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我國核電行業政策與市場競爭分析
華電:華電在核電產業的布局比華能還要早上兩年。2005年4月17日,由中核、浙江電力、中電投(現國電投)、華電共同出資組建的中核三門核電有限公司正式成立,華電參股10%;作為引進美國西屋公司第三代先進壓水堆核AP1000的世界首堆,三門核電1號機組于2009年4月19日正式開工建設。2006年5月16日,由中國核工業集團公司、華電福建發電有限公司和福建省投資開發集團有限責任公司分別以51%控股、39%和10%比例參股共同出資組建的福建福清核電有限公司正式成立,2008年11月21日開工建設,2014年8月20日1期項目建成投產。
大唐:大唐的出手比華電晚了一年,2006年3月與中廣核、福建煤炭(現福建能源)共同投資成立福建寧德核電,2008年2月開工建設、2013年4月建成投產,是五大發電集團除國電投以外最早實現參股核電站建成投產的項目。
國電:國電參股5%的山東海陽核電站已經于2009年底開工,2017年7月海陽核電1號機組各項試驗全部結束,正式進入裝料準備階段,預計年內可并網發電。
除了前述幾大發電企業外,承擔了國內絕大多數核電站建設工作的中核建集團也被業內認為是核電牌照的有力競爭者之一。雖然中核建缺乏核電運營經驗,但近幾年來,中核建通過參與第四代高溫氣冷堆的選址、建設、運營,希望借此躋身核電業主行列。但此次兩核重組之后,中核建已不需要追求核電運營牌照的獲得。
2015年10月28日,以煤炭為主的神華集團總經理凌文表示,希望通過參股核電項目建設,積極爭取核電牌照,尋求和儲備核電開發廠址,爭取兩三個廠址儲備。2017年神華、國電合并之后,神華可以借助國電實現在核電產業的布局。
表:除國電投外,四大發電集團在核電產業的布局
資料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從上表可以看出,包括浙能、福能、山東國信、江蘇國信等地方能源國企也在通過參股核電站的方式進入了這一產業。以浙能集團旗下上市平臺浙能電力為例,截止2017年6月,持有核電秦山聯營有限公司20%的股權、秦山第三核電有限公司10%的股權、三門核電有限公司20%的股權、中核遼寧核電有限公司10%的股權、秦山核電有限公司28%的股權、國核浙能核能有限公司50%的股權以及浙江三門高溫堆電站有限公司49%的股權;此外,浙能還投資入股中國核電。
傳統火電企業追求核電運營牌照的理由主要在于核電對于煤電替代的預期以及核電經營的穩定性,成本端不會受制于煤炭價格出現大幅度波動;此外,火電與核電的運營管理在某些部分具有一定的相似性。

責任編輯:電力交易小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