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印度之外 還有十個煤電“熱點”國家也在退燒
根據“全球煤炭研究網絡”的跟蹤研究,2017年1月,全球開發中的燃煤電廠裝機數量相比2016年1月出現了大幅度的下降。包括處于開工前期準備的項目降低了48%,新開工項目降低了62%,在建續建項目降低了19%,已完工項目降低了29%。
導致燃煤電廠規模萎縮的主要原因,是中國政府發布了史無前例的、影響廣泛的限 制規定。超過300吉瓦(GW)處于不同開發階段的項目被直接或間接地叫停,其中包括55吉瓦 (GW)已經開工建設的項目。目前主流燃煤發電機組的規模是300--1000兆瓦(MW),或者0.3--1.0吉瓦(GW)。大多數燃煤電廠都有2臺或更多這樣的機組。就在中國政府采取減速措施的同時,印度也經歷了燃煤電廠開發的降溫,主要由銀行和其他金融機構不愿意提供更多金融支持所導致。13處工程、共計13吉瓦(GW)被叫停。
除中國和印度之外的其他國家,共有78,012兆瓦(MW)的在建裝機(占全球總量的29%),以及307,108兆瓦(MW)處于前期準備階段的裝機(占全球總量的54%)。雖然大多數在建項目有可能完成,但那些處于前期準備的項目就是另一回事了。自從2010年以來,中國和印度之外,只有33%的燃煤發電規劃項目得以執行,而67%都被中止了。
如果現有全球平均建設執行率應用于前期準備項目,那么到2030年,中國和印度之外至多有114吉瓦(GW)的項目會得以建造。根據以上描述的情景,如果假設某種較低的建設執行率(20%),以反映快速下降的可再生能源成本,以及對燃煤項目緊縮的金融資助。在20%的建設執行率下,會有61吉瓦(GW)處于開工前準備階段的項目會最終得以建造。
土耳其:有66,852兆瓦(MW)處于開工前準備階段。土耳其是目前除中國和印度之外,最大的新建燃煤電廠開發地區。然而,電力項目面臨著強大的公眾反對運動,很多處于前期準備階段的項目已經減慢甚至擱置了。結果是,只有13%的前期項目得到全部核準。這表明該國最終的建設執行率會很低。的確,盡管土耳其有龐大的燃煤電廠規劃,至今卻只有4,168兆瓦(MW)實際得以建成,也只有2,640兆瓦(MW)目前處于建設中。
印度尼西亞:雖然印度尼西亞有38,050兆瓦(MW)處于開工前準備階段,但是其中有25,440兆瓦(MW)處于“宣布”階段,這是開發的最早時期,這個階段的項目最有可能被推遲和取消。過去一年,印度尼西亞政府已經修改了其“十年規劃”,重新規劃了超過7,000兆瓦(MW)的燃煤電力裝機,將其推遲到晚些年份。隨著可再生能源成本的降低,可能有更多的燃煤電廠推遲或取消。
越南:和印度尼西亞一樣,越南也把雄心勃勃的燃煤電廠擴張計劃列為其長期規劃的主要內容。但是最近的消息,包括2016年1月由當時的總理阮晉勇發布的聲明稱,政府意圖“重新審查所有燃煤電廠的發展規劃并停止任何新的燃煤電廠開發”,表明國家正在改變政策立場,遠離煤炭。2016年3月,《第七個國家電力發展規劃》重新修訂,20,000兆瓦(MW)的規劃燃煤電廠項目被取消。
日本: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OECD國家,總體上正在遠離煤電,但日本是一個例外,有大量的燃煤電廠項目正在開發。雖然該國在過去5年中只建成了1950兆瓦(MW)的燃煤電廠,眼下卻有4256兆瓦(MW)正處在建設階段,并有17,243兆瓦(MW)處于開工前的規劃準備階段。不過,日本也面臨著來自內部和外部的巨大壓力,要求其提高對國家氣候目標的承諾標準。2017年1月,一項將赤穗發電廠(Ako power plant)轉變為燃煤電廠的計劃被取消,這是該國近年來第一次有處于開發階段的燃煤電力項目被中止,可謂是一個里程碑。
埃及:近幾年來,埃及開始初步考慮幾個很大的燃煤發電項目,包括2,640兆瓦(MW)的Ayoun Moussa發電廠,位于Hamarawein的4,000兆瓦(MW)項目,和位于Marsa Matruh的4,000兆瓦(MW)項目。當不僅要投資燃煤電廠,還要投資建設新的煤炭進口基礎設施時,這些大型規劃很少能得到批準或者開發。考慮到該國巨大的太陽能發電潛力以及太陽能光伏快速降低的成本,這些發電廠可能很快會被清潔能源替代。這些清潔能源更便宜,建設速度也更快。
孟加拉國:由于地處環境敏感的孫德爾本斯(Sundarbans)紅樹林地區,圍繞Rampal發電廠規劃的激烈爭論一直持續不休。而其他一系列項目仍然處于早期規劃階段。11月,一項關于孟加拉國能源系統的詳細研究得出結論,基于可再生能源的替代方案,可以提供更加清潔更加便宜的能源,也可以更快建造,會吸引更強的國際金融支持。隨著可再生能源經濟性的提高,以及對燃煤發電項目的金融支持降溫,預示著孟加拉國的燃煤發電規劃會縮減。
巴基斯坦:中國-巴基斯坦經濟走廊協議于2015年宣布,由中國提供460億美元用于巴國的能源基礎設施建設,包括為6個新的燃煤電廠項目提供資金。作為燃煤電廠制造設備的潛在市場,巴基斯坦為面臨國內市場降溫的中國制造業提供了某種解脫。然而另一方面,巴基斯坦面臨著嚴重的水資源限制,這種限制已經影響了鄰國印度的很多納入規劃和已經投運的電廠。而巴基斯坦的太陽能潛力很高。此外,燃煤發電項目不斷遭到來自農民和其他人士的抗議,他們擔心燃煤電廠項目的環境影響以及對水資源的競爭。
菲律賓:隨著2006年一系列臺風導致的上千人死亡,包括史無前例的由臺風尤蘭達(Yolanda)導致的破壞,菲律賓人已經見證了氣候變化帶來的可怕影響。該國環境運動得到了來自天主教教會的支持。而環境保護者吉娜 洛佩斯(Gina Lopez)被任命主持環境和國家資源部,更增加了反對燃煤電廠人士的希望。盡管如此,該國仍然有大量的燃煤電廠處于開發階段。這些規劃最終能否得以實現,取決于金融的可獲取性,取決于當地居民對于諸如Batangas發電廠和Altimoan發電廠的反對力量有多強大,以及太陽能的發展速度能否提高。
韓國:韓國龐大的燃煤發電設施,包括世界上最大的燃煤電廠Dangjin (6,040兆瓦(MW))所排放的細微顆粒,已經成為該國高關注度的政治議題。2016年7月,政府宣布在2025年退役10座燃煤電廠,并避免增加更多規劃煤電項目。和日本一樣,韓國也可能面臨越來越大的國際壓力,要求它加速由過度依賴化石能源向可再生能源的轉變。
泰國:規劃中的Krabi發電廠面對著強烈的草根運動的反對。國家規劃繼續將3個1,000兆瓦(MW)的發電廠納入泰國的長期供給計劃,然而這些項目卻鮮有進展,而公眾針對這些項目的反對力量也很強大。

責任編輯:電力交易小郭