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點】日本制造業衰落的光伏“樣本”
日本光伏產業崢嶸無比的昨天
20世紀五十年代,將太陽光能轉換為電能的實用光伏發電技術已經誕生,但由于彼時能源危機這一全球性難題尚未凸顯出來,因此在最初的幾十年,光伏發電的產業化進程緩慢。直至20世紀七十年代第一次全球性的石油危機爆發之后,以發達國家為首的各國開始重新審視本國的能源戰略,意圖尋求改善能源結構之策,以減輕對石油的依賴。
而正是基于以上背景,日本的光伏發電 產業開始起步。憑借其在半導體方面的技術優勢和強大的經濟實力,輔以一系列法律法規、政策和措施,加上企業和民眾的積極參與,日本有力地促進了太陽能光伏技術的發展,光伏 產業規模不斷擴大,光伏發電的成本不斷降低,有效提高了光伏產品的競爭力,促進了光伏產品的市場應用和推廣。
據OFweek行業研究中心提供的數據,1997年日本光伏系統的安裝量達到 36 萬戶,累計裝機容量達到1254兆瓦,位居世界各國之首,成為光伏產業的領頭羊。時至今日,日本依然在全球光伏版圖中占據重要地位,吸引各國企業競相追逐。
數據來源:高維咨詢 IEA
數據來源:高維咨詢 IEA
而在制造環節,日本企業更是占據了重要一席。熟知全球光伏產業發展歷程的業內人士一定知道,在無錫尚德、英利新能源、天合光能、賽維LDK等第一代中國光伏企業初露崢嶸之時,日本光伏企業已經在全球市場呼風喚雨。
同樣是來自OFweek行業研究中心的數據,2005年和2006年日本的光伏產量均居世界第一,分別為819.2兆瓦和920兆瓦。2005年日本生產光伏產品的 35.5%用于國內,47.2%、11.5%和 5.8%分別出口到歐洲、美國以及其他國家。日本光伏產業在國際市場上也具有強大的競爭力。2006年全球光伏產量為2500兆瓦,其中日本為920 兆瓦,占全球總產量的36.8%。在光伏產業中夏普、京瓷、三洋、三菱等知名企業起著重要的作用。
數據來源:高維咨詢

責任編輯:電朵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