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來5年中國智慧能源產業發展及預測分析
影響因素分析一、有利因素(一)互聯網+智慧能源在一些領域已經進入到全面融合、深度應用階段互聯網+智慧能源將數以萬計的設備、終端、系統連
影響因素分析
一、有利因素
(一)“互聯網+”智慧能源在一些領域已經進入到全面融合、深度應用階段
“互聯網+”智慧能源將數以萬計的設備、終端、系統連接起來,通過對能源生產、傳輸、交易、使用各環節數據的實時感知、采集、監控和利用,促進能源行業全價值鏈的信息交互和集成協作,實現能源利用更清潔高效、生產運營更精細智能、消費服務更創新多元,構建全新的能源生產與消費模式。智慧能源行業在一些領域的發展已經相對成熟,有成功的商業模式可供后進入者參考。
(二)大數據技術、物聯網等產業的發展帶動智慧能源的發展
智慧能源的大數據應用,能基于物聯網、移動互聯網、海量實時數據的動態分析模型,結合設備數據、電網數據、氣象數據、交易數據、使用數據等,實現設備的無人值守,遠程監測,遠程診斷和智能預警。因此,大數據技術的不斷突破、物聯網等相關產業的快速發展也在不斷推動智慧能源的發展。
(三)能源生態體系正在逐漸開放
開放的能源生態體系,不僅加強氣、熱、電等能源行業內合作,而且推進與金融支付、互聯網企業、汽車廠商等主體的跨界合作,實現多方信息共享的深度融合。正在逐漸開放能源領域借助“互聯網+”,大力推進能源生產與消費模式革命,智慧能源將迎來高速成長期。
二、不利因素
(一)制度和標準體系還不完善
目前智慧能源的基本概念、術語定義、概念模型、體系架構、評價指標等方面尚未形成共識,制度和標準體系還不完善。優先制定智慧能源的通用標準、與智慧城市和“中國制造2025”等相協調的跨行業公用標準和重要技術標準,包括智慧能源的能源轉換類標準、設備類標準、信息交換類標準、安全防護類標準、能源交易類標準、計量采集類標準、監管類標準等,能更好地支撐行業的發展。
(二)技術層面尚需不斷創新和突破
“互聯網+”智慧能源的發展不僅需要突破多能互補分布式系統發電、儲能、智能微網、主動配電網、柔性直流等能源領域關鍵技術,還需要探索物聯網、大數據、云計算等信息通信技術在能源領域的深度應用。隨著電力交易市場的放開,計量、結算、智能用電管理等技術與能源系統的跨行業融合等技術需要進一步探索。能源互聯網的發展尚處于起步階段,所需的技術體系、標準體系尚未確定,以信息通信、電力電子、可再生能源等多種技術為核心的交叉融合技術需要不斷的創新和突破。
(三)風險管控需加強
“互聯網+”智慧能源通過互聯網將能源的生產、運輸、消費、存儲和金融的融資、交易、結算以及用戶端的用能需求、用能行為等多主體緊密結合在一起,由于領域的不同、環節的增多,協調機制更加復雜,勢必帶來安全問題,跨界融合帶來的監管問題不容忽視,需要從安全角度加強監管和風險管控。智慧能源是新興行業,監管部門的監管意識和監管力度都需要加強,以降低行業發生系統性風險的概率。
能源行業IT投資規模預測
2015年,我國智慧能源行業IT投資規模為505.7億元,同比增長11.30%。
綜合以上因素,我們預計,2018年我國智慧能源行業IT投資規模將達到680億元,未來五年(2018-2022)年均復合增長率約為11.57%,2022年投資規模將達到1,053億元。
責任編輯:李鑫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
我要收藏
個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