買不到年度電量 售電公司怎么辦?
2025年電力市場的年度交易正如火如荼地開展著。南方Z省也不例外。11月29日,Z省發改委、Z省能源監管辦、省能源局公布《關于印發<2025年Z省電力市場化交易方案>的通知》。12月24日,印發《**電力現貨市場運行方案》。
(來源:微信公眾號“能源新媒”文/武魏楠)
然而就在年度交易即將結束之際,Z省市場上突然出現一個信息:除發售一體售電公司外,幾乎所有的售電公司都沒有能夠簽約滿年度電量。
根據Z省的《**電力現貨市場運行方案》,批發市場用戶年度簽約比例下限為55%,年度簽約比例偏差收益回收倍數為1.05。
《能源》雜志記者詢問了多家Z省非發售一體售電公司,幾乎所有的售電公司都沒有完成年度簽約55%比例的下限,甚至有售電公司拿到的年度電量為0。
據不愿具名的售電公司透露,已經有一批售電公司在向相關部門反映此事。“部分參與這次反映的售電公司電量缺口超過120億千瓦時。如果算上還沒有發聲的部分售電公司,總缺口或許不少于150億千瓦時”
來龍去脈
在《**電力現貨市場運行方案》的征求意見稿中,發用兩側的年度簽約比例下限都是70%。有Z省售電公司人士告訴《能源》雜志記者:“征求意見過程中幾乎所有的售電公司都表示,70%的比例不可能完成。最終文件調整成發電側70%,用電側55%。但不清楚這個比例是怎么計算出來的。”
12月25日,Z省發展和改革委員會發布關于公開征求《關于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的若干政策(2025年版)(征求意見稿)》意見建議的通知,其中提到,服務工商業用戶完成交易電量3500億千瓦時左右。
如果按照電力市場化交易電量根據全省工商業用電量確定,再加上中長期交易比例不低于90%。那么全省用電側的電量大約在接近3200億千瓦時的水平。至于發電側,2024年上半年Z省火電發電量為1474億千瓦時。拋去天然氣發電的部分,煤電機組全年可交易電量大約為2700億千瓦時。
發電側70%的比例意味著2700億*70%,即1890億千瓦時左右;用電側55%的比例意味著3200億*55%,即1760億千瓦時。發電側>用電側,似乎從總量計算的角度看,不應該出現用電側簽不到電量的情況。
那到底哪里出了問題呢?
探究問題,苦惱結果
有售電公司簽約過高比例的電量,搶奪了其他企業完成55%的機會嗎?
從目前了解到的情況來看,多簽約的情況確實存在。據《能源》雜志記者了解,Z省內發售一體的售電公司基本簽滿了55%的年度比例。“大概有一兩家央企發售一體的公司簽約量超過了55%,大約有60%到70%左右。”上述知情人士表示。
如果只是個別公司有限度的多簽約,影響的電量也不會超過30億千瓦時。如果上文中售電公司的計算無誤,缺口在100億千瓦時以上。那么發售一體公司的高簽約比例就不是造成這一現象的核心原因。
有發電企業相關人士表示,目前來看,發電側的所有機組都已經盡可能地簽約年度長協。這一點也得到了大多數售電公司的認可。“發電側已經盡可能地賣電了。市場上確實是買不到更多的電量。”
如果發電側沒有問題,那么是用戶側的電量變多了嗎?目前尚無權威統計信息顯示出2025年Z省用戶側電量有明顯增加。但多家售電公司都表示,從直觀感受來看,用戶側電量沒有明顯的增加。
如此令人困惑不解的局面尚無明確解決方案。對于大多數售電公司來說,年度簽約電量不足幾乎可以說是既定事實。接下來需要面對的就是年度簽約比例偏差收益回收的問題。
根據《**電力現貨市場運行方案》年度簽約比例偏差收益回收費用向批發市場參與主體返還,其中批發用戶、售電公司按回收倍數為1計算的費用向統調煤電企業返還,按回收倍數為0.05計算的費用向批發用戶、售電公司返還……向統調煤電企業返還的費用按中長期市場化合約電費(市場化合約電量×市場化合約價格,含華東調峰合約)占比返還。
“如果是自主選擇不滿55%的比例,所有的偏差收益回收,市場主體都認可。”上述售電公司人士表示,“現在大家想買到55%,但根本買不到。對民營售電公司就不是太友好了,缺乏足夠的風險對沖和防御手段。”

責任編輯:雨田
-
云南電力交易月報(2023年8月)
2023-08-25云南電力交易 -
2023年二季度山西電力市場信息:上半年省內交易累計成交電量129338億千瓦時
2023-08-11山西電力市場 -
廣東電力交易中心:2023年8月1日南方(以廣東起步)電力現貨市場結算運行日報
-
電能量與輔助服務市場的聯合優化
-
《電力市場運行基本規則》圖解(一)
2024-08-29電力市場運行 -
談深圳的負荷率激勵機制
-
重慶電力現貨市場首次短周期試運行完成發電側實際結算
2023-11-10重慶電力現貨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