優先發電電量和基數電量現階段視為廠網雙邊交易電量,簽訂廠網間購售電合同,納入電力中長期交易范疇”緊密切合。從理論上說,“交割方式決定合同性質”,實物合同應當以實際完成交割為基本義務,而由于電力商品要求實時平衡的特殊性,就要求發用電雙方在實物合同中約定并執行一個帶有時序的發用電力曲線。然并卵,當讀到廣東新規第一百零七條發現所謂月度基數實際上是由總上網電量扣除參與市場用戶實際月用電量和西電送電量得出的。也就是說,廣東發電企業基數合同中數據是在合同執行后,通過計算得出,而非事前確定的實物合同。由此引發疑問:其一,事前合同的月度數據有什么作用(執行完還可能改)?其二,事后確認電量數據的合同還算不算實物合同?其三,這樣做相對《基本規則》,實質上免除了電網因預測不準可能受到的偏差考核,是否權責對等(抑或是種妥協)?
吹毛求疵之二:調整系數應當如何變化、為何變化?
廣東新規引入了一個競爭系數k0,并在第七十條(二)中明確“當電量市場份額”不滿足集中競爭交易有效開展的要求是,則調增k0,相應增加各發電企業月度競爭競爭申報的電量上限,直至滿足防范發電側市場力的要求”。能夠明顯看出,k0的設計是針對廣東市場主體中,有些發電企業裝機占比超過三分之一的現實條件,當擴大市場范圍和拆分發電企業等常用措施不易執行的情況下,引入競爭系數是個控制市場力的創新。從第七十條內容可以看出,競爭系數調增的前置條件是發電側市場力影響發現價格,規則中調減的條件(未提出可以調減),并且未給出初次置k0值的原則。那么疑問來了:其一,二月、三月競價的k0如何給的初值,給出的1.25是否滿足控制發電側市場力的要求?其二,從競價結果來看,1.25顯然滿足了控制市場力的需求,那么依據什么調低了競爭系數(4月份1.08)呢?規則當中沒有的內容,是否應當遵從“無規不可為”的原則?雖然這一條廣大市場主體并未關注,但是從“程序正義”的角度,此條實際上影響著我們的電力交易能否真的市場化(以規則優先),或者說廣東有無管住那只“喜歡亂動的手”,而這一直是“廣東模式”被業界推崇的原因之一。
吹毛求疵之三:雙軌制下“計劃軌對市場軌”的影響?
廣東4月總需求435億千瓦時,同比增長6.1%,其中市場交易電量87億,含長協67億,月度競價20億。廣東新規將西南富余水電納入了交易主體范疇,對于西電作為交易的邊界也進行了描述,但是缺乏對于西電東送協議以及增送電量執行的具體描述,也就是市場中出現了嚴重不確定的邊界條件(西電占廣東用電量的三分之一強)。據電刀小組對貴州煤價和產量的分析,4月份貴州送出能力將有一個大幅的削減,另據對云南來水的公開數據,云南4月沒有額外能力補足貴州造成的西電缺口。那么疑問來了:其一,對于總在變化的邊界條件,造成變化的主體未承擔相應責任,對于承擔偏差考核(或結算)的主體是否公平?其二,對于邊界條件的變化,是否對廣東省內交易價格產生影響?如果產生影響,對于不同平臺的兩種模式之間是否產生了主體套利風險,即廣東月度市場發電企業抬價,即使不中標,反而多出來的發電能力能夠用于填補電少送(標桿價)的空間?
綜上,電刀小組認為,市場設計者不但需要“工匠精神”(精益求精并做好一個“包工頭”),還應當具有全局意識(至少往前多看一步的“設計師”)。規則起草不但要滿足眼前的閉環,還要考慮基本理論和程序爭議。總之一句話:市場設計不能說自己不信的話;利益有博弈妥協,技術總有真實答案。
《說粵全傳》屬于電刀小組游戲之作,如有重復,無心之過,請勿對號入座。
來源:電力市場研究

責任編輯:大云網
-
云南公布2022年電力交易服務費收費標準
2021-12-222022年電力交易服務費 -
北京電力交易中心公示1家售電公司注冊信息變更有關情況
2020-10-30售電公司,電力市場,北京電力交易中心 -
重慶零售側掛牌交易操作辦法征求意見稿:采用“雙掛雙摘”模式
-
廣西電力市場2021年5月月度競價交易價格環比上漲近9分 首次出現……
2021-04-26廣西電力市場 -
【重磅披露】國家電網前三季凈利不足200億,同比降幅仍超50%!(附國網利潤表)
2020-11-03國家電網,毛偉明,電改 -
14起典型電力事故案例分析,電力人必看!
2020-11-02典型電力事故,案例分析,電力
-
售電必備技巧:電力營銷、風險規避、交易和運營策略
2020-10-21電力交易,電價,售電研討會 -
全國售電市場發展趨勢及售電公司盈利模式
2020-10-20售電,售電公司,售電研討會 -
售電|售電市場絞殺激烈,售電公司該如何度過售電寒冬?
2020-10-16售電,寒冬,電網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