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電力工人的低薪視而不見!談何“工匠精神”?
01
小時候看過一部電視劇,劇中講的是一個煤礦的故事,故事的主角是一個小女孩,她的爸爸是這個煤礦上的礦工,每天潛入到地下挖煤換取低廉的工資養家。
有一天小女孩跑到礦上告訴爸爸自己考上了縣里最好的高中,本是一件值得高興的事,但是爸爸卻愁眉苦臉,因為他在為學費發愁,爸爸說,孩子,爸爸這個月的工錢被工頭扣了百分之20,前面幾個月的工錢還沒有發,咱讀差一點的學校行不行,聽說差一點的學校免學費。
小女孩聽了,哭著說,爸,你都這么辛苦了,每天灰頭土臉,賣力干活,為啥還要扣咱家的工錢?
是啊?為啥要扣他們的工錢?那時候的我想了很久。
就像有的工友說,電網發展至今已經是世界上數一數二的大企業,為啥身為最基層的我們沒有享受到電網發展帶來的紅利,依然收入拮據?基層的電力工人辛苦是有目共睹的,有基層才會有電網,為啥這么辛苦基層員工還是這么窮了?
因為,辛苦在這個時代是非常廉價的一種東西!
資源才是這個時代最金貴的存在!
掌握大量資源的人過的從來都不會差。龍生龍,鳳生鳳,老鼠的兒子會打洞。你會發現,娛樂圈的那些大明星的子女一般都進了娛樂圈,老板的兒子子承父業當了老板,公務員的子女考了公務員,正式工的子女進了企業還是正式工,只能靠辛苦努力的你,要費盡九牛二虎之力才有可能達到他們人生的起點。
02
這個社會是分階層的,人人平等,不一定會給你帶來公正,手握大量資源的人才是制定規則的主宰。
小X已經在A公司實習了一年,在這一年期間老板各種畫大餅,打雞血,小X工作異常賣力,經常為了某個項目加班到深夜,以為可以感動老板換來轉正合同,實習到期的那一天老板把他叫到辦公室,面無表情的告訴他,實習期到了,你可以走了。
阿倫是一家公司的骨干,工作非常努力,業績也不錯,老板經常與他們這些骨干稱兄道弟并許諾如果提前完成業績給他們加工資,好巧不巧,阿倫第一個提前完成了業績,于是開心的跟老板提加工資的事,最后被老板一句話給擋了回來:今年公司不景氣,加工資的事以后再說。看到沒有,干活的時候稱兄道弟,談錢的時候瞬間翻臉。
沒辦法啊,公司是人家的,他是老板,他說了算……
有位工友說,電力正式工不是一直傳說中在降薪嗎?為嘛不把他們降薪的那一部分補貼到供電所的農電工身上,乍一聽覺得好有道理,但是仔細一想,瞬間覺得好幼稚,人性沒你們想象的那么簡單,誰會允許別人在自己身上拔毛?
03
一瓶礦泉水在超市賣2元,在五星級酒店能賣到20元,同樣是一瓶水,價格卻相差10倍。辛苦與努力雖然廉價,但是在不同的平臺它得到的價值是完全不同的。
比如,你在供電所平臺,在辛苦在努力,利用手中的資源最高就是一個所長,不可能在往上走。
但是如果你是在縣公司、市公司平臺,努力辛苦,利用手中的資源你有可能成為省公司一把手。
都是辛苦,因為平臺不同,造就的價值天壤之別。
最后回到“我們這么辛苦,為何還是這樣窮”這句話,為何還是窮了?因為你沒有資源、沒有平臺,沒有渠道,就像菜農賣菜一樣,蔬菜菜農賺個辛苦錢,蔬菜中介賺個小頭,最終的批發市場老板賺大頭,因為人家有資源、有渠道、有平臺。
也許,大家都會覺得不公平吧,那又怎么樣,資源始終掌握在少數人手中,他們定義了各個階層、各個平臺辛苦的價格,想要自己的辛苦變得值錢,你只能想辦法進入那個階層、進入那個平臺。
電力這一行,
富不了,餓不死!
培養一個熟練的人,需要三到五年,高級人才需要十年以上,若人才流失,這一行等于失血。
下面講一個真實又普遍的故事:
本人漂在一個遠離市區的廠干了幾年電廠了,城市的繁華似乎與我沒有半毛錢關系,我待的最久的就是生產車間,每個設備的位置和每個設備的特點都填滿在了我的腦海里。
平時在電廠車間里工作,工作忙又經常加班,沒有時間去思考未來的生活,在平淡的生活中,感受最多的是累與充實。
隨著貨幣的不斷貶值和人工的上漲,很多人現在每月工資較之前都翻了5倍以上,而我們這行的平均工資還停留在N年前,回家都不敢說自己還在干老本行,連年的熬夜身體也垮了。
東西越做要求越高,壓力越來越大,電力專業是一門需要沉淀的專業,苦累臟是很正常的事情,沒有非凡的毅力是不可能堅持下來的,堅持下來了的最終結果也無非就是還有個“工程師”的光頭銜罷了!
周邊一平米的房價都比一個月工資高處許多,我要干上多少年才能買上一套小居,我壓根就沒有過想在外面買房的念頭,即使買了也沒有時間住。
技術工人沒有尊嚴,
拿什么談“工匠精神”?
要讓工匠精神立起來,首先必須在體制機制上讓技術工人,包括所有誠實勞動尋求生存發展的勞動者,真正能夠安身立命,有尊嚴、有地位,有好的生活、好的發展、好的前途。只有實現勞動真正光榮、工匠受尊崇,工匠精神才有生長之基,才能發揚光大。
曾幾何時,在我國,“勞動者最光榮”“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狀元”不僅是響亮的口號,也外化于相關制度、內化于人們的行為中。
但隨著市場經濟的發展,人與社會的價值觀發生了巨變,權力與金錢成了許多人頂禮膜拜的對象。人們視能賺大錢、能飛黃騰達者為“能人”“成功人士”,這些人也往往是社會名人,為社會所推崇,而那些默默耕耘、誠實勞動的匠人以及身懷絕技、身手不凡的技工、“土專家”則淡出人們的視線,甚至為人所不屑。
長久以來,在一線勞動似乎已成為“不光彩”“沒出息”的代名詞,企業工人中稍微有點出息的或者說最好的出路似乎只有進入管理層。已持續多年、困擾企業多年的“技工荒”,不能不說與這種社會現實有關。
即使在“金藍領”逐漸吃香的當下,技術工人仍在不斷流失。不難看出,在企業的待遇、地位低,缺乏勞動獲得感及榮譽感、個人尊嚴感、社會認同感,是主要原因。
的確,近年來在企業,盡管一些技工的收入提高了不少,但與技術、行政管理人員相比,其“低人一等”的地位并無多大改變。
一位國家級技術大師的感受尤為真切:無論技術多高的工人,都得受哪怕職位最低的干部管理,只要帶“工人”二字,就沒有發言權,崗位可被隨意安排,任務可被隨意增減……最終其只好通過借調到機關培訓部門來提升尊嚴感。
大伙這樣說~~
1、當下經常可以看到“實干誤國,炒房興邦”的言辭,雖有失偏頗,但不失為現在化工行業從業人員的尷尬的現狀。
2、整個社會對化工行業的意義認知并不高,技術工人的待遇與普通工人的待遇并沒有根本的傾斜。
3、由于社會各方面的原因,對技術工人的認可并不高,社會地位低下,大多數工人兄弟心里也有一定的自卑感。
4、政府對工匠精神還停留在口頭表達的階段,還沒有具體的措施,如果有措施也是先從國有企業開始,這也加劇了這個行業的人才流動和流失。
5、當前經濟形式下,一個技術工人根本養不了一個三口之家,這也打擊了這部分人的信心,和行業的人才斷層。
6、離開這個行業很容易,但要是培養一個從業的人才,可不是分分鐘的事,到頭來損失的還是社會,國家。
德國
工資高于全國平均值
德國技工工資高于全國平均工資,技校畢業生的工資幾乎普遍比大學畢業生的工資高,大學畢業生白領的平均年薪30000歐元左右,而技工的平均年薪則是35000歐元左右,不少行業的技工工資遠遠高于普通公務員,甚至高過大學教授。
由于德國技工的工資高,制造業技工需求量大,每年有65%的初中畢業生放棄讀高中繼而讀大學的道路,直接進入職業學校。
德國的職業教育由政府全額撥款,一個學生一年可獲政府4100歐元的教育經費。學生在職業學校學習期間就被企業“訂購”成為企業的準員工,企業要按規定向“訂購”的技校生每月支付600-800歐元的學習津貼。
德國社會對技工的尊重在世界首屈一指,這才讓德國技工的工資普遍較高。德國實干者更是人才輩出,他們以精湛的工藝技術創造了享譽世界的“德國制造”。
雖然德國歷經風雨,但德國制造讓德國經濟穩健增長,牢牢地支撐了歐洲的危局。歐元區至今屹立不倒,德國制造功不可沒。
德國制造之所以如此強悍,關鍵是這個國家積蓄了豐厚的“工匠”資源,包括工程師、高級技工、普通技工。德國的工匠精神就是嚴謹、規范、一絲不茍,規定螺絲需要擰五圈,他們絕不會擰四圈半。
無論是工程師還是普通的技工,每人都有一手絕活,有的是祖上傳承,但更多來自遍布德國的職業學校、技工學校,甚至應用技術大學,此外德國行業協會的培訓和企業內部的實地訓練也非常普遍。
為何那么多德國人
愿意做技術工人?
1、在德國,做技工不丟人
在德國人看來,每個人所做的事情不過是分工不同而已,無論是政治家、教育家、企業家、工程師還是技工,他們僅僅是職業之別,不存在尊卑貴賤。
德語“職業”一詞,意即天職或上帝的召喚,每個人從事的職業,從“天職”的意義上看都是神圣的。正因為如此,德國人做事認真負責,能靜下心來做好分內工作。
2、技工同樣也有很高的收入
普通技工2000-3000歐元(約14500-22000人民幣)的收入,一點也不比大學畢業生差,而且更好找工作。
高級技工則是企業之寶,他們的收入更高,養家糊口已經不在話下,而且還可以買房買車,享受高品質的生活。就算是一人養家,同樣可以到國外度假或專注于自己的業余愛好,比如名酒收藏、古董字畫收藏等,這些并不是只有受過高等教育人士才享有的“專利”。
從職業學校畢業出來的同樣是人才,他們也有機會被派往海外工作,享受高工資和海外補貼。
3、德國的教育通道對任何人,在任何時候均非常暢通
從事技工的人,如果想“轉換跑道”,也可以申請進入應用技術大學繼續深造,畢業后拿到國家承認的碩士文憑。
當然也可以通過補習,取得“Abitur”(完全中學畢業文憑)后,同樣也可以申請綜合大學,攻讀碩士、博士學位。德國上學沒有年齡限制,屬典型的活到老學到老的范例。因此,如果大學課堂上見到白發蒼蒼的老頭老太太,那根本就不足為怪。
由于德國人具有普遍平等的觀念、技工也享有較高的收入、隨時可以進入高等學府繼續深造,所以不少德國人寧愿選擇做技工,而不是非要去比拼大學文憑。
正因為如此,德國不僅有眾多“仰望星空”的思想家,而且也有大量“腳踏實地”的實干者。
德國福利有多好?
1、禁止節假日休息日上班
德國人嚴格遵循節假日不上班的規定,到了禮拜天,連商店都關門了,商店的服務員說,我是人,我也要休息,要尊重我的人權。
2、德國人一年工作187天休息178天
德國人現在要的不是更多的收入,而是更多的自由支配的時間。德國現在的情況是,一年工作187天,休息178天。數是這么算的:雙休日102天,再加40多天的帶薪假,還有圣誕節,萬圣節,復活節再休20多天。
3、企業欠薪 政府先還
4、德國勞動局為工人提供優質培訓服務
5、夫妻分居也有補助
6、工資只加不減
在德國,工人工資的變動只能做出有利于工人的決定,即只能加工資,不能減工資,即使企業倒臺了都不能減。假如企業真的破產,那么最后一次工資就由政府支付。
7、享受優越的社會保障
失業保險方面,凡在失業以前三年之內交過至少360天義務保險的工作者,只需繳納費用的一半,即可領取失業保障金。
8、職工工傷可得賠償
在工傷事故保險方面,職工無需繳納保險費,一旦發生事故,由保險機構負責提供全部賠償金。另外,一旦出現工傷事故,老板就要賠錢。因此,德國的機器一般都很安全。
9、孩子生得越多補助越多
不管收入狀況如何,德國人可以享受每個月為第一個子女領取50歐元,第二個子女開始就上升為100歐元,老三就是250歐元,老四是500歐元,老五1000歐元,老六2500歐元,老七的時候就是5000歐元。這個錢每月都可以拿,一直到孩子年滿27周歲!
10年前 VS 10年后,
技術工人對比!
1、10年前受人尊重,10年后被人瞧不起
2、10年前工資4000元,10年后工資6000元
3、10年前徒弟求師傅,10年后師傅求徒弟
4、10年前學技術,10年后練嘴皮
5、10年前工匠精神,10年后娛樂精神
如今,我們看到了政府提出的“弘揚工匠精神”,這讓我們電力技術工人看到了新的曙光。
希望在不久的將來,看到笑容燦爛的電力人,和充滿生機的電力企業~
責任編輯:仁德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