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全球互聯網能源發展概述
2014 年 7 月,電氣與電子工程師學會電力與能源協會 2014 年會在美國華盛頓舉行,國家電網公司董事長劉振亞在會上 發表署名文章構建...
2014 年 7 月,電氣與電子工程師學會電力與能源協會 2014 年會在美國華盛頓舉行,國家電網公司董事長劉振亞在會上 發表署名文章“構建全球能源互聯網,服務人類社會可持續發展”,正式提出了構建全球能源互聯網的暢想。全球能源互聯網 由跨洲、跨國骨干網架和各國各電壓等級電網(輸電網、配電網)構成,連接“一極一道”(北極、赤道)大型能源基地,適 應各種集中式、分布式電源,能夠將風能、太陽能、海洋能等可再生能源輸送到各類用戶,是服務范圍廣、配置能力強、安 全可靠性高、綠色低碳的全球能源配置平臺,具有網架堅強、廣泛互聯、高度智能、開放互動的特征。
1971 年~2012 年全球一次能源結構變化
資料來源: IEA
1971 年~2012 年全球能源消費地區結構變化
開發“一極一道”等大型能源基地
北極地區風能資源豐富,平均風能密度超過 400 瓦/平方米,風電技術可開發量超過 80 萬億千瓦時/年。赤道帶是世界太 陽能資源最富集的地區, 綜合考慮太陽能輻射量及地形地貌等因素,估算北非、中東地區、澳大利亞、南美中北部地區的年 技術可開發量分別達到 27 萬億、9 萬億、15 萬億和 5 萬億千瓦時。
全球水能資源年技術可開發量為 16 萬億千瓦時。我國清 潔能源資源豐富,水電可開發資源 6 億千瓦,風能、太陽能可開發資源分別為 25 億、27 億千瓦。 隨著可再生能源發電技術 和儲能技術的突破,以“一極一道”大型能源基地為重點,優化開發各大洲風電,太陽能發電以及主要流域水電,近海地區 海洋能和各地分布式電源,清潔能源完全能滿足未來全球能源需求。
全球能源互聯網架構
資料來源:國家電網
以電網核心配置各種能源資源

責任編輯:售電小陳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
我要收藏
個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